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79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79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ee2d76856a561253d36f6d

虽有千里之能 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安求其能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能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 祗辱于奴隶之手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四、阅读理解:

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 。

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3、本文段意: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妄。

4、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 。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 。 6、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 。 作用: 。

7、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 。

8、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 作用: 。

9、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 。 10、\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 。

1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伯乐比喻 ,千里马比喻 ,食马者比喻 。 1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 13、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

14、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15、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 。 16、《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

17、《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18、《马说》的主旨是: 。

19、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

20、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21、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

《桃花源记》陶渊明

一、作者、作品:陶渊明,东晋文学家。选自《陶渊明集》。我们学过《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 二、文体:记 三、知识点 1、通假字:要

2、古今异义:交通: 无论: 妻子: 绝境: 鲜美:

3、一字多义:志:(1)处之志之 (2)标记,寻向所志 ..4、重点句子:(1)欲穷其林: 。穷: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问所从来,具答之: 。具: 。 (4)林尽水源: 。

(5)悉如外人: 。悉, 。 (6)咸来问讯: 。咸, 。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并: 。 四、阅读理解:

⑾本文中心:作者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了出了一幅没有剥削、压迫,能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

⑿本文线索及段意:渔人的行踪:发现桃林(开端)——进入桃林(发展)——出而复寻不可得(结局、尾声)。顺序:时间先后

⒀第一段中表现悬念的句子: 。

⒁第二段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 ⒂第二段中表现人民安居乐业的句子: 。 ⒃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①、 。②、 。 ⒄写桃园人社会理想的句子: 。

⒅桃园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外人是如何做的? 。 ⒆与桃园人相比,外人的品质如何: 。

⒇如何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①、这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②、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③、侧面表现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

⒈\皆叹惋\的内容?①、世界变化大。②、时间过得快。③、外面的世界战争频繁,依然黑暗腐朽。④、庆幸自己的社会和平安定。

⒉成语:(1)世外桃源: 。 (2)豁然开朗: 。 (3)无人问津;津: 。 。 (4)落英缤纷;落英: 。缤纷: 。 。

13、哪几个句子表现了渔人是在迷路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桃花源的? 。

14、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15、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16、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

17、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

18、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 19、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 。B. 。

20、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1、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 虚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22、本文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

23、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文章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 。

23、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老死不相往来;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

25、本文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 。 26、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3)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与朱元思书》吴均

一、作者、作品:选自《异文类聚》,吴均,梁朝文学家。解题:“与”:给予。“书”:信。本文是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

二、文体特点:骈体文,四字句为主,对偶句多。 三、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