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应急预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编制应急预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8e93b93bed5b9f3f80f1c83

9

4)栏护关:脚手架外侧和斜道两侧必须设lm高的栏杆和立网。

5)连接关:必须按规定设剪刀撑和支撑,高7m及以上的架子,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不得摇晃。①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一根支杆,与地面角度应不大于60°;②架子高度在7m以上和无法设支杆时,每高4m,水平每隔7m,脚手架与建筑物应至少有一个连接牢固点;③剪刀撑,不论木、竹、钢管脚手架均应在尽端双跨内和中间每隔15m设纵向剪刀撑,其最大宽度不超过6跨,与地面呈45'~60°夹角,从上到下连续设置。

6)承重关:钢管脚手架均布载荷,不得超过27MPa。在脚手架上堆砖,只允许单行侧摆3层。用于装修工程,钢管脚手架的允许载荷最大为20MPa。其他架子(桥梁、吊篮、挂架、挑架等),必须经过计算和试验确定承重载荷⊙如超载,应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安全。

7)上下关:必须为工人上下架子搭设马道(斜道、跑道)或阶梯。严禁施工人员因从架子爬上爬下而造成坠落事故。

8)雷电关:①凡金属脚手架与一万伏以上高压输电线路的水平距离必须保持5m以上,或者搭设隔离防护层。②一般电线不得直接捆在金属架杆上,必须捆扎时应加垫木隔离。③凡金属脚手架高于周围避雷设施者,架间每隔24m设一个避雷针,针端要高出最高架杆3。5m。

9)挑梁关:悬吊式吊篮脚手,除吊篮按规定加工、设栏护和立网外,挑梁架设要平坦和牢固。

10)检验关:各种架子搭好后,工长必须组织架工和其他作业工种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上架操作。使用时,特别是大风、雷后,要检查架子是否稳固,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确保使用安全。10m以上的脚手架,在操作层下面留一层架板,以保证安全。如因材料不足不能留设安全层时,可在操作层下设张安全网,以防万一。

(5)“屋面天棚有措施” 在天棚和轻型屋面(石棉瓦、玻纤瓦等)上操作、行走十分危险,稍踏偏楞木,就会坠落伤亡。因此,凡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行走之前,必须在上面搭上垫板或在下方满搭安全平网。

(6)“梯子必须牢又坚” 由于梯子不牢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是较多的,因此要求:①梯子要牢;②踏步高度在30~40cm;③与地面夹角60°~70°;④底脚要有防滑措施;⑤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

(7)施工现场使用的龙门架(井字架),必须制定安装和拆除施工方案,严格遵守安装和拆除顺序,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在运行前,要对超高限位、制动装置、断绳保险

10

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经确认合格有效,方可使用。

(8)脚手架外侧边缘,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搭设脚手架,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操作层的跳板必须满铺,并设置踢脚板和防护栏杆或安全立网;在搭设脚手架前,须向工人作较为详细的搭设交底。

(9)模板工程的支撑系统,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10)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具有力矩限位器和超高、变幅及行走限位装置,并灵敏可靠;塔吊的吊钩要有保险装置。

(11)严禁酒后登高上岗,在高架上嬉戏、打闹和从高处向下抛掷物料,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3)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环节。机械设备未按说明书安装、未按技术性能使用;机械设备安全装置缺少或失效;对运行中的机械进行维修、保养、调整,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带病运作。

(2)预防措施。

①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②按规范要求对机械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工作期间坚守岗位,按操作规程操作,遵守劳动纪律。 ④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设备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⑤机械设备应按规定进行保养、维修,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停止其使用。

4)中毒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中毒的环节。人工挖孔桩中,地下存在的各种毒气;现场焚烧的有毒物质;食堂采购的食物中含有毒物质或职工食用了腐烂、变质食品;职工冬季取暖时产生的有毒煤气。

(2)预防措施。

①人工挖孔桩中,要进行毒气试验和配备通风设施。 ②严禁在现场焚烧有毒有害物质。

③工人生活设施符合卫生要求,不吃腐烂、变质食品。炊事员持健康证上岗。冬季取

11

暖注意室内通风,防止发生煤气中毒。暑伏天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高热时段,防止中暑脱水现象发生。

2.2、火灾、化学物品爆燃或爆炸预防监控措施 1)火灾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l)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主要环节。电气线路超过负荷或线路短路;电热设备、照明灯具使用不当,大功率照明灯具与易燃物接触或距离过近,产生电弧、电火花等。电焊机、点焊机使用时电气弧光、火花会引燃周围物体,引起火灾;职工生活、住宿临时用电架设不规范,乱拉乱接;职工在宿舍内明火煮饭、取暖引燃易燃物质等。

(2)预防措施。

①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根据电器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架空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②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

③现场用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设备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④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子、明火炉;使用碘钨灯时,灯具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60W的白炽灯泡。

⑤使用焊机时要执行动焊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配备防火器材;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⑥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要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⑦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品的仓库内,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易燃、易爆危险品引发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1)施工现场由于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引起火灾、爆炸的主要环节。施工现场,使用油漆、松节油、汽油等涂料或溶剂;使用挥发性、易燃性溶剂稀释涂料时,动用明火或吸烟;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体间隔距离过小。

(2)预防措施。

①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现场,不得使用明火或吸烟,同时应加强通风,使作业场所有害气体浓度降低。

②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体的间隔距离,不得小于10m;与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间隔距离不得小于30m。

12

2.3、土方坍塌预防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的环节

土方施工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挖土;积土、料具、机械设备堆放,离坑槽的安全间距小于设计规定;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深基坑没有设专项支护设施、未设上下通道,人员上下坑槽踩踏边坡;料具堆放过于集中,荷载过大;模板支撑系统,未经设计计算;基坑施工,未设计有效排水等。

2)预防措施

(1)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进行土方施工。

(2)基础工程施工前,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质的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支撑;基坑深度超过5m,应有专项支护设计;对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移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3)施工中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垮塌。

(4)基坑施工要设置有效排水措施;雨天,要采取防水措施,防止地表水冲刷土壁边坡,避免土壁坍塌。

2.4、自然灾害的预防监控措施 1)暴风雨预防监控措施

(1)施工现场由暴风雨引起伤亡事故的主要环节有:强风(阵风六级、风速10.8m/s)高处作业;基础土方施工,无排(降)水措施,导致土方边坡失稳等。

(2)预防措施。①基础土方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有效的排(降)水措施。 ②六级以上大风,严禁登高作业;塔吊、施工电梯等,应按规定安装接地保护和避雷装置。

2)地震灾害预防监控措施

(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地震灾害,地震可导致建筑物损毁、人员伤害。 (2)预防措施,组织人员紧急疏散。 3)水灾预防监控措施

(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水灾灾害,水灾可导致建筑物损毁、人员伤害。 (2)预防措施,组织人员紧急疏散。 2.4.1、各类建筑施工事故的处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