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排除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汽车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排除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8d5c9c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9

同时子午线轮胎本身具有的特点使轮胎无内胎成为可能。无内胎轮胎有一个公认优点,即当轮胎被扎破后,不像有内胎的斜交线轮胎那样爆裂(这是非常危险的),而是使轮胎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气压,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另外,和斜交线轮胎比,子午线轮胎还有更好的抓地性。

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线轮胎相比,弹性大,耐磨性好,滚动阻力小,附着性能好,缓冲性能好,承载能力大,不易刺穿;缺点是胎侧易裂口,由于侧向变形大,导致汽车侧向稳定性稍差,制造技术要求高,成本较高。

1.2汽车轮胎的标记

轮胎规格:规格是轮胎几何参数与物理性能的标志数据。轮胎规格常用一组数字表示,前一个数字表示轮胎断面宽度,后一个数字表示轮辋直径,均以英寸为单位。中间的字母或符号有特殊含义

轮胎结构:“R”表示子午胎,“D”、“一”表示斜交胎。其 他:\表示质地局部加强胎,\表示工程牵引车和平地机轮胎(非公路用),\表示非公路使用轮胎。

层级:层级是指轮胎橡胶层内帘布的公称层数,与实际帘布层数不完全一致,是轮胎强度的重要指标。层级用中文标志,如12层级;用英文标志,如″14P.R″即14层级。

帘线材料:有的轮胎单独标示,如“尼龙”(NYLON),一般标在层级之后;世有的轮胎厂家标注在规格之后,用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如9.00-20N、7.50-20G等,N表示尼龙、G表示钢丝、M表示棉线、R表示人造丝。

负荷及气压:一般标示最大负荷及相应气压,负荷以“公斤”为单位,气压即轮胎胎压,单位为“千帕”。

轮辋规格:表示与轮胎相配用的轮辋规格。便于实际使用,如“标准轮辋5.00F”。

平衡标志:用彩色橡胶制成标记形状,印在胎侧,表示轮胎此处最轻,组装时应正对气门嘴,以保证整个轮胎的平衡性。

滚动方向:轮胎上的花纹对行驶中的排水防滑特别关键,所以花纹不对称的越野车轮胎常用箭头标志装配滚动方向,以保证设计的附着力、防滑等性能。如果装错,则适得其反。

磨损极限标志:轮胎一侧用橡胶条、块标示轮胎的磨损极限,一旦轮胎磨损达到这一标志位置应及时更换,否则会因强度不够中途爆胎。

生产批号:用一组数字及字母标志,表示轮胎的制造年月及数量。如“98N08B5820”表示1998年8月B组生产的第5820只轮胎。生产批号用于识别轮胎

第 5 页 共 10 页

的新旧程度及存放时间。

商标:商标是轮胎生产厂家的标志,包括商标文字及图案,一般比较突出和醒目,易于识别。大多与生产企业厂名相连标示。

其它标记:如产品等级、生产许可证号及其它附属标志。可作为选用时参考资料和信息。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轮胎规格表示方法: 例:185/70R14c 86H 185:胎面宽(毫米)

70:扁平比(胎高÷胎宽) (70指70%) R:子午线结构 14:钢圈直径(英寸) c:表示是加重胎

86:载重指数(表示对应的最大载荷为530公斤) H:速度代号(表示最高安全极速是210公里/小时) 速度代号最高时速(km/h)

C:60 D: 65 E:70 F:80 G:90 J:100 K:110 L:120 M:130 N:140 P:150 Q:160 R:170 S:180 T:190 U:200 H:210 V:240 W:270 Y:300

载重代号限额80:450kg 81:462kg 82:475kg 83:487kg 84:500kg 85:515kg 86:530kg 87:545kg 88:560kg 89:580kg 90:600kg

2.汽车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

为了使轮胎磨损均匀,必须正确地进行前轮定位。前轮定位不良往往造成胎面羽

状磨损,前轮定位包括对前束值、主销后倾角及主销内倾角的调整。前束值过大会导致胎面外侧羽状磨损,过大的负前束会使轮胎花纹凸块的内肩出现羽状磨损,前束值调整不正确同时会引起对角线方向的擦伤或在胎面边缘出现锯齿状损伤,正确地调整对于均匀的胎面磨损非常重要。主销倾角不当是轮胎外缘磨损加快。主销纵向倾角是汽车上转向节主销纵平面内,主销上端向后倾斜一定角度,称为主销后倾。正确的主销后倾是保证转向轮有自动回正力矩的作用。后倾角过大是车身抬高的全轮驱动汽车的常见故障现象,将会造成轮胎磨损加快,因为该车转弯时会使外倾角不正确,不正确的主销纵向倾角的转向系统和悬挂系统部件的松动或磨损也会影响主销后倾、主销内倾角和前束值,导致胎面磨损过快。如果转向系转向拉杆弯扭变形或装配不当,将改变梯形转向机构或使转向瞬时中心处的轴距弦张角改变,造成车轮异常磨损,影响 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平顺性

2.1凹形磨损的分析

第 6 页 共 10 页

轮胎胎面花纹中有无凹形磨损或下陷,花纹的凹筋磨损应比周围的凸筋低,花纹凸筋如有隆起现象,可能是车轮跳动造成的。车轮平衡不当,在严重时会产生振动和车轮跳动。减振装置损坏失效或减振性能差而引起胎面凹形磨损,如果悬架弹簧下的重量冲击力大于减振装置的调节能力,车轮也会跳动,悬架损坏将造成胎面花纹出现平斑。减振器负载过大使胎面花纹出现凹形磨损。车辆停放时间过长,轮胎橡胶老化将产生裂纹或腐蚀形凹坑。

2.2气压过低时引起的磨损分析

当汽车轮胎气压偏低时,其径向变形增大,轮胎两侧将发生过度挠曲,使轮胎帘布层和轮胎与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移增大,摩擦产生的热量增多。由于轮胎应力增大和温度升高,降低了橡胶的抗拉强度,使帘线松散和局部脱层,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外胎爆破。

轮胎气压过低,虽然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但由于压力在接触面上与分布不合理,会造成胎肩磨损大,胎面中部因负荷小而磨损小

2.3气压过高时引起的磨损分析

胎气压过高时对轮胎所造成的破损汽车轮胎气压过高时,将使轮胎的帘线受到过度伸张,胎体帘线的应力增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将引起帘线拉断,造成轮胎早期爆破。由于气压过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负荷,将加速胎冠中部的磨损。轮胎气压过高,还会使汽车行使时平顺性降低,加速汽车部件的磨损和损坏。

2.4侧滑与前轮定位不正常引起的汽车轮胎磨损分析

转向轮侧滑是指转向轮外倾角与转向前束综合作用的结果。转向轮有了外倾角后,汽车直线行驶时,左、右转向轮都企向外张开,形轮胎气压过低。引起胎面两侧磨损轮胎气压过高,引起胎面中部磨损气压不正常引起的轮胎磨损2 车轮外倾角与车轮前束综合作用的结果示意1.转向车轮 2.车轮前束 3.车轮外倾角负前束或前轮外倾角过大前束过大或前轮负外倾前轮侧滑引起的不正常磨损成向汽车外侧边滚动,边滑动的运动趋势。转向轮前束的作用则刚好与转向轮外倾角的作用相反,它使转向转产生内向力,企使转向轮向内收拢,形成向汽车内侧边滚动、边滑动的运趋势。理想的情况是:转向轮外倾角引起的外张力的反作用力— — 内侧力(或内侧滑)与转向轮前束产生的内向力的反作用力— — 外侧力(或外侧滑)相互抵消,保持转向轮正直方向行驶。但是,转向轮外倾角和前束值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当两参数的平衡被破坏时,转向轮就不可能是纯粹的向正前方滚动,而会产生向外侧滑或向内侧滑,导致前轮不正常的磨损。若汽车前轮胎面外侧比内侧磨损严重,这主要是前轮出现负前束(前束前边向外张开)或前轮外倾角过大所致。若前轮胎面内侧比外侧磨损严

第 7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