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河北省定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承智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8736f3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e2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Ⅱ卷及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1~40每小题1分,40~50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多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回答1~2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读下面材料,完成3~4题

材料一 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全线建成投产,大量源自中亚的天然气将陆续输入国内各省区市,“西气东输”的年输气能力将增加百亿立方米,相当于原先的近一半。 3.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河流状况 D.人口 4.“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助于解决

①资源浪费严重 ②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③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 ④加强环境资源的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站和干塘站之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对这里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第5~7题。

麦草方格沙障

5.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防沙、治沙,主要是因为( )。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侵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6.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酸化

D.地面沉降

7.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读图,完成第8~9题。

8.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水源

D.土壤

9.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是( ) A.发达的交通 B.丰富的煤炭资源 C.优质的铁矿 D.广阔的消费市场 11.关于该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

D.防治水土流失

C.有十分丰富的铁矿资源 D.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读下表完成12~14题。

2015年1月至8月山西煤炭进出口情况 进、出口数量 出口煤炭74.5万吨 煤价综合平均价 山西煤的秦皇岛到港价780元/吨 进口煤炭308.9万吨 美国煤的秦皇岛到港价600元/吨(不含税) 吨煤运输成本 从晋北陆路运输煤到秦皇岛港50美元/吨 从美国西海岸海运煤秦皇岛港20美元/吨 12.山西煤炭资源进、出口量如此差别,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煤炭的储量减少 B.煤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C.能源市场的萎缩 D.清洁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13.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各省中的地位并不领先,最可能的是( ) A.煤炭资源出现枯竭 B.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不高 C.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D.国内煤炭市场需求量不大 14.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内容有( ) ①土地复垦 ②植被再造 ③矿坑和塌陷区充填 ④“三废”污染治理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完成15~17题。 15.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16.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存在生产协作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17.不符合鞍山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

A.传统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清洁生产 B.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C.积极关停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图中的S国石油工业发达。近几年,该国的服装工厂多从中国等地进口成品服装,但使用本厂商标进行销售。据此完成18~19题。

18.图中M城市发展石化工业,其主导的区位条件是 A. 接近消费市场 B. 科技力量雄厚 C. 接近原料地 D. 劳力资源丰富

19.该国服装工厂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原料资源短缺 B. 能源供应不足 C. 劳动力成本上升 D. 市场需求减小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20~22题。 20.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 21.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 A.网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 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

22.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东桑西移”是指我国正逐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的苏浙粤一带向西部的川渝桂地区转移。2005 年广西的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2010 年广西的生丝产量位居全国榜首;在完成了“东桑西移”“东丝西移”工程之后,目前广西政府正努力破解“东绸西移”的难题。据此完成23~24 题。

23. 与东部相比,西部发展桑蚕业养殖的优势在于( )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水热条件好 ③劳动力成本低 ④光照充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4. 广西省实现从“东桑西移”、“东丝西移”到“东绸西移”的转变,所需要突破的“瓶颈”是( )

①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②缺少知名品牌 ③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④原材料严重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若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与该区域沿甲乙剖面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一致。读图,回答25~26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