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928782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e

教学设计

名称 《大洲和大洋》 基本信息 执教者 所属教材目录 课时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 本课是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社会生活的空间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自然及人文特征的基础。课文主要介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分布教材分析 和海陆面积比例;大陆、岛屿、大洲、海峡等一些基本概念;陆地及海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和图片等直观资料,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化抽象为形象。 初一学生还没有具备独立思考的意识、基本的读图能力、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虽在小学自然课中已经学过有地球相关知识,但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兴学情分析 趣,从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入手。本人所教班级学生总体素质较好,思维比较活跃,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同时利用地图、地球仪以及多媒体把教材知识和和学生已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引导,学生掌握本节内容应该不会太难。 知识与能力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目标 过程与方法布特征。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析图、填图、拼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途能力。 教学目标 目标 情感态度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享受探索价值观目标 成功的快乐。 重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教学重难点 难点 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进行分组,一可以减轻学生学生压力,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自学教学策略与 能力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索、总结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操作,通设计说明 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协作知识探究----学法指导师生互评-----构建知识网络----布置作业五个环节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创设情境 5分钟 播放一段录像,由此导入新课。 进入新课学习的氛围。 境,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观察《东西两半强调学生球》图,估算海自身提取陆面积,比较信息的能海陆面积大力。学生小。 的阅读地在图上寻找具图能力,体的大陆、岛不仅使学教师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创设地球屿、半岛的名生会看地表面大小的形象情境。 称。 图,更重他们能理用饼状图直观展示海陆面积比,请说出七大洲的要的是让学生给地球取“别名”,引导学生名称及分布。 师生协作 知识探究 20分钟 小结。 分成四个小组解和分析运用地图引导学生阅读《世界地图》或《东西探讨海洋对人地图,并两半球》图,边问、边讲有关大陆、类的意义。 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 大洲的地理位置。 义。 第一组:用课说明问资料交流、讨生理解地的作用。 言。 指导学生用地理术语正确地表达七外收集的图片题,使学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论、说明海洋图的语第二组:讨论讲练结关于海洋的概合,使知况。 识及时得第三组:利用到巩固。地图说明四大通过找洋的位置。 图、填第四组:利用图,培养课外收集的关学生正确于海峡专题的的空间概资料交流。 念。 培养学生主动选择、获取信息、并用信息作出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 师生互评及学法指学生对各组交学法指导 师生互评 10分钟 引导学生对各组交流、学习的情况进行互评。 指导学生利用有关图片、地图等资料说明问题。 流、学习的情况进行互评。 学生利用有关图片、地图等资料说明问题。 导的设计,目的是强调过程,注重个性化,改变以往只追求惟一的、固定结论的状况。 构建 知识 网络 5分钟 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补充完整;并把主要内容有条理地清晰地展现出来,形成知识网络。 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加深学生印象稳固提升 本节课重点了解地球上海陆的面积,知道海洋占的比例大,陆地占的比例小。课堂小结 2分钟 了解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与轮廓特征,1、师:“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引导学生总结,并以板书形式将重、难点内容用彩笔表示出来,巩固本节知识。2、学生总结并记录重点难点。通过以上工作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布置作业 在教材图2.9“七大洲几何轮廓图”中,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亚洲、欧洲、1分钟 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并注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一、地球?水球? 陆地占29% 1.海陆的面积比例 海洋占71% 板书设计 陆地主要在北半球 2.海陆的分布特点 --不均 海洋大多在南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我个人认为,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地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进行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我觉得这一节课,没有以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和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其效果是理想的。运用大量图形和图表,来突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及轮廓关.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绘制七大洲的轮廓,这样不仅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地理观还加强了学生的绘画能力,使学生通过绘制轮廓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这节课大多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但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到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有所忽略,我能明确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中将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