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概论 (整理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影视艺术概论 (整理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9008e5155270722192ef749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综合性是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个重要特性,一方面,影视艺术,是对其他艺术门类的直接综合。影视艺术凭借现代的科技手段具有巨大的兼收并蓄的能力,既能显其形,又能展其神。另一方面,影视艺术并不是各种艺术简单的混合、拼凑、相加,而是一种乘法的综合,是在融合各种艺术表现能力的同时,在一种新的质的基础上有机的综和。 影视艺术与文学:影视语言与文学语言有着本质不同,前者注重形象、注重造型,强调声和画的结合,擅长表达时空,而后者则注重描写、注重留给观众想像的空间,擅长刻画心理。影视语言可以借助蒙太奇镜头组接来充分调动时间空间,而不会破坏它的真实性,其直观性和感性是文学语言的描述所望尘莫及的。 影视艺术与戏剧:电影向戏剧学习的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照搬戏剧阶段—改变戏剧阶段---戏剧化电影阶段:(1)照搬戏剧阶段:故事仍遵循戏剧的三一律(时间、地点、动作的统一)尽管它使电影开始走叙事的艺术道路,但由于电影自身手法没有得到开掘和发挥,因此,很快被观众所唾弃。(2)改编戏剧阶段:由戏剧改编而成的电影不仅是电影史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戏剧对电影的巨大贡献之一。(3)戏剧化电影阶段:主要指20世纪30、40年代在世界给过产生的具有戏剧化情节的电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节片”,戏剧化电影是电影借鉴戏剧叙事手法,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美学特征的结果。它既体现了戏剧的特性,又大大地发挥了电影本身的特点,标志着电影从对戏剧的亦步亦趋到逐渐形成一套独立的电影美学体系。

中国人的第一次拍片尝试就选择了京剧老生谭鑫培的拿手戏《定军山》,而且中国电影早期不叫电影,而被称为影戏。

影视艺术与绘画:与绘画相比,电影的造型性有着共同之处:首先边框存在。其次,焦点透视法则的遵守。第三,光影的运用。

影视艺术与音乐:不同之处:首先,从影视音乐的创作上,由于画面同音乐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音乐的内容趋向于具体化、明确化。其次,从影视音乐的接受上,人们在欣赏伴随画面中展现出来的具体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出现的音乐时,获得了明确的多,具体的多的内容指向性。第三,从音乐结构形态上,影视音乐丧失了一般音乐所必需具备的那种时间上的连续性,而时间上的间断性成为影视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首先,音乐能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一种特定的气氛基调,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基调。其次,影视音乐可以加深人物心理的刻画。第三,影视音乐对蒙太奇镜头的组接有连贯作用。第四,影视音乐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起着或歌颂、或赞美、或同情、或控诉、或哀悼等评论作用。第五,每一部影视作品

有其要表达的主题,影视音乐对深化主题思想充当着重要角色。 二、影视艺术的真实性、 1、影视艺术的真实性分为:(1)直观真实 (2)心理真实 (3)技术真实 三、影视艺术的运动性

1、影视空间的运动性包含三重含义

(1)被摄对象自身的运动(2)摄影机本身的运动。(3)摄影机和被摄对象都处于运动之中

2、影视时间的运动性:加速时间、拖延时间、颠倒时间 (1)加速时间的作用

首先、快速镜头可以使人看到各种异常缓慢的运动和最难察觉的节奏。其次,

1

快速镜头对生活的节奏和时间的流逝也很具表现力。第三,在影视片的创作中,快速镜头还承担这重要的叙事学含义。 (2)拖延时间的作用 可以用来展现人物的心理,增强抒情效果,也可用来强调某一时刻,某一动作,还可以用来表现梦境,幻觉或制造诡异气氛。

(3)所谓颠倒时间,就是将胶片在摄影机内倒向运转进行拍摄,再经正常放映,被摄体在荧幕上会出现与现实动作相反的效果,如同时光倒流。 3、时间运动的特点 运动是影视艺术的本性,但运动本身不能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只有和镜头画面配合在一起,才能起到深刻挖掘主题,勾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表现影片思想的作用。

四、影视艺术的商品性

1、电影的商品本性。首先,电影的生产。其次,发行制度。第三,促销制度 影视视听运动(推、拉、摇、移、跟镜头)

推镜头:是指被摄对象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摄像机向前缓缓移动或急速推进的镜头。作用:1.推镜头能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2.推镜头可以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或表现主题有关的戏剧元素。3.推镜头可以强化人物情绪,还可以表现人人的内心世界,用客观转入主观幻想、想象、回忆的契机,作为转场镜头。4.推镜头可以模糊视线的集中与投向。5.推摄的速度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画面节奏,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在情绪表现上,推镜头常引发观众产生由舒缓到紧张的心理变化,有前进蒙太奇句子的作用。在快速推镜头时(尤其是连续使用一组快速的推镜头)对观众视觉感受的刺激更加强烈。

拉镜头:是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或景物向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作用(美学功能):(1)首先,可以交代任务与所处环境的关系,营造意境。(2)在表现人与环境关系的同时,可以展现主人公的情绪和心境。(3)深化影片的主题(4)造成悬念、对比、联想的艺术效果。

摇镜头:是指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转等运动。一般的摇镜头包括:起幅、摇动、落幅三部分。作用:(1)描述空间,介绍环境。(2)从一个被拍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拍摄主体,从而产生某种关系的意义(3)表现主体的运动(4)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5)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移镜头:是指摄影机沿着水平或垂直方向作横向或纵深放向移动拍摄的镜头。作用:(1)扩大银幕二维空间映像能力。(2)打破画面局限,扩大空间视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景。(3)产生徐徐展开的美学效果。 跟镜头:又称“跟拍”,指摄影机跟随运动着的被摄对象拍摄的画面。作用:它可以连续而详尽的表现角色在行动中的动作和表情,既能突出运动中的主体,又能交代动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环境的关系。 景别 (远、全、中、近、特)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与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的形象的大小。 (1) 远景:指摄取远距离的人物和景物的电影画面。

作用:这种画面视野开阔,景深悠远,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也能渲染气氛,抒发情感,创造意境。

(2) 全景:指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作用:相比远景,全景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任务又可看清环境,故以表现

2

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现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 (3) 中景:指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

作用: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的观察到人物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

(4) 近景:摄取人物腰部或胸部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

作用:它的作用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适用于对人物音容笑貌、仪表神态、衣着服饰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神情和重要动作,也可以突出相当的景物。 (5) 特写: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 作用:能把表现得的对象周围环境中强调、突出出来,可以介绍人物,突出影片的主体形象,展现细致的表情或动作。 语言 分为对白、独白、旁白 1.对白:就是人物之间的对话。

作用:1.对白可以提供信息,刻画形象。2.对白可以推进故事,成为叙事的一部分。3.对白的设计可以营造影片气氛,有助于影视叙事风格的形成。

2.独白:剧中人物在画面中对内心活动的自我表述。它侧重揭示无法从可见形象上看到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及其心理意象,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表达剧中人物的内心自由。在影片中大体有两种形式:一是以自我为交流对象的独白,即通常多说的自言自语;而是有其他交流对象的大段诉说。作用:(1)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例如《小城之春》.(2)营造作品的叙事风格和基调。例如《广岛之恋》。(3)表现主人公性格,推进叙事进程,为叙事发展提供动力和注脚。例如王家卫《重庆森林》。分类:心理型独白 抒情式独白 叙事型独白 3.旁白:是影视片中以客观叙述者的身份直接用语言来交代、介绍剧情或发表议论的一种方式。

作用:a 可以用来节省不必要的的篇幅并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增强影视作品的叙事性。b 可以从客观描述事件到主观内心感受的表达作为过渡,形成叙事与抒情的流畅结合。c 可以缩短叙事时间,交代人物前史,使画面摆脱情节的束缚,完成叙事的跳跃性。

“蒙太奇”的由来以及发展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他是建筑学术语,原意为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中,其基本意义是指“镜头剪辑的一种技巧。

定义:在制作中,按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分别指许多画面(镜头),然后按原定创作思想,把这些画面邮寄的艺术的组接(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的节奏等作用,从而组成一部完整的反映生活、表达主题,为广大观众所理解的影视片,这些构成形式与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维尔托夫、杜浦仁科等人。

功能:1.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主内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2.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个镜头虽然只表现一定得内容,但组接一定得顺序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 2、蒙太奇的分类以及形态

1)叙事蒙太奇:特征是已交代情节,展示事件、发展事件为主导,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构成全片。 a 平行(并列)蒙太奇:一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表现、分头叙述

3

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的蒙太奇表现方式,另一是指几个表面毫无联系的情节或事件互相穿插交错表现而统一在共同的主题的蒙太奇表现方式。 b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按因果关系迅速而频繁的交替剪接在一起的表现方法。

c 重复(反复)蒙太奇: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或重要的物体、动作、造型元素,在画面剪辑中反复出现,以达到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目的的蒙太奇表现方式 d 连续蒙太奇:是指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的连续叙事的蒙太奇组接方式。

2)表现蒙太奇: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或相叠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一种单独镜头本身所不具备的更为丰富的含义,以表达某种情感、情绪、心理或思想。分为:

a 抒情蒙太奇:在叙事和情节连贯性的基础上,对情节进行艺术性的处理,从而产生的升华的思想和含义。 b 心理蒙太奇:影视创作中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他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形象生动的展示出人物的梦境、回忆、闪念、幻觉、想象等精神活动。

c 隐喻蒙太奇:通过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类比,含蓄的表达影视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情绪色彩的蒙太奇表现方式。

d 对比(对照)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段落之间在相反或相对内容形式上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强调、互相对比的作用。

3)理性蒙太奇:他通过画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通过单纯的一环接一环的连贯性叙事表情达意。分为:

A 杂耍蒙太奇:在内容上可以任意选择,不受原剧情约束,造成最终能说明主题的效果的蒙太奇组接方式。

B 反射蒙太奇:运用象征时不再脱离原来的画面内容,而是在运用象征时不再脱离原来的画面内容,事件和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同处于一个空间,构成同一客观现实,他们互为依存,相辅相成。

C 思想蒙太奇 :利用新闻影片中的文献资料的并列关系来表达一个思想。 3、蒙太奇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 1)、保证叙事的完整性。2)、能够创造意境。3)、可以控制节奏 长镜头的产生极其发展

长镜头:在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的展现两个以上的动作或一个完整事件的镜头。 沟口健二在日本中世纪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具特点的长镜头。他以散点透视为特征,总是和人物同距离、同速度的横向或纵向移动,决不让特写镜头出现。 2、长镜头的分类:从画面构图上来分,分为单构图长镜头和多构图长镜头;从摄影机的运动方式来分,分为前推式、后拉式、横移式、纵摇式长镜头;从叙事上分,分为段落长镜头和蒙太奇句子。

1)单构图长镜头:使用固定不变的摄影机位进行拍摄的长镜头。

2)多构图长镜头:通过各式各样的镜头运动和镜头焦距变化,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对摄影机对象连续拍摄,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若干彼此连接的具有不同景别的构图的长镜头。

3)前推式长镜头:以摄影机向前推进的方式进行拍摄的长镜头。 4)后拉式长镜头:摄像机以后退的方式进行拍摄的长镜头。

5)纵摇式长镜头:通过摄像机纵向摇动产生的长镜头。常用来表现开阔、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