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8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B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8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B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82bc1c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5

专题限时集训(八)(B)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已知果蝇灰身与黄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群多代混合饲养的果蝇(雌雄果蝇均有灰身与黄身),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确定灰身与黄身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以及该等位基因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正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

A.让具有相对性状的一对雌雄果蝇杂交

B.多对灰色雌蝇×黄色雄蝇(或黄色雌蝇×灰色雄蝇)杂交 C.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正反交各一对) D.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正反交各多对)

D [果蝇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通过一代杂交实验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以确定灰身与黄身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应让多对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不知道果蝇灰身与黄身的显隐性关系,要确定基因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或常染色体遗传,应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

2.(2019·广东六校联考)对图甲中1~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不同的条带,结果如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 B.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

C.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

D [9号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1/3)或Aa(2/3),他与一个携带者(Aa)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1/4)=1/6,D符合题意。]

- 1 -

3.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某种羊的黑毛和白毛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羊群体中基因型可以有3种 B.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羊群体中基因型可以有5种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该羊群体中基因型有6种 D.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白毛母羊与黑毛公羊交配的后代中雌性均为黑毛

C [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该羊群体中基因型有XX、XX、XX、XY、XY、XY、XY,共7种。]

4.(2019·潍坊期末)某二倍体植株的花色和茎高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用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的红花高茎植株分别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F1植株均为红花高茎。用F1植株随机交配,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9∶1∶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都能产生AB配子

B.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F2出现9∶1∶1∶1比例的原因是部分个体致死 D.甲、乙、丙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

D [由题中“用F1植株随机交配,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9∶1∶1∶1”。说明F1为双杂合子,F2的红花矮茎和白花高茎分别有2份死亡,根据基因型判断死亡的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进一步判断甲、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但无法确定甲、乙、丙为三种基因型中的哪种。]

5.(2019·唐山期末)果蝇的体色和眼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F1雌蝇中出现了黑身,雄蝇中白眼占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色和眼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雌蝇中不会出现白眼果蝇 C.F1雄蝇中黑身果蝇占1/4

D.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灰身果蝇占3/8、雄蝇中白眼果蝇占1/4

D [体色和眼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为有性生殖过程,因此体色和眼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亲本的基因型为AaXX、AaXY ,F1雌蝇的眼色基因型为AaXX或AaXX,不会出现白眼果蝇,B正确;因为黑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故F1雌雄蝇中黑身果蝇均占1/4,C正确;F1中A的频率为1/2,a的频率为1/2,B的频率为2/3,b的频率为1/3,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灰身果蝇占3/4,雄蝇中白眼果蝇占1/4。D错误。]

○6.(2019·衡水中学检测)正常人16号染色体有4个A基因(基因型为AA/AA),均能独

- 2 -

BB

Bb

B

Bb

mm

MM

mm

Mm

mM

MM

Mm

立编码正常肽链,a基因则编码异常肽链。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均由2个上述肽链参与构成(异常肽链也能参与)。研究表明,当体内缺少1~2个A基因时无明显贫血症状,缺少3个A基因时有溶血现象,无A基因时,胎儿因无正常的血红蛋白造成胚胎致死。一对无明显贫血症状的夫妇婚后先后怀孕二胎,头胎胚胎致死,第二胎完全正常。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aa B.这对夫妇的血红蛋白有2种类型 C.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时可造成红细胞破裂 D.这对夫妇再生育完全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

B [依题意可知,这对夫妇无明显贫血症状,可能含有2~3个A基因。二者所生头胎胚胎致死(aa/aa),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aa,A正确;这对夫妇的每个血红蛋白分子由2个A或a基因编码的肽链构成,因此血红蛋白的类型有正常肽链+正常肽链、正常肽链+异常肽链、异常肽链+异常肽链,共3种,B错误;由题意“缺少3个A基因时有溶血现象”可知,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时可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C正确;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aa,再生育完全正常孩子(AA /AA)的概率为1/4,D正确。]

7.(2019·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1 杂交组合2 杂交组合3 P刚毛(♀)×截毛(P截毛(♀)×刚毛(P截毛(♀)×刚毛()→F1全部刚毛 )=1∶1 )=1∶1 )→F1刚毛(♀)∶截毛()→F1截毛(♀)∶刚毛(A.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C.通过杂交组合2,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D.通过杂交组合3,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C [杂交组合2可能是XX×XY→XX、XY,因此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杂交组合3一定是XX×XY→XX、XY,因此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8.(2019·六安期末)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子代类型和比例如下表。

雌蝇 雄蝇 灰身、直毛 3/4 3/8 灰身、分叉毛 0 3/8 黑身、直毛 1/4 1/8 黑身、分叉毛 0 1/8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X 和AaXY

- 3 -

Bb

B

B.灰身与黑身基因的差异是碱基序列不同 C.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AAXY、AaXY

D.控制灰身与黑身、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D [由分析可知,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AaXX×AaXY,前者是灰身直毛雌性,后者是灰身直毛雄性,A正确;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最本质的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B正确;由分析可知,A基因控制灰身,X基因控制分叉毛,亲本的基因型为AaXX×AaXY,故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AAXY、AaXY,C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果蝇杂交后代中灰身与黑身之比在雌雄个体之间的比例都是3∶1,因此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果蝇杂交后代中分叉毛只存在于雄性个体中,因此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错误。]

9.(2019·衡水中学五调)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下图所示,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b

B

b

b

b

Bb

B

b

b

A.Ⅱ1和Ⅲ4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0% B.Ⅱ2的体细胞内最多含有4个甲病致病基因 C.Ⅲ1与一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女孩

D.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原因是其母亲产生了异常的生殖细胞

B [本题主要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题图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2为隐性纯合子(XY),其体细胞内最多含有2个甲病致病基因,B项错误。]

●10.(2019·晋冀鲁豫名校联考)果蝇群体的子代经药物X处理后雌性明显少于雄性,某同学提出两点假说:①药物X能选择性杀死雌性果蝇;②药物X能使雌性果蝇性反转为雄性,但不改变其遗传物质。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以若干纯合的红眼和白眼雌、雄果蝇为材料,探究哪种假说正确,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4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