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79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79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ee2d76856a561253d36f6d

《陋室铭》刘禹锡(唐)

一、作者: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铭”的特点: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三、解释加点字。

有龙则灵 无丝竹之乱耳 可以调素琴 惟吾德馨 有仙则名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 劳 形 ..............四、阅读理解:

⑾表现陋室环境的句子:

⑿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⒀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 ⒁提挈全文大意的词: 。

⒂拿\陋室\与古代贤人“名人”相类比的句子: 。 ⒃点明主旨的句子: 。

⒄本文开头起兴,以虚衬实的句子: 。 ⒅本文写法: ⒆作者情感: 。

⒇本文对偶句: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③、调素琴,阅金经。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13、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 14、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

15、《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16、《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 。

1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一、作者、作品:宋濂,明代文学家,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朱元璋称之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二、题目含意:送给同乡马君则的一篇赠序。 三、重点字词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嗜 。 致书: 。致, 。 ..假借: 。

弗(不)之怠:弗(不)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走送之: 既加冠: 。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 。硕师, 。硕,大。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 。趋: 。先达: 。 ....执经叩问:执。叩, 。德隆望尊: 。 ..

门人弟子填其室: 。门人弟子, 。填, 。 稍降辞色: 。

援疑质理: 。援, 。质, 。 俯身倾耳以请: 。

或遇其叱咄:或, 。叱咄: 。礼愈至: 。 .不敢出一言以复: 。 俟其欣悦: 。 ..负箧曳屣: 。 穷冬: 。 皲裂: 。至舍: 。 .

僵劲: 。持汤沃灌:汤, 。沃灌, 。 以衾拥覆:以, 。衾, 。 寓逆旅: 。逆旅, 。主人日再食: 。再, 。食, 。 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 。 ...腰白玉之环: 。 右备容臭: 。 ...

烨然若神人: 。 緼袍敝衣: 。緼, 。敝, 。 ..

略无慕艳意: 。慕艳, 。

县官日有禀稍之供:县官, 。日, 禀稍, 。 .....无冻馁之患矣:馁, 。之, 。 与之论辨: 。辨, ...假诸人而后见也: 。诸, 。

非天质之卑:天质, 。卑, 。 流辈: 。 谒, 。 撰长书以为贽: 。贽, 。

言和而色夷: 。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裘葛, 。裘, 。葛, 。遗, 。 四、阅读理解:

⑾本文内容:宋濂用自己当年艰苦求学的经历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⑿本文写法:①、先客后主。②、对比

⒀段意:?、在乡求学的艰难。?、远学从师之苦。?、近日太学生读书的优越条件。

⒁填空:文章开始写(嗜学)与(家贫)的矛盾,解决办法(手自笔录)描述(借书)、(抄书)、(还书)的艰辛。 ⒂作者能遍观群书的原因:?、弗之怠;?、不逾约。 ⒃从那些方面写求教不易:?、路途远;?、师道严 ⒄\卒获有所闻\的原因:?、不辞辛苦;?、谦恭求教。 ⒅写借书的句子: 。 ⒆写抄书的句子: 。 ⒇写还书的句子: 。 ⒈写跋涉之苦的句子: ⒉写冷冻之苦的句子: 。 ⒊写衣食简陋的句子: 。

⒋作者与富贵子弟作比较表现了什么?以求学为乐的高尚追求。 ⒌那些句子表现了他以求学为乐的高尚追求? 。

⒍写太学生们的优越条件的句子: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物质生活);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学习环境),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师资配备),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教师态度);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图书资料)。

⒎文中对比:①、“廪稍之供”“裘葛之遗”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②、“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趋百里外”、“行深山巨谷中”。③、“问而不告”“求而不得”未尝稍降辞色“叱咄”④、“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⒏对比的作用:表明昔日读书条件艰难,能业精德成。今日读书条件优越,但是,也不精德不成,突出了用心不专。 ⒐文中先写自己少年求学的艰难与刻苦,目的何在?这种先客后主的写法有什么作用?目的:激励马生不腰辜负太学的良好条件。作用:容易让人接受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⒑宋濂年轻时代求学的艰辛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乡求学的艰难。?、远学从师之苦。 2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 22表明第2段观点的句子是:

23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24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25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26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

27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28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29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30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马说》韩愈 一、作者作品:

韩愈唐朝文学家。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 二、“说”的特点: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三、重点字词解释。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

其真无马邪 食不饱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