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三》2014年春作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国古代文学三》2014年春作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eb8906fe4733687f21aa3b

《中国古代文学三》作业1

题目: 《牡丹亭》的作者是B:汤显祖 题目: 《曲品》的作者是B:吕天成 题目: 宋元戏曲考的作者是B:王国维 题目: 吴江派又称什么A:格律派

题目: “踏摇娘”产生在那一时代B:魏晋南北朝 题目: 脂评本是指的哪一部古典小说B:红楼梦 题目: \一人永占\的作者是B:李玉 题目: 拟话本是B:古典白话小说

题目: \射阳山人\是哪位作家的号A:吴承恩 题目: \湖海散人\是哪一位作家的号 A:罗贯中

《中国古代文学三》作业2

题目: 前七子的领袖是谁A:李梦阳 B:李东阳 题目: 茶陵派的代表人物是谁B:李东阳

题目: 以下人物中,属于公安派的是谁B:袁宏道 题目: 以下人物中,属于竟陵派的人物是谁A:钟惺 题目: 唐宋派散文作家中,最有成就的是谁B:归有光 题目: 肌理派的代表人物是谁B:翁方纲 题目: 纳兰性德是哪一个朝代的词人C:清代 题目: 格调说的倡导者是谁 A:沈德潜 题目: 《闲情偶寄》的作者是谁A:李渔

题目: 后七子的领袖是谁 B:李攀龙、王世贞

《中国古代文学三》> 作业3

题目: 《喻世明言》的作者是谁A:冯梦龙 题目: 《二刻拍案惊奇》的作者是谁A:凌蒙初 题目: 《会真记》即唐传奇《莺莺传》,其作者是谁A:元稹 题目: 《紫钗记》的作者是谁C:汤显祖

题目: 在戏曲体式上,\荆刘拜杀”属于B:南戏 题目: 《剪灯余话》的作者是谁B:李祯

题目: 曲谱《太和正音谱》的作者是谁A:朱权 题目: 《录鬼簿》的作者是谁A:钟嗣成 题目: 杜丽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A:《牡丹亭》 题目: 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C:《西厢记》

《中国古代文学三》> 作业4

题目: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指的是? A:《宦门子弟错立身》

1

B

《小孙屠》 C:《浣纱记》 D:《张协状元》 正确答案:ABD 题目: 以下作品中,关汉卿的剧作有?A:《窦娥冤》 B:《救风尘》 C:《倩女离魂》 D:《望江亭》 E:《单刀会》 正确答案:ABDE 题目: 下列人物中,《琵琶记》中的人物形象有? A:赵五娘 B:扈三娘 C:蔡伯喈 D:赵四娘 正确答案:AC 题目: 明代四大奇书指的是?A:水浒传 B:西游记 C:金瓶梅 D:红楼梦 E:三国演义 F:隋唐演义 正确答案:ABCE

题目: 以下曲家中,属于吴江派的有? A:汤显祖 B:沈璟 C:王骥德 D:吕天成 正确答案:BCD

题目: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 A:马致远 B:白朴 C:王实甫 D:关汉卿 E:郑光祖 正确答案:ABDE 题目: \三言”指的是? A:喻世明言B:警世通言 C:诫世箴言 D:醒世恒言 正确答案:ABD

题目: \南洪北孔”指的是? A:洪迈 B:洪昇 C:孔融 D:孔尚任 正确答案:BD 题目: 下列文言短篇小说,属于《聊斋志异》的有? A:《连城》 B:《青凤》 C:《李娃传》 D:《婴宁》 正确答案:ABD 题目: 以下属于《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有?A:袭人 B:赵五娘 C:赵姨娘 D:晴雯 E:茗烟 正确答案:ACDE

《中国古代文学三》> 作业6

一、名词解释题。

1. 答: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蒲、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2. 答:荆拜刘杀:元代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的合称是南戏中除《琵琶记》外最负盛名的作品。

3. 答:拟话本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最早应用这一名称指的是宋元时代产生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它们的体裁与话本相似都是首尾有诗中间以诗词为点缀辞句多俚俗。

二、简答题。

1. 简述《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答:“《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

2

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2. 简述《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答:大约在关汉卿进行频繁创作活动的同时元代剧坛又绽开了一树奇葩这就是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如果说关汉卿剧作以酣畅豪雄的笔墨横扫千军那么王实甫所写的具有惊世骇俗思想内容的《西厢记》却表现出“花间美人”般光彩照人的格调。剧坛上的关、王如同诗坛上的李、杜是一前一后出现的两对双子星座。作为剧本《西厢记》杂剧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明初的贾仲明环顾剧坛提出“《西厢记》天下夺魁”一锤定音充分肯定了《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位臵。

三、分析题。

(1)指出本段曲文的出处(作者及作品名)。 答:《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2)解释\旦”、\介”。

答:旦是指角色,介就是指动作。 (3)赏析上面这段曲文。

答:第一支曲子【绕池游】 解说:莺儿鸣叫婉转催梦醒,心儿被处处春光撩乱。孤零零伫立在重宅深院。熏沐的沉香烧尽,残断的绣线抛完,为什么今年思春的情怀胜过去年?

鉴赏:曲中展示了怎样的景?透出了怎样的情? 一边是莺啭催动的无限春光,一边是枯燥单调的闺阁寂寞。这种一动一静、一闹一寂的强烈反差,催动着少女思春的情怀,因此,一句\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自问,把意欲挣脱束缚、向往自由(大好春光)的热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第二支曲子【步步娇】 解说:晴空的庭院游丝如烟,春在飘荡的游丝上呈现。刚迈步又迟延,退而回房理花钿,没想到菱花镜偷照了半个颜面,害得我将发髻梳偏。步出闺阁羞将身姿显现。

3

鉴赏:从游园前的整装美容,可以看出杜丽娘怎样的心理活动?怎么去理解这种心理活动? 欲行又止,想扮得和春色相当;整装美容后,第一次从镜中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俊美,使自己情不自禁、羞答答的将发髻也弄歪,还故意自我埋怨,写出了少女含情脉脉、自我欣赏的微妙心理。杜丽娘的这一发现极为重要。它更激发了杜丽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第三支曲子【醉扶归】解说:你说红裙衫显现得色彩鲜艳,嵌着宝石的头簪亮闪闪。这正是我爱美天性的表现。正愁我的美貌和情思无人识见,没担心沉鱼落雁鸟惊喧,只恐怕春花羞愧愁绪添。

鉴赏:对春香的赞赏,杜丽娘是怎样回答的?从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什么样的心情? 一方面对自己的美貌毫无掩饰的自我欣赏,一方面又为自己的美貌和情思无人赏识而惋惜。这里的惋惜不是孤芳自赏的矜持,而是一种无人理解、知音难觅的感慨。这样就形成了形体美、情思深与心灵空、意念虚的巨大反差,深刻地表现了杜丽娘面对大好春色,心情想有寄托的希望之情。

这三支曲子写的是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表达的是她想寻找春天、寄托情思的热望。其中,有思春的兴奋,赞春的惊喜,惜春的感慨,当然,这\春”,既包含着\春光”\春色”,也包含着\春情”\春思”。

第四支曲子【皂罗袍】解说:没想到春花灿烂开遍,可惜是开在破败冷寂的庭院。可叹春色美好春光虚度的日子难捱,那赏心的乐事、欢欣的快意不知落在谁家院?瑰丽的楼阁飞檐,华丽的亭台栏槛;细雨丝丝、轻风片片,烟雾笼罩、游船斑斓,——深闺人领略这大好春色太难!

鉴赏:杜丽娘面对着怎样的春色?她的心里在怎样活动? 面对的是由近及远的红花紫蓓、亭台楼阁、细雨轻风、烟雾游船,这是一片动人的春景。在这样的春景中,先是惋惜只有\断井颓垣”相伴,后是感叹\忒看的这韶光贱”,核心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惆怅郁闷。通过杜丽娘的直白,以\乐景”写\哀心”,\倍增其哀”,宣泄了杜丽娘内心的郁闷,表达了她追求自由的热望。

第五支曲子【好姐姐】解说:杜鹃花红遍了青山,荼花外游丝飘忽柔软。春香呵,牡丹虽好,哪能开在百花之先!凝神听,燕子的清脆叫声明快如剪,黄莺流啭的歌声柔和润圆。

鉴赏:怎样理解\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 字面上的意思是,牡丹虽然美艳,但它迟至暮春才开花,不能开在百花之先。其实这是杜丽娘以牡丹自比,哀叹自己的青春被耽搁了。

第六支曲子【隔尾】解说:看不厌的春色无限留恋,即使赏遍十二亭台也是枉然。倒不如就此尽兴回房打发日子暗自怜。

4

鉴赏:\枉然”、\过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境? \枉然”,是一种得不到任何收获或满足的失望;\过遣”,是一种打发日子的无可奈何。这两种心境都出自惆怅、忧伤。曲中不著修饰的白描出来,更显得真切动人。这种心境是对自己青春逝去的感伤,也是对礼教束缚的愤懑。透过感伤和愤懑,我们可以看到对自由、幸福的热望和追求。

四.论述题:

任选《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加以分析。 答: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臵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

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郁郁而死,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

曹雪芹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正是由于这种刻骨的爱,才使他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