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化工实习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四川大学化工实习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8d49626ed630b1c59eeb54e

2011玉龙化工厂实习报告

了反应速率,而MDEA又被再生,即活化剂提高了MDEA对CO2的吸收效率和解吸效率。溶液中适当加入缓蚀剂,可以使碳钢表面生成致密的保护膜(即钝化膜),从而防止碳钢设备管道的腐蚀,同时也减少溶液起泡,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二、MDEA工艺流程

(一)、净化气的分离

来自转化工段的变换气经压缩机加压至1.8MPa,冷却至40℃左右,通过分离器分离油水后进入吸收塔底部,在塔内与吸收塔中部进入的MDEA半贫液逆流接触,大部分二氧化碳在此被吸收。剩下的变换气体由一段进入二段,与吸收塔上部进入的MDEA贫液再次逆流接触,完成脱碳净化过程。出塔的净化气进入冷却器由循环水冷却后,再经净化气分离器分离水分,温度小于40℃ ,气体中碳氧化物小于0.5 %,二氧化碳小于0.2%。经净化气出口阀到转化工段进行甲烷化工序。冷凝下来的微量脱碳液与冷凝水一并返回系统。

(二)、吸收剂的循环

吸收塔内吸收二氧化碳后的MDEA溶液称为富液,富液温度约80℃,压力在1.8Mpa左右,经减压调节阀减压到0.4MPa,经富液预热器预热后进入常压解吸塔上部。解吸出二氧化碳后从塔顶部出来,塔底出来的溶液称为半贫液。约2/3的半贫液到半贫液冷却器降温后进入半贫液泵进口,经泵加压至2.2MPa,经调解法进入吸收塔中部吸收二氧化碳;约1/3的半贫液被常压泵加压至0.6MPa,经调节阀进入溶液过滤器(图中未画出),过滤完机械杂质后流入溶液换热器管内,出换热器液体(温度94 ),进入气体再生塔顶部。解吸出部分二氧化碳后溶液从中部出来进入溶液再沸器,在蒸汽作用下,出再沸器的温度113℃ 的气液混合物再次进入气提再生塔底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几乎全部被解吸。从汽提再生塔底出来的溶液称为贫液,温度113℃ ,进入溶液换热器管间,与半贫液换热温度降至93℃ 进入贫液冷却器管间,被水冷却后的贫液温度控制在60℃ ,由贫液泵加压到2.4MPa,经调节阀至吸收塔顶部吸收二氧化碳。

(三)、二氧化碳的回收

从气体再生塔顶部出来温度102℃,压力0.05MPa的再生气称为汽提气。汽提气进入常压解吸塔底部。在常压解吸他同富液解吸出的气体一道从顶部出来,成为再生气。再生气进入再生器冷却器内冷却后,再进入再生气分离器分离水分,分离水分后的再生气二氧化碳含量在98%,温度小于40℃ ,压力5--10Kpa。由于此时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且含有少量水蒸气,对尿素设备的腐蚀性较大,因此,在除脱碳车间进尿素车间之前,用空气机打入一部分工艺空气将高浓度二氧化碳稀释至96%左右,然后经出口大阀调节送入供尿素生产。

注:贫液,半贫液以及富液是以溶液含二氧化碳的多少来划分的,因此,贫液含量最少,富液最多。贫液是从汽提再生塔下部输送到吸收塔的;富液是吸收塔底部的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溶液;半贫液在解吸塔底部出来,2/3的半贫液到吸收塔,剩余的1/3到汽提再生塔汽提,生成贫液。

三、 脱碳工艺的设备

17

2011玉龙化工厂实习报告

脱碳工艺的设备主要是三个塔:吸收塔,解吸塔和汽提再生塔。这些设备在化工厂都是非常常见的,吸收塔和解吸塔采用的是矩形鞍环填料的填料塔。此外,在汽提再生塔旁边还有个再沸器,整个段需要的热量都是此处提供的。

四、 MDEA溶液工艺特点

MDEA溶液作吸收剂的优点:1.能耗低2.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速度快(能力大)3.解吸速度快,对CO2溶解热低,消耗能力低4.稳定蒸汽压低,降低溶液省耗5.对CO2选择性好6.无降解,腐蚀性小。

五、脱碳工艺指标

脱碳工艺指标 工 艺 指 标 进系统变换气压力 出系统净化气温度 出系统净化气CO2 再生气压力 出系统再生气温度 出系统再生气CO2 进吸收塔半贫液温度 半贫液含CO2 进吸收塔贫液温度 贫液CO2 出再沸器溶液温度 溶液总胺

18

控制范围 ≤1.8MPa ≤40℃ 0.05%~0.15% 4-10kpa ≤35℃ ≥98% 80±2℃ 15-25L/L(V) 64-70℃ 1.5-3.0L/L(V) 106-110℃ 440~530g/L 2011玉龙化工厂实习报告

合 成

氨的合成是合成氨厂的最后一道工序,任务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经过脱硫,变换,净化的精制的氢氮混合气直接合成氨。然后将所产的气氨从未合成为氨的混合气体中冷凝分离出来,得到产品液氮,分离氨后的氢氮气体循环使用。产品液氨可直接输送到尿素车间,作为生产尿素的原料。

玉龙化工厂有三套合成氨的系统。合成Ⅰ是比较老的一套合成系统,在玉龙化工成立之初就存在的,只是部分塔体设备更换以下,许多操作还是手动的,未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合成Ⅱ是比较新的一套系统,但尽管如此,它也是10几年前的系统,在控制方面比合成Ⅰ要稍好点。至于是第三套系统,则是刚建成两年左右的新系统,无论是管材还是控制系统都是比较新的。遗憾的是,我们实习期间,前面的脱碳已经提及到,正处于天然气比较紧张的时期,因此只开了两套系统即合成Ⅰ和合成Ⅱ。合成氨的工业化已经有近100年历史了,尽管装置和生产技术在不停的改进和发展,但是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下面就重点介绍氨合成的工艺原理、特点、工艺流程及其设备特点等等。

一、合成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条件

(一)、氨合成反应的特点

氨合成的反应式如下:

13????N2?H2??NH;?H??46.22kJ/mol ?322这一化学反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是可逆反应。即在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的同时,氨也分解成氢气和氮气。

2、是放热反应。在生成氨的同时放出热量,每反应生成1mol氨气,放出46.22kJ的热量。 3、是体积缩小的反应。从上面反应式可以看出。由1.5个分子的氢和0.5个分子的氮,反应后生成1分子的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体积减少了。

4、反应需要有催化剂才能较快的进行。实践证明,在没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生成氨的反应速度相当缓慢,在300一500℃的条件下,氨合成反应需要若干年才能达到平衡。但在适当催化剂的作用下,减少了氢氮气化合时所需要的能量,降低了反应的阻力,因此大大加快了反应速度。

(二)、氨合成的工艺条件

氨合成的生产工艺条件必须满足产量高、消耗定额低、工艺流程及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安全可靠靠等要求。决定生产条件最主要的因素是压力、温度、空间速度、气体组成和催化剂等。

1、压力

氨合成压力的高低,是影响氨合成生产中能量消耗主要因素:合成系统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原料气压缩功、循环气压缩功和氨分离的冷冻功。

提高操作压力,原料气压缩功增加。但合成压力提高时由于氨净值增高,单位氨成品所需的循环气量减少,因而循环气压缩功减少。同时压力高也有利于氨

19

2011玉龙化工厂实习报告

的分离,在较高温度下气氨即可冷凝为液氨,冷冻功减少。压力过高则原料气压缩功耗太大,压力过低则循环气压缩功耗和氨分离冷陈功耗又太高,均会使总能量消耗增加。

氨合成压力高,设备紧急流程简单,但对设备的材质和制造的要求较高。同时,高压下反应温度一般较高.催化剂使用寿命短.操作管理也比较困难,因此压力也不宜过高。

化工生产上选择压强的主要依据是能源消耗,以及包括能源消耗、原料费用、设备技术,技术投资在内的综合费用,也就是说主要取决于技术经济效果。总的说来,将压力从10MPa提高到35MPa时,综合费用下降40%左右,继续提高压力效果不显著。因此,可以认为30MPa左右仍是合成氨比较适宜的操作压力。

2、温度

氨合成反应必须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才能进行,而催化剂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具有催化活性,所以氨合成反应温度必须维持在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内。催化剂在使用初期活性较强,反应温度可以低些使用中期活性减弱,操作温度要比使用初期提高8~10℃;使用后期活性衰退.操作温度要比使用中期更提高一些。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铁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大体上400~525℃之间。

3、空速

空间速度(简称空速):在标准状况下,单位时间内在1m3的催化剂上所通过的气体体积。其单位为m3(标)气体/(m3催化剂*h),或简写为h-1。它表示气体与催化剂接触时间的长短。

当操作压力、温度及进塔气组成一定时,对于既定结构的合成塔,增加空速也就是增快气体通过催化剂床层的速度,气体与催化剂接触时间缩短,使出塔气中氨含量降低,即氨净值降低。但由于氨净值降低的程度比空间速度的增大倍数要少,所以当空速增加时,氨合成的生产强度(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催化剂所生产的氨量)有所提高,即氨产量有所增加。

但空速增大,将使系统阻力增大,压缩循环气功耗增加,分离氨所需的冷冻量也增大。同时,单位循环气量的产氨量减少,所获得的反应热也相应减少。当单位循环气的反应热降到一定程度时,合成塔就难以维持“自热”。

一般操作压力在30 Mpa左右的中压法合成氨,空速一般在10000h-1 左右。

*4、合成塔进口气体组成(操作难点)

合成塔进口气体组成包括氢氮比、惰性气体含量与初始氨含量。

如前所述,当氢氮比为3时,可获得最大的平衡氨浓度。但从氨反应机理可知。氮的活性吸附是氨合成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因此适当提高氮气浓度.对氨合成反应速度让有利的。在实际生产中.进塔循环气的氢氮比控制在2.5~2.9比较合适。由于氨合成时,氢氮比是按3:1而消耗的。因此补充的新鲜气的氢氮比应控制在3。否则循环系统中多余的氢氮就会积累起来,造成循环气中氢氮比失调。

惰性气体(CH4、Ar)不参加反应.也不毒害催化剂。但由于它的存在会降低氢氮气的分压,对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都是不利的.导致氨的生产率下降、同时由于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当通过合成塔时,会将塔中的热量带走.造成催化剂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