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钒产业状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国钒产业状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8644e85f90f76c660371a2d

中国钒产业状况

原创 邹建新等

(1)产能及产量分布

我国除西藏、宁夏、海南外,几乎每个省市都有钒的生产企业,厂家数量达到50余家,

大中型企业有十余家。2011年,各厂总的钒制品生产能力(以V2O5计)已达9万t/a左右,实际产量达到6.5 t/a,表观消费量达到5 t/a,实际产量占全球的比重由2005年的27%提高到45%。还有些厂家在扩能或新建,实际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的钒原料主要来自钒钛磁铁矿,通过高炉/转炉工艺得到的钒渣,其次来自于石煤提钒。攀钢和承钢结成的钒战略联盟集团几乎占据了国内钒产品产量的2/3。2012年国内主要钒制品厂家的产能如表3.16所示。

表3.16 2012年我国主要钒生产企业产能

产能(以V2O5 公司名称 计,t/a) 公司名称 产能(以V2O5 计,t/a) 攀枝花钢铁公司 40000 攀枝花杜宇集团金江化工厂 5000 唐山钢铁公司-承德新新钒钛 12000 四川卓越钒钛制品公司 4000 攀枝花米易兴辰钒钛铁合金西昌新钢业有限责任公司 3000 有限公司 5000 南京滦浦钒业公司 2500 攀枝花锦利工贸公司 2500 沈阳华瑞钒业有限公司 5000 承德双丰钒钛集团公司 3000 其它:大连银鹰、上海九凌、锦州铁合金 5000 葫芦岛钒厂等 5000 峨嵋铁合金 3000 合计 95000 四川攀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钒产业基地。2013年,攀枝花市从事钒制品生产的企业就有17家,钒产品呈现系列化,包括钒渣、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多钒酸铵、钒氮合金、钒铁、硫酸氧钒等,已成为国际国内首屈一指的钒产品生产基地。

国内排名第一的攀钢,其钒制品(以V2O5计)生产能力达到4万t以上,拥有钒渣、五氧化二钒、中钒铁、高钒铁、三氧化二钒、钒氮合金、钒铝合金、多钒酸铵、硫酸氧钒等系列产品,已形成年产钒渣26万t、氧化钒(折合V2O5)2.2万t、钒铁1.6万t、钒氮合金0.4万t的生产能力。

唐山钢铁公司承德新新钒钛分部,目前钒渣产量约18万t/a,V2O5产量1.2万t/a ;西昌新钢业有限公司,钒渣产量4万t/a,主要产品V2O5生产能力为3000t/a;四川卓越钒钛制品公司,在攀枝花有两个钒厂,红杉钒制品有限公司和四川卓越钒钛制品厂,主要从钒渣或废料中提钒,主要生产V2O5(4000t/a)、钒铁;柱宇集团攀枝花市金江冶金化工厂,主要用攀钢钒渣或残渣生产V2O5及钒铁,生产能力(2000~3000)t/a,在河北承德也建了一个年产2000t的钒厂;米易兴辰钒钛铁合金有限公司,主要用含钒废料中提钒,该公司拥有五氧化二钒车间3个,年产五氧化二钒5000t;电冶车间1个,年产钒铁3000t,钼铁600t,钛铁5000t,铸件3000t;攀钢研究院产业公司,主要产品为VN,年产能500t。由于各厂都在不断地进行技改,甚至转行,以及消费市场波动的影响,钒制品厂家数量、产能和产量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2)消费

我国钒消耗量仅为6000t/年,t钢V2O5为0.03kg左右,说明了我国在钒的应用范围、规模和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也与产钒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中国是世界钢筋生产、消费第一大国,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建筑结构对屈服

强度大于400MPa的高强度钢筋的需求越来越大。采用微合金化技术是目前世界各国发展高强度可焊接钢筋的主要技术路线。由于钢筋这类长形材产品生产速度快,轧制温度高,终轧温度通常在1000℃以上,其工艺特点决定了钢筋的合金设计宜采用钒微合金化技术。中国现行钢筋标准也推荐采用钒微合金化方法来生产400MPa级的高强度钢筋。

根据钢铁“十二五”规划, 2015年中国高强度钢筋消费比例将大于80%,则消费总量为11200万t(增量为5550万t),而除钢筋之外的其它用钒钢种,其消费总量预计增加568万t,因此实现中国钒的增量消费将主要依靠高强度钢筋。未来中国钒增量消费的70%-90%将由含钒高强度钢筋来实现,其年可增加6.13×(70%-90%)万t V2O5消费。

(3)国家政策

按照国家《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市场需求和国内外资源供给能力,到2015年,全国形成钒制品9.5万t,产业基地形成钒制品9万t生产能力。

《规划》要求,要严格执行钢铁产业宏观调控政策,在不新增加钢铁产能的前提下,依托产业基地内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企业,统筹规划发展周边提钒钢铁企业。提钒炼钢产能保持在2800万t规模,其中:攀西基地保持1500万t提钒钢规模,承德基地保持1300万t提钒钢规模。严禁借提钒名义新增炼钢产能。

攀西基地立足于已有的攀钢集团、重钢集团西昌矿业公司、四川达钢等企业,统筹基地内其他企业的发展,形成钒钛铁精矿2500万t、标准钒渣60万t、钒制品4.65万t的生产能力。承德基地立足于已有的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公司,统筹基地内其他企业的发展,形成钒钛铁精矿1800万t、标准钒渣55万t、钒制品4.35万t的生产能力。

《规划》还严格了市场准入。对钒钛磁铁矿利用,要求年采选能力不低于300万t且必须配套相应规模的选钛工序,选矿钒资源回收率不低于90%。〔低品位难选冶矿不低于50%),钛资源回收率不低于20%。铬、钴、镍等主要共伴生稀有金属实现规模化回收利用。使用钒

钛铁精矿必须以钒资源回收为前提。采用“高炉炼铁-转炉提钒”工艺,高炉有效容积达到1200立方米、t铁钒钛铁精矿配比70%以上,提钒转炉公称容量达到100t、钒回收率80%以上;采用“直接还原-电炉熔分”工艺,年处理钒钛铁精矿达到60万t,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低于“高炉炼铁-转炉提钒”流程。

对五氧化二钒生产,要求新建五氧化二钒生产装置单线年生产能力不低于3000t,钒回收率80%以上,实现废水零排放和尾渣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 沈祥惠.2010年世界海绵钛市场回顾及未来展望[J].钛工业进展,2011,28(1):1-3. 2 许国栋, 王桂生.钛金属和钛产业的发展[J].稀有金属,2009, 33(6):903-911.

3 刘 彬,刘延斌,杨 鑫,等.TITANIUM 2008:国际钛工业、制备技术与应用的发展现状[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14(2):67-73.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

5王向东,逯福生,贾翃,等.2011 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J].钛工业进展,2012,29(2):1-6. 6王铁明, 邓国珠.中国钛工业发展现状及原料问题[J].稀有金属快报,2008,27(6):1-5. 7韩志彪,常福增.中国钛工业发展的原料问题及对策[J].钛工业进展,2012,29(1):5-8. 8周家琮.中国钒工业的发展[C].国际钒技术会议报告,2001.

9周 林,雷 霆.世界钛渣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J].钛工业进展,2009, 26(1):26-30. 10 邹建新.世界钛渣生产技术现状与趋势[J].轻金属,2003,(12):32-34.

11邹建新.中国钛白产业发展回顾及未来20年市场展望[J].钛工业进展,2011,28(3):1-5. 12黎一冰.攀钢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C].调研报告,2006.

13王晓平.海绵钛生产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钛工业进展,2011,28(2):8-13. 14孙朝晖.充分认清形势,促进中国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铁合金,2008,(6):5-7.

15 攀钢集团钒业有限公司.攀钢钒业情况简介[C].会议报告,2012.

16 赵巍,李强. 2011 年中国钛精矿及海绵钛市场评述[J].钛工业进展,2011,28(6):5-8. 17 毕胜.2011年中国钛白行业运行状况与趋势分析[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2,15(7):17-20. 18 莫畏,邓国珠,罗方承.钛冶金(第二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19邓国珠.钛冶金[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20 杨守志.钒冶金[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21 杨绍利,刘国钦,陈厚生.钒钛材料[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22 黄道鑫.提钒炼钢[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23 TZ矿物国际有限公司.钛铁矿:钛工业的未来价值[M].攀钢国贸公司译,2001. 24 李大成,周大利,刘恒.镁热法海绵钛生产[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25 张喜燕,赵永庆,白晨光.钛合金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6 吴本羡,孟长春,范章杰,等.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钒钛产品生产工艺与设备》,北京:化工出版社,2014.01

(攀枝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