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大众传播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一章绪论:大众传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9392ca0b0717fd5360cdccd

作而且包括社会内容,比如时事、个人情感、兴趣等等,有大量充满人情味的内容,是组织成员相互沟通感情的重要纽带。

3、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的作用

(1)、满足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非正式的人及传播,消除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地位差异,以满足员工对于“尊重、归属”等社会需要,进而提高员工对组织的适应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2)、缓释组织内部的冲突。组织冲突表达了组织成员间的不相容性,但又不仅仅这不相容的存在,基于非正式渠道的优势,利用非正式渠道通过充分的信息沟通,有利于以相互协作满足各方需求又能促进组织更好运行的方式解决冲突,进而形成积极健康乐观的良好工作氛围。

(3)、有助于组织的成功决策。互动式的非正式渠道的沟通交流,利于对复杂而有深度的问题的阐述。而且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可以获取更丰富、更全面、更生动的信息,有利于决策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4)、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能够提高组织传播效率。横向打破组织层级的沟通有利于减少信息在正式传递过程中的过滤,增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组织内传播的效率。而且非正式渠道的传播面对面的交流也有助于树立企业领导者的亲和形象,反过来推动了传播的顺畅进行。

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二、 传播学

郭庆光P7的讨论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 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1、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2、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的整体。 3、 社会信息系统上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double contingency):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有了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人类就能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因素和传播

隔阂,使之走向完善。

(二)、研究任务

研究任务: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

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渠道、制度等

5

传播隔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世代

与世代、文化与文化等的隔阂

社会学科和应用学科

社会学科: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

应用学科:为发现和解决社会传播实践中的问题提供合理的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从两种角度对传播学做总体上的把握和建构。一种是从传播过程出发,以过程中的各环节和各要素为研究对象,每一环节和每一要素都可以成为传播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而这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组合起来,又可以形成不同的传播模式,把这些研究领域和传播模式整合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体系。另一种角度就是从传播行为出发,把人类社会的传播行为分为几类,然后分别对这些不同的传播类型进行探讨,从而达到从整体上把握传播学的目的。

大众传播

一、

定义(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1954图)

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

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理论》P10:

大众传播:当消息来源(通常是某个组织)使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时,就被称为大众传播。

《人类传播理论》P352:

大众传播是指媒介组织生产信息并且将其传输给广大受众的过程;也是指受众寻求、利用、理解和影响这些信息的过程。

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异质的、匿名的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6

5、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1)反馈是间接的;(2)反馈是来源于媒介管理人员基于收视率、发行量、受众来信等做出的推理性反馈。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

《传播学》(鲁曙明 洪浚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9) P31:“大众媒体(mass media)是制度化的大众传播工具,信息通过制度化的渠道传达至受众,它们把传播者与大批互不相识的受众联系起来。”

二、新的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的一些新的特征

(一)新的媒介环境?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P3:“我们似乎正在快速进入一个用户主动和多媒体传播的新的媒介环境。”“新的媒介环境有一个特征,即承认所有的信息都是相同的,即数字化的。”

目前学界关键词:Media Convergence——用来描述互联网、电视、有线和无线电话等服务的合并,以前其界限是分明的,技术是媒介融合的原因之一。

《传播学》(鲁曙明 洪浚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9) P40:“20世纪90年代传播界最重大的事情,是资讯科技和传播科技的汇流。”凯尔奇(Koelsch,1995)“媒体资讯革命”(informedia revolution)

在西方学者的研究视野中,首先受到关注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大众媒介如何从各自独立经营转向多种媒介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发布上联合行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金和设备投入,降低新闻生产成本。

描述“媒介融合”状况:

1、《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鲍德温 龙耘译 华夏出版社(2000)(Convergence: Integrating Medi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2、《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 (美)罗杰·菲得勒 明安香译 华夏(2000) 3、《今日媒介:理解媒介、文化与技术》 (美)约瑟夫 罗伯特 清华(2004)

描述“媒体资讯革命”(informedia revolution)(信息革命)社会各方面状况: 1、(美)马克·波斯特 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1990)(2000.) 2、(美)马克·波斯特 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1) 《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和文化》(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3、(美)曼纽尔·卡斯特 夏铸九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2006) 4、(美)曼纽尔·卡斯特 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006) 5、(美)曼纽尔·卡斯特 夏铸九译《千年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2006) 6、(英)戴维·莫利 凯文·罗宾斯 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宋昭勋(香港树仁学院)《现代传播》2006·1,Convergence有6种不同涵义:

媒体科技融合(Convergence in Media Technology) 媒体所有权合并(Convergence of Ownership)

媒体战术性联合(Convergence of Media Tactics)

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 of Media Organization) 新闻采访技能融合(Convergence of Information Gathering) 新闻叙事形式融合(Convergence of News Storytelling)

7

目前中国学界很混乱 熊澄宇:媒介整合

孟建、蔡雯:媒介融合 王翰东:媒介敛聚

汇流、汇聚(彭兰)

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业界的影响:媒介融合与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分享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和“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是目前传媒业发展的全球性的前沿课题,传统大众媒介的数字化生存和普通公众对新闻传播的“分享”,成为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

“融合新闻”促使新闻传播发生的变化。“融合新闻”,无论是作为媒介组织间的合作,还是作为未来新媒介的新闻生产模式,都是对传统新闻传播范式的整合与重构。虽然这种整合与重构刚刚起步,但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新闻传播实践中正在出现的以下变化,首先体现为 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在传统大众媒介垄断新闻传播的时代,为新闻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承担采集与发布新闻信息的主要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及作为“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通讯员。虽然不少媒介开设了热线电话,或通过来信来访渠道获取来自民间的信息,但这类信源在数量上远不能与前者相比,采用率也较低。新媒介的出现,使普通公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参与新闻传播的能力,他们借助手机、博客、播客、BBS等,发布新闻表达观点。在全世界范围内,“草根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发布的新闻一次次产生了全球性的轰动效应,从东南亚海啸到英国伦敦地铁爆炸事件,第一时间发出的现场新闻报道都出自普通民众而非职业记者。虽然专业媒介组织在新闻传播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不能否认的是,新媒介正在改变大众传播的面貌,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网络已经形成,传者受众一体化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特征。

以我国为例,目前,我国博客已经突破4000万,平均每天有30.5万篇博客文章被上传到网上 ,这一巨大的新闻信息源已成为传统媒体开发利用的对象,如杭州的《都市快报》在对哈尔滨停水事件的报道中就连载了东北市民的博客日志 。手机媒体也同样催生出新的新闻信息源,《北京青年报》等地方报纸开设了彩信新闻栏目,广泛征集读者用手机拍摄的新闻现场照片。凡此种种,说明新闻传播主体在由职业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转变为职业人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分享,新闻信源也随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博客越来越多地从由个人化媒体走入大众传媒,来自普通民众的新闻和言论在新闻传播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改变也使得新闻传播效果具有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新闻媒介组织对新闻传播的控制也越来越难。

在此背景下,媒介素养的核心由批判性地分析、理解、吸收与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向理解、选择与质疑能力与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并重的转换。

对学习提出挑战:现在的媒介人才必须了解技术及其可能性。如:上海SMG总裁黎瑞刚:自2005年起化1/3的时间用于新技术的学习。

(二)新的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的一些新的特征

1、各种媒介之间的区别日益模糊。(先前像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差别正在渐渐消失)

2、从媒介缺失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

3、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者个人的需求设计传播内容的窄播。

4、从单向的(one--way)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interactive)的传播媒介。 三、大众传播学及其学科体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