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范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范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d8a16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a

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缺乏小组合作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四)时间不足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的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的目的,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五)评价不足

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的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不正确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评价造成的,其主要原因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这种不公平、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的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六)课堂“讨论问题”的设计过易或过难

在农村学校,学生整体素质很一般,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探讨问题方面很欠缺。在数学课教学中,有时学生讨论问题教学环节出现鸦雀无声,安静冷场的场面。有时学生讨论问题漫无目的、羞羞答答、含含糊糊、动作迟缓、一言不发,急了教师,糊了学生,导致课堂教学容量小、效率低。 (七)教师缺乏有效的 指导策略

有的教师在实践中也感到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对于在哪些方面教师应该出手帮助,什么时候又应该大胆放手,教师还不能很好把握,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造成小组成员结构随意、自主学习没有明确目标、合作交流发言混乱各说各话、小组学习评价缺失等现象,学生没有得到

5

该有的锻炼,自主学习成为空中楼阁,课堂教学效率低。

四、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真正领会,导致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形式化

利用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是普遍采取的一种形式。但有的教师对新课改理念及其精神了解不深,简单的把学生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大部分地区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停留在传统的小组讨论的局面上。大部分嫩时间教师让学生几个人一组坐在一起,教师布置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逃了,然后说下各个小组的结果就算完成任务。这时教师还没有完全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实质,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认识。

(二)具体实施阶段

一是教师准备不充分,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新课改意识不强,没有很好的理解新课标要求,不能很好的分析教学内容,不能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具体实施上准备不充分,分组不科学,小组合作问题不明确,教学需要道具准备不到位,包括记录合作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报告等。因此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看上去热热闹闹,学生参与积极。然而,学生学习盲目,没有明确目的的讨论;二是时间不充足,质量不高。经试验表明:小组进行较复杂数学问题的讨论交流或操作探究至少需要五到八分钟,即使是较简单的数学问题也不能少于五分钟。很多小组在宣布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只过十几秒就宣布停止,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发言,更不要说讨论,造成小组合作学习合而无质;三是要求不到位,合而无作。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不到位,表现有两种:一是没有明确要求,二是没有及时宣布要求,学生对和这些什么,怎么进行合作,学生在合作些什么,怎么进行合作,学生在合作时做些什么,以及时间限制,竞争条件,如何展示,汇报要求等不明白;四是不能及时指导,把握不住时机。指导不及时,是指教师在学习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最后成果交流时不能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引导;五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单一,不到位。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制定者和引导者。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为了不断调整小组成员各种行为和活动规范,引导小组成员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三)学生方面的问题

6

学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参与者,也是合作的主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出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二是学生缺乏自制力,不专心;三是小组合作学习参与程度不一;四是对自己扮演角色不明确。

五、农村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

(一)教师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

自我们三人接到这个课题,我们在网上搜集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资料,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小组合作教学经验,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探讨,不仅在流程上了解这一模式,更要把握其本质,应用小组学习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教师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一边总结,一边反思,一边改正。

(二)分组方式 1.分组人数。

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为偶数,以2人为基本小组,4人为大组。本班65人,分16组,所有问题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学习,小的问题两人组交流解决,难的问题全组解决,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2.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人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充分体现了“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具体分组方法:

(1).确定小组数目。本班的学生每班64人,按人数分为16组,每组4人。

(2)给学生排名次。要求把实验班上的全体学生按其以往的学业成绩从最高排至最低。这种排列要做到完全客观。

(3).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到各小组。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中、差的学生。②应使全班各组的平均成绩大

7

致相同。③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防止出现组内同质的现象。④应注意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⑤每小组选出学习、常务组长各1名,确定组名、本组目标。

讲台

(4).实验班的座位排列见下图

中等生 中等生 后进生 优生 这样安排有如下优点:

教师巡视走廊 中等生 中等生 优生 后进生 组长集中坐在走廊边,便于教师巡查快速了解各组的情况,便于教师指导组长开展工作。

组长都坐在每个小组的后排,三个组员都在组长的视线范围内,小组长对前排的组员及同桌的管理和提醒伸手可及,并且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时,小组长都是正面而坐,便于给组员讲解学习问题,便于记录组内情况。 3.及时进行组间调整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或重新搭配,不断改变学生的合作对象,使之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互补了解,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4.明确组内分工

我班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我们老师帮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并且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目,在我们班上每个小组设组长、副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

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让每次合作学习有序开展;副组长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很不平衡,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负责联络其他组,负责组间交流;记录员要负责将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便于向全班交流汇报;汇报员负责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这种角色分工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职务要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三)学习方式

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基本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