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中国 -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专题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 - 新中国成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中国 -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专题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 - 新中国成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8b8c91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36

专题九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专题综合训练(九)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扬州调研)下图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

A.具有人民民主性质 B.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C.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解析:选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与材料中“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相符,故A项正确。

2.1954年宪法的文本表述中,条文中尽量没有用“为、时、应、得、其、凡”等字,而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字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没有实际意义,也都去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1954年宪法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B.1954年宪法具有严谨的宪法结构 C.有利于民众对宪法的理解和拥护 D.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解析:选C。材料中将“为、时、应、得、其、凡”等字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主要是便于民众对宪法的理解,故C项正确;材料中尽量不用“为、时、应、得、其、凡”等文言字,不能说具有灵活性,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对宪法用词的规范,并未涉及宪法结构,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宪法的原则,故D项错误。

3.(2018·湛江调研)1973年,根据周恩来指示,国家计委提出:在今后三五年内,从国外进口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与单机,价值43亿美元。在当时被称为“四三方案”。

这一方案( )

A.属于“文化大革命”促进经济的体现 B.说明领导人有了对外开放的初步设想 C.是各级干部群众抵制“左”倾的结果 D.说明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

解析:选C。根据材料“1973年,根据周恩来指示”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抵制“文化大革命”出现的错误,故选C项。“文化大革命”对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故A项错误;虽然材料中有“从国外进口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与单机”的想法,但并不能判断是对外开放,故B项错误; 20世纪70年代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不可能对国民经济全面整顿,故D项错误。

4.(2018·怀化模拟)1968年加拿大政府提出“我们在与中国的贸易方面拥有经济利益,在避免中国与邻国,尤其是中国与美国之间出现紧张状态方面拥有政治利益。我们的目标是尽快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使得该政府占有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同时考虑到在台湾有一个分立的政府”。加拿大政府此举( )

A.彻底抛弃了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 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C.意在谋取经济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D.引发了西方与中国的建交潮

解析:选C。据材料“拥有经济利益”“拥有政治利益”可知加拿大“尽快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意在谋取经济政治利益的最大化,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加拿大抛弃追随美国的政策,故A项错误;据材料信息可知加拿大未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B项错误;西方与中国的建交潮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5.(2018·孝感模拟)1975年3月,中国艺术团拟赴美国巡回演出,美国国务院要求中方取消艺术团预备曲目中《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为歌词里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美方不能接受。中方坚持“宁可不去,也不能不唱”。这材料说明( )

A.美国极力支持台湾独立

B.“文化大革命”错误影响到中国外交 C.美国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 D.美国坚持奉行霸权主义政策

解析:选D。据材料“美国国务院要求中方取消艺术团预备曲目中《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为歌词里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美方不能接受”,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坚持奉行霸权主义政策,故选D项。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向正常化的方向发展。苏联领导人认为,中国真的是想要进攻自己,所以苏联停止了一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计划,一切的财政都为了巩固国

防。材料表明中美关系的改善( )

A.是不同意识形态相互对立的结果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是引起冷战格局瓦解的原因之一 D.有助于苏联的经济发展

解析:选C。据题干,苏联为应对中美关系改善“停止了一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计划,一切的财政都为了巩固国防”,导致国内经济进一步下滑,社会矛盾尖锐,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故选C项。

7.(2018·厦门质检)读图,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C.产业结构的优化

B.农业合作化的推动 D.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解析:选B。据题干表格并迁移所学可知,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与材料中“1957年”相符,故选B项。1952 年土地改革完成,与材料中“1957年”不符,故A项错误;产业结构不仅仅是材料中“农业经济变化”,故C项错误;从1953年到材料中“1957年”,国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与市场不符,故D项错误。

8.(2018·临沂质检)1956年10月的某一天,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招待所竟然住下了1 440人,全部是机械部下属企业的工作人员,他们来北京只有一个目的:要钱要人。这说明了( )

A.国民经济恢复势头迅速 B.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确立 C.国家优先发展机械工业 D.经济所有制发生大变革

解析:选B。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确立,在这种体制下,人员、财务都是指令性的计划,机械部下属企业要想得到人员、财务的补充只有找第一机械工业部,故选B项。

9.(2018·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1953-1957年间我国工业与基本建设投资情况统计

工业投资 行业 重工业 轻工业 比例(%) 85 15 投资主体 中央 地方 基本建设投资 比例(%) 81.8 18.2 金额(亿元) 481.15 107.32 上表反映了新中国( ) A.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工业体系的构建模式 D.地方经济发展的困境

解析:选B。观察题干表格,材料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重工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二是中央和地方在基本建设上的投资金额与比例,这说明1953-1957年中国工业体系主要由中央投资重工业领域,体现了工业体系的构建模式,故选B项。

10.(2018·济南模拟)1959年9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市场形势的回顾和展望”的社论,提到“关系民生最大的粮食零售量,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9%,比去年下半年增长了30.9%”。这说明( )

A.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B.“大跃进”造成中国城市人口猛增 C.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成绩斐然 D.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粮食短缺

解析:选B。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1959年9月20日”可知当时的中国处在“大跃进”时期,据材料“关系民生最大的粮食零售量,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9%,比去年下半年增长了30.9%”可以得出“大跃进”造成中国城市人口猛增,故选B项。

11.1962—1965年间,我国新建了一批先进的石油化工工业、合成纤维工业、电子工业等工业部门。这表明( )

A.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被打破 B.中国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状况改变 C.“左”倾错误延续致使新工业盲目上马 D.国民经济调整方针有积极充实方面

解析:选D。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面对经济困难,国家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故选D项。

12.(2018·江西百所名校大联考)新中国资本短缺,而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较低。然而,我国的工业化却从突破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入手,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有学者认为,这种“工业化次序和工业化方式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由此可推断出( )

A.计划体制违背了经济规律

B.政治环境影响中国建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