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检测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届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检测数学(理)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f7dba587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d

2019届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检测

数学(理)试题

一、单选题 1.设A.C.【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解

,故选D.

【考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2.集合中补集与并集的运算.

2.已知i为虚数单位,复数z?i?3?ai?,且z?5,则实数a?( ) A.-4 【答案】C

【解析】先利用复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化简复数z,再利用复数模的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复数z?i?3?ai??a?3i,且z?5, 所以,9?a2?5,解得a??4,故选C. 【点睛】

复数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要注意对实部、虚部的理解,掌握纯虚数、共轭复数、复数的模这些重要概念,复数的运算主要考查乘除法运算,运算时特别要注意多项式相乘后的化简,防止简单问题出错,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3.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N(1,2),则D(2??3)?( ) A.4 【答案】C

【解析】由已知条件求得D(?)?2,再由D(2??3)?22?D(?),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N(1,2),可得D(?)?2,

B.6

C.8

D.11

B.4

C.?4

D.2

,则

,所以

,或

,则B.D.

( )

第 1 页 共 21 页

所以D(2??3)?22?D(?)?8.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其中解答中熟记方差的求法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计算能力. 4.设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为Sn

,当首项a1和公差d变化时,若a1+ a8+ a15

是定值,则下列各项中为定值的是( ) A.S15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得,【详解】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再由求和公式可得故当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性质,属基础题,注意本题中的选择项也是解题信息.

为定值时,

为定值.

为定值, ,

为定值,可得

为定值.

B.S16

C.S17

D.S18

?x?y?1?0?x?y?45.已知实数x,y满足?x?y?1?0,则z?的最小值是()

x?1?x?3?A.

1 4B.2

C.

5 4D.?2

【答案】C

x?y?4y?3?1?,转化为斜率问题,画出可行域,利用线性规划、

x?1x?1y?3数形结合可得的最小值,从而可得结果.

x?1【解析】变形z?【详解】

第 2 页 共 21 页

化简z?x?y?4y?3y?3?1?,只需求出的最小值,

x?1x?1x?1?x?y?1?0?画出?x?y?1?0表示的可行域,如图,

?x?3??x?3?0?x?3??由?可得?,即B?3,?2? ?x?y?1?0?y??2??y?3表示可行域内的点?x,y?与点??1,?3?连线的斜率, x?11由图可知斜率最小值为kAB?,

4x?y?4y?35?1?所以,z?最小值为,故选C.

x?1x?14【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于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找、三求”:(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或旋转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就是最优解);(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 6.已知等边VABC的边长为2,若BC?3BE,AD?DC,则BD?AE?( ) A.?2 【答案】A

B.?1

C.?3

D.2

uuuruuuruuuruuuruuuruuuruuur1uuuruuuruuur1uuuruuur【解析】根据题意得出BD?(BA?BC),AE?BC?BA,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运

23算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uuuruuuruuuruuur由题意,等边?ABC的边长为2,且BC?3BE,AD?DC,

uuur1uuuruuuruuur1uuuruuur可得BD?(BA?BC),AE?BC?BA

23uuuruuur1uuuruuur1uuuruuurr2uuur22uuuruuur?1?1uuu则BD?AE?(BA?BC)?(BC?BA)??BC?BA?BC?BA?.

232?33?uuuruuur1121BD?AE??(?4?4??2?2?)??2

2332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以及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其中解答中熟记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和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公式,准确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

第 3 页 共 21 页

推理与运算能力.

7.汉朝时,张衡得出圆周率的平方除以16等于

5,如图,网格纸上的小正方形的边8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俯视图中的曲线为圆,利用张衡的结论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32 【答案】C

B.40 C.

3210 3D.

4010 3【解析】将三视图还原,即可求组合体体积 【详解】

将三视图还原成如图几何体:半个圆柱和半个圆锥的组合体,底面半径为2,高为4,则体积为

11132π?22?4??π?22?4?π,利用张衡的结论可得2323π253210 ?,?π?10,V?1683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视图,正确还原,熟记圆柱圆锥的体积是关键,是基础题

,?以及圆C:(x?3)2?(y?4)2?r2(r?0),若圆C上8.已知两点A??1,0?,B?10存在点P,满足AP?PB?0,则r的取值范围是( ) A.3,6 【答案】D

第 4 页 共 21 页

uuuvuuuv??B.3,5

??C.?4,5? D.?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