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输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9aa2dfd6bd97f192379e98f

检查,一切正常后,继续浇筑。每次提升25~30cm,直至混凝土表面距模板伤口10cm左右,可转入正常滑升。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对称浇筑,分层厚度取30cm,及正常浇筑时,每次均匀提升30cm并随时保持模板上部有20cm左右的浇筑空间,保证连续浇筑,以减小施工缝。

正常滑升过程中,滑升速度取决于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的时间(0.2~0.4MPa)所需要的时间,一般可言,每次滑升时间间隔不大于1.5h,为减少混凝土与模板的粘结力,以免混凝土拉裂,每隔0.5h将模板提升1~2个千斤顶行程。滑模滑升时,若脱模混凝土有流淌、坍塌或表面呈波纹状,说明脱模时混凝土强度还低,应放慢滑升速度;若脱模混凝土表面不湿润,手按有硬感或伴有混凝土表面被拉裂现象,则说明脱模时混凝土强度已较高,宜加快滑升速度。滑模滑升至距标准段顶部1m时,应放慢滑升速度准确找平,使最后浇筑混凝土的标高、位置正确;浇筑结束后;模板继续上滑,直到混凝土与模板完全脱开为止。

正常滑升过程中,施工人员利用滑模下部的检修平台检查浇筑质量,及时进行缺陷修补并进行抹面压光。滑升一定高度后,利用检修平台上布置的洒水管进行流水养护。

滑升时,应由专人指挥,并配专人每升一层就检查一次平台倾斜面、扭转和偏差情况,作出记录,并随时检查支承爬杆有无弯曲倾斜情况和有无滑升障碍。对于停工造成施工缝应认真处理,根据水电施工要求预先做出施工缝,然后在复工前将混凝土表面残渣除掉,用水冲洗干净,先上水泥砂浆再浇筑原配合比混凝土。

滑升过程中,会由于千斤顶不同步或受载不均衡而使模体产生倾斜。因此,在滑升过程中,应根据测量队所提供的垂吊点及时纠偏。纠偏是采用渐变恢复方式或通过关闭部分千斤顶进行。纠偏时一次的纠偏量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模板变形过大、模板及平台过分倾斜或使爬杆弯曲变形,并导致滑升阻力过大,所以当偏移量较大时应进行多次纠偏校正。纠偏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应准备1根水准管,千斤顶爬杆每上升50cm时用水准管进行1次监测,

37

随时掌握千斤顶高差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

② 正常下料时应对称下料,但当模板发生偏差时,需有意改变布料方式,以保证模板不继续偏离设计线。

③ 应设专人对模板、千斤顶、爬杆、液压系统进行维护,以便较好地完成滑升及纠偏工作。

施工人员及钢筋通过竖井顶部的井口平台,用吊笼经垂直吊运系统吊至滑模平台上,人工随滑模操作平台的滑升逐层绑扎钢筋。

1) 滑模施工操作系统

模板:模板高1.2,宽0.5m,厚5mm。为保证顺利施工,模板须具有一定的锥度,固模板下口减小3mm,上口放大3mm。由钢模组合拼装。模板安装第一板时将钻孔安装钢筋,用以临时支撑模板底座,后续浇筑中将直接预埋,依次循环,拆除模板时再行割除。

围圈:主要用来加固模板,分上下围圈,两者之间的间距为70cm,上围圈底边距模板上部边缘20cm,下围圈顶边距模板下部边缘20cm。选用8#槽钢,同模板用螺栓连接,并同提升架横担相连。

爬杆:使用?25圆钢,3m一段,头丝扣长2 cm,直径16 mm。在安放支承杆时,注意将接头丝扣朝上。连接丝扣要拧紧到底。第一节爬杆要有最少5种长度,避免接头在一个平面上超过支承杆总数的20%。实际使用中可代替部分钢筋。

提升架提升架是滑模板与混凝土井壁间的联系构件,主要用于支撑模板,围圈、滑模盘,并且通过安装于顶部的千斤顶支撑在支承杆上,整个滑升荷载将通过提升架传递给支承杆。提升架采用“7”字型,选用槽钢组合成140 mm×200 mm截面,并相互联接。

操作平台和检修平台:滑模的操作平台即工作平台,是绑扎钢筋、提升模板、安装埋件等工作的场所,也是钢筋、埋件等材料以及振捣器等小型器具的暂存场地。操作平台支撑于提升架的主体竖杆上,通过提升架与模板连接成一

38

体,并对模板起横向加固作用。为了节省材料,减轻重量,操作平台受力骨架采用槽钢呈辐射布置,中部用直径950 mm鼓圈相连,周边用一道圆形槽钢作为加固,上部铺设厚3 mm的花纹钢板并与骨架焊接,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工作平台。

为了便于施工人员随时检查滑升后的混凝土质量,处理局部缺陷,扒出预埋件以及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检修平台悬挂在操作平台下部2.7m处。辅助盘采用型钢辐射梁形布置,钢梁上铺花纹钢板,花纹钢板与梁焊接。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分别由1台yzxt-35型液压控制台通过油泵、输油管路与hq-30型千斤顶连接组成。hq-30型千斤顶设计承载能力为30KN,爬升行程30 mm,实际应用中每台千斤顶按15 KN设计使用。

滑模施工的操作系统简易布置图见下图:

2) 滑模荷载分析计算

滑升摩擦阻力:模板向上滑升时摩擦阻力包括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浇混凝土的侧压力对模板产生的摩擦力和由于千斤顶不同步、模板结构加工制作不精确而产生的变形、倾斜等增加的滑升阻力等等。在考虑整体模板上的摩擦阻力时,难以精确计算,一般乘以一个附加荷载系数来调。计算公式如下:G1=kf0S

39

式中: G1—整体模板上的滑升阻力,KN; k—附加荷载系数,取k= 1.5;

f0—混凝土与模板间的单位滑升阻力,钢模f0= 2KN/m2; S—滑升模板面积,m2。

计算得G1=1.5×2×1.2×3.14×6=67.8KN;

滑模结构自重:根据实际情况,取滑模重量G2=60KN;

施工荷载:人员:t1=10人×75 kg/人=750 kg=7.35 KN,各种设备重t2=20 KN,各种材料工具重t3=20 KN。

施工荷载考虑到动力载荷与承载的不均匀性,其计算公式:G3=k1k2(t1+ t2 + t3);

式中:G3—施工荷载,KN;

k1k2—载荷的不均匀系数,动力荷载系数,k1= 1.3,k2= 2; 经计算得施工荷载, G3=123.1KN;

千斤顶数量:千斤顶的数量由下式求得η=W/cp; 式中:η—千斤顶数量(台);

W—总荷载量,W= G1+ G2+ G3=250.9KN; c—载荷不均匀系数,c= 0.8; p—单个千斤顶承载力,取p=15 KN。

计算得所需千斤顶数量为η=250.9/(0.8×15)=20.9(台),在实际施工中选用22台千斤顶,选用11对提升架均匀对称布置。

e) 竖井后期工作

竖井主体工程完成后,隧洞回填C10混凝土进行顶部砖房砌筑和楼梯施工。 砖墙为24墙,并在砖墙之间现浇C25,350mm×350mm混凝土柱,砖墙外面铺米黄色釉面砖,门采用平开实腹钢门,尺寸为1500×3300mm,窗采用铝合金白铝玻固定窗,尺寸为1500×2400mm,砖墙高4m,顶板厚100mm,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