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技术要求(试用稿)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重庆市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技术要求(试用稿)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92962976bec0975f465e26b

测距边长按如下观测: 控制网等级 四等 测距仪 Ⅰ Ⅱ Ⅰ 观测次数 往 1 返 1 总测回数 2 4 2 备注 1、 Ⅱ为≤±(5mm+3ppm·D)的Ⅱ级仪器; 2、 1测回时照准目标一次,一般读数4次,可根据仪器出现的离散度和大气的透明程度适当增减。 一级 1 1 光电测距的各项较差限差: 项目 仪器等级 Ⅰ级 Ⅱ级 一测回读数较差 (mm) 5 10 单程测回间较差 (mm) 7 15 往返或不同测绘间的较差 2(a+b·D) 2(a+b·D) 为仪器标称精度。 垂直角、距离、仪器高、觇标高、气温、气压按,边长应严密改正(气温、气压、加、乘常数的观测及记录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执行;测距边长的改正及取位按两差改正《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执行。

平差计算后的坐标作为测区起始点成果,利用其发展下一级控制测量(导线网或RTK测量)。

B. 采用RTK测量时,应选择不少于三点作为起算点;当按三角测量观测时,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如下:

等级 四等 一级小三角 测角中误差(″) ≤±2.5 ≤±5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9 ≤±15 平均边长(km) >2 ≤2 - 方向观测测回数 DJ1 6 4 - DJ2 9 6 2 DJ6 6 C. 在保证起始数据相对精度的情况下,发展下一级控制测量,下一级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如下:

1) RTK测量:依据《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的相关要求进行。

5

2) 导线测量: 主要技术:

测角中误差 等级 (″) 一级 三级(图Ⅰ) ≤±5 ≤±12 测回数 距离 2 1 2 1 方位角闭合水平角 垂直角 差(″) 3 2 ≤±10√n ≤±24√n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14000 ≤1/6000 注:n为测站数,上表的“三级(图Ⅰ)”中的“方位角闭合差”和“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是按图根导线按严密平差时的参数。

方向法观测法的各项限差(″):

经纬仪型号 DJ1 DJ2 DJ6 半测回归零差 6 8 18 一测回内2C较差 9 13  ̄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6 9 24 注:当照准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该方向的2C较差按同一观测时段内

的相临测回进行比较,其差值仍按上表规定。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比例尺 附合导线长度(M) 测回数 平均边长(M) 导线相对闭合差 水距平离 角 1 1 垂直角 2 方位角闭合差(″) 测 距 仪器类型 方法与测回数 单程观测Ⅰ 1:2000 3000 250 ≤1/4000 ≤±40√n Ⅱ级 注:n为测站数。 3)、图根点密度:

按常规成图时,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点/km2):

测图比例尺 图根点密度 1:2000 15

按数字化成图时,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点/km2):

测图比例尺 图根点密度 6

1:2000 4

地形复杂、隐蔽以及城市建筑区,应以满足测图需要而适当加大密度。

5.1.3、地形图的测绘

A. 实测项目区红线范围外30米内的地形和地类。

B. 高程注记至分米,高程密度基本上满足3.0厘米一个高程注记点。并同时注意下列几种情况的高程注记。

i

独立地物应注记高程,各类坎子要注记两端坎头的高程和坎中间点的

上下高程。

ii 道路交叉口、涵洞(包括在道路的)一般均应注记高程。 iii 山脊及地形急剧变化处和特殊地貌应注记高程。 iv 山顶制高点、鞍部的高程应全部注记。

C. 低压线,通信线只测注其线路拐角处的杆位,两杆位之间用直线连接并配臵相应的符号。

D. 居民点及其他建筑的表示:

i 房屋间距小于20米的房屋综合表示外轮廓,但间距大于20米的房屋应分开表示。

ii 水利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实测上图。 iii 较大的房屋需测注房角高程。 E. 陡坎测绘

i 当修建正规而明显的坡、坎比高小于1m,?图上长度短于10mm的可不表示。

ii 同时用作道路使用的田坎应表示。

iii 较大平田的田坎应表示,冲田一般以30米左右的间距选择表示田坎,同时注意保持与实地地貌的一致,但涉及土地整治项目的特殊地物应表示。

iv 梯田坎在图上投影宽度大于1米时,应绘出,并标注坎的宽度。梯田坎过密,田坎宽度投影小于1米,田坎间距小于图上10mm的田坎可舍去。

v 陡坎、斜坡的源头,要从坎头开始测绘。斜坡底线的高程应测注,坡脚用地类界表示,斜坡面内不绘植被符号。

vi 以陡坎,斜坡构成的花台,应加陡坎,斜坡符号表示。

7

F. 项目红线范围内大于25°的耕地范围须勾绘出来,勾绘以红线表示,并标注“大于25度”。

G. 水库及池塘测绘

水库、池塘要测绘水涯线并注高程,水域部分采用名称注记,无名称的注“塘”字;当塘四周为陡坎时不绘制水涯线;池塘应测注塘顶边高程以及量取塘顶至水面的高度。水系应完整表示出来,实测红线范围内沟渠走向,宽度(下底宽、上顶宽),堤顶高程。排水涉及到沟道,外河等,需要标注堤顶高程、水位。水源涉及到塘,坝,水库等,需要标注该蓄水工程的特征水位,如堤顶高程,溢洪水位,灌溉渠首水位等。

H. 其它草地用“…”表示。旱地内的零星果树(果树未成林),仍以旱地表示。 I. 以1:2000实测地形图作为底图,对照最新变更的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调查地类图斑,地类界线应实地测绘。两种比例尺的现状图上的地类应保持一致。

J. 各种地类标注应准确。

K. 居民地外的谷场为农村的打谷场,应单独测绘;与居民地并连的谷场不单独表示,合并到居民地内,但面积超过100m2的谷场应单独表示出来。

L. 单线道路应注记路面材料及宽度。 M.

调查测绘各级行政权属界线,权属界线调查至社或组,权属界线可参

考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权属界线。调查各级权属名称,权属名称调注到社或组。

N. 涉及到土地整理的主要路、沟、池、凼、水源等要素应尽可能将其测绘完整,偏离红线太远时,可标示其概略走向和距离。

O. 小地名应尽可能调注齐全,但小地名过多影响图面负荷时,可根据其在当地的知名程度适当取舍。

P. 地形图测绘的其它内容及取舍原则和表示方法按《城市测量规范》和《地形图图式》要求执行

5.1.4、典型示范区及坡改梯区域的地形图测绘

典型示范区及坡改梯区域的地形图除了按1:2000比例尺的要求测绘外,还应按照1:500比例尺要求单独测绘成图,其范围包含典型示范区及坡改梯区域范围线外20米内的范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