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习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教育心理学习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836ad17f18583d049645902

发出许多反应,由于满意的结果,最终学会正确反应。

自由回忆学习:人类联想学习的一种范型,指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许多独立的项目,在学习和回忆时,不限顺序。

图式:这里指巴特利特的术语,是个体头脑中原有的观念,对个体的记忆和提取新信息会产生重要影响。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描述的一种条件作用形式,指原先的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重复匹配呈现,获得了由无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操作条件反应:斯金纳描述的条件作用形式,指机体自发的反应因有强化或无强化的伴随而相应增加或降低重复出现的概率。

趋平化:梅耶解释巴特利特实验时用的术语,指无规则的知觉痕迹在保持期间向一个更熟悉的标准的原有记忆痕迹还原,遗忘了许多细节。

锐化:梅耶解释巴特利特实验时用的术语,指知觉对象的某个突出特征在保持期间变得更加突出和集中,强调某突出的细节。 情境性学习:学习的社会建构理论对知识与学习的一种看法,认为知识不是个人的认知结构,而是随着时间而发展的社会团体的创造。社会团体的习俗(practices of community)——相互作用和办事的方式以及该团体所创造的工具——构成了该团体的知识。学习意味着变得更有能力参与那些实践和应用那些工具。

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指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弱或遗忘;效果律指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在计算机科学影响下产生的一种解释认知学习的理论,认为学习结果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知识分为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的陈述性知识和以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包括感觉加工、短时记忆加工和长时记忆储存新知识学习主要发生在短时记忆加工过程中。

学习的认知建构理论: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解释认知学习的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是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或改组;学习分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两大类;学习总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同化过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条件是原有知识结构的性质。

强化: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负强化。

建构主义学习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建构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出现的一种解释学习的理论,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主张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主张理解知识建构过程;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二、填空

1.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应

2.凡是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3.操作,强化

4.在条件刺激出现时或稍后呈现的无条件刺激

5.在适当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

6.系列学习,配对联想学习,自由回忆学习

7.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8.感觉主义,还原主义,联想主义,机械主义

9.艾宾浩斯,桑代克

10.个体建构主义,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学建构主义

11.知识是怎样建构的,世界是否可知,知识是情境性的还是普遍性的

12.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理解知识建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13.先天的理性作用

14.认知主义,行为主义

15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的,顿悟

16.S-R,S-O-R,有机体内部

三、选择

1.⑴。

2.⑴。桑代克效果律中导致满意后果和带来烦恼的行为也可看作是练习,练习能否增强联结,取决于练习的后果,这样,练习律的内容就可纳入到效果律中。

3.⑴,⑶,⑷。系列学习要求被试根据材料呈现顺序回忆。背诗词、电话号码和数学公式必须记住顺序,记忆中国各省名称则不必拘泥于顺序。

4.⑷。记住省名和省会名属配对联想学习,记忆电话号码和外语单词属系列学习,记忆同学名字可不限顺序,属自由回忆学习。

5.⑵。单词音形联系涉及在两项学习材料间建立联系,也无顺序要求,不属于系列学习和自由回忆学习。S-R学习为行为主义学习方式,不涉及内在思想观念间的联系,故选⑵。

6.⑷。

7.⑴。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为研究材料,无意义音节由至少三个以上的字母组成,在回忆

时又要求按顺序回忆,因而属于系列学习。

8.⑵。

9.⑶。教材中的极端建构主义又叫激进建构主义。

10.⑷。

11.⑶。

12.⑴。

四、研究与设计

从心理学历史上看,影响学习论流派的哲学观点大致有两种: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前者主张一切知识来源与感觉经验,在其影响下,心理学中出现了联想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研究派别,对动物的学习,人类的机械学习作了大量研究,但这种研究忽视了人与动物、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区别而带有很大局限性。理性主义注重人的理性思考,注重人的先天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格式塔学派、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都受理性主义的强烈影响。这些学派对人类的高级学习作了深入研究,突出了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不同的地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这两种哲学观点产生的心理学流派各有长处,但都不全面,难以对人类复杂的学习作出全面描述。学生在学校中,仍有一些基本技能、基本知识需要以联想主义和行为主义揭示的规律来学习,建构主义对这类学习是排斥和忽视的。总之,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与教学理论,只能解释学生学校学习的一部分,不能解释全部,不能将其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唯一哲学基础。

五、判断

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5.正确;6.正确;7.错误

六、问答

1.经典条件反射是刺激替代,即用条件刺激替代无条件刺激而与反应形成联系。操作条件反应是反应替代,即某一反应逐渐与某一刺激形成联系,从而排斥其他反应与该刺激形成联系。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在反应之前出现,操作条件反应中强化在反应之后出现。

2.桑代克的猫在笼中的行为是自发性的,碰到开关而逃出,是对其行为的强化。可见猫先作出行为而后受到了强化,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应一致。

3.试误说适用于解释机械学习,即问题解决者不具备相关的原有知识情况下的解决方式。顿悟说适用于解释理解性的问题,问题解决者具备解决问题的相关经验。这两种理论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现象的解释,二者其实是统一的(见迁移的学习定势说)。他们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将其理论解释泛化成普遍适用的理论。

4.其依据是白鼠迷宫学习实验。

5.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学习理论多是研究动物的学习,或人类在实验室中对机械材料的学习,这些内容与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相差甚远,从中得出的规律也难以应用到学校中。

6.行为派把学习简单地看作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的形成,强调多次重复的练习和强化等因素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认知派认为学习是头脑内部的过程,强调学习内容与头脑中原有观念内容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知识的性质、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一、解释下列术语 知识

命题网络理论

概念形成

上位学习

陈述性知识

命题

命题网络

下位学习

程序性知识 脚本

概念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默会知识

知识的表征

符号表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