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9指考地理试卷定稿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06-99指考地理试卷定稿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9d95f590740be1e640e9a36

99年指考 地理考科 第 8 页 共 7 页

地理考科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21 C 2 B 22 D 3 A 23 C 4 D 24 C 5 B 25 A 6 A 26 D 7 D 27 B 8 C 28 A 9 D 29 B 10 A 30 B 11 C 31 C 12 B 32 A 13 A 33 B 14 B 34 A 15 C 35 C 16 A 36 D 17 D 37 D 18 B 38 A 19 C 39 D 20 D 40 B

99学年度指定科目考试

地理考科非选择题评分标准說明 【第一处 / 许珊瑜】

99 学年度指定科目考试地理考科 (简称指考地理) 的非选择题有 2 大题,每大题各 5 小题,

各配 10 分,共计 20 分。各小题的评分标准均列有给分答案与不给分答案两类,基本的评分原

则是:俗简文字或英文字不扣分,关键词写错字不给分。以下即针对「地理科屏幕阅卷工

- 8 -

第 9 页 共 7 页 99年指考 地理考科

作流

程说明」 、 「非选择题解析及评分说明」两部份加以说明。 壹、地理科屏幕阅卷工作流程说明

今年的阅卷准备工作自 4 月即展开,共聘任 1 位召集人、6 位协同主持人及 48 位阅卷委员

参与阅卷工作。自 97 年指考地理开始即采用屏幕阅卷模式,即在计算机辅助阅卷系统辅助下,进

行「评分标准订定会议」 、 「试阅会议」及「正式阅卷」三部份。

「评分标准订定会议」的目的是研商评分标准,会议参与者包括正副阅卷召集人及协同主 持人。会议进行程序为初拟评分标准稿、透过抽样卷系统,随机抽出 280 份答案卷进行试阅,

以了解考生各种可能的作答反应,修改评分标准初稿,并挑选 12 份答案卷作为试阅会议之用。

样卷的选择原则是以特殊性作为主要考虑,例如作答最佳的作答范例、较具评分争议性以及各

种书写模式等。 「试阅会议」的目的是凝聚各阅卷委员对于评分标准的共识。首先是全体阅卷委

员共同讨论评分标准,将各种可能的答案都提出讨论。待完成后,将二份样卷投影至大屏幕,

由召集人向全体阅卷委员说明评分状况,再次提醒评分原则。随后,各阅卷委员即开始在试阅

系统中进行样卷评阅,各协同主持人可透过阅卷行政管理系统可以了解各阅卷委员的试阅概况。

待充份地讨论沟通之后,随即在计算机辅助阅卷系统之下展开「正式阅卷」工作。每一份试卷会

由不同阅卷委员进行一阅及二阅,若二次阅卷的差分大于四分之一大题分时,即由召集人或协

同主持人进行主阅。今年阅卷工作强调各阅卷委员对于个人阅卷质量的掌握。正副召集人与协

同主持人亦可随时查阅每一位委员的阅卷进度与主阅率,视情况可随即与阅卷委员沟通,以确

实掌握阅卷质量。

贰、非选择题解析及评分说明 一、第一大题 (一)试题题目

(二)参考答案1

1. 湿季

- 9 -

99年指考 地理考科 第 10 页 共 7 页

2. 干季取水地点较远;距离因素

3. 农作物收成数量增多;玉米禾秆较多 4. 干季

5. (传统)自给性农业; 自给自足农业

(三)评分说明及考生作答情形

本大题是以非洲迦纳东北部的巴库(BAWKU)地区为命题素材,以长文叙述及统

计表格呈现该地区的日常生活作息,由此推论农业类型、干湿季分布以及影响不同季节 作息的关键因素。考生可由通论地理及区域地理非洲单元所习得的基本知识加以运用。 第 1 小题本题旨在评量学生是否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由观察表 1 中数据,甲季节 花在家务的时间比乙季节短,而家务中包含捡拾薪材,由此推知甲季应为湿季,故农作 物收获之后的禾秆亦多。

第 2 小题本题旨在评量学生是否了解水资源的利用。解题线索: 「捡拾薪材与取水 是最花时间的两项工作,而乙季比甲季多」 。甲季为湿季,乙季则为干季。干季时作物 生长不佳,捡拾禾杆不易,加上天然雨水少,需花时间前往取水点取水。

第 3 小题本题旨在评量学生是否了解水资源的利用。解题线索: 「1991 年妇女在家 务上花费的时间少于 1984 年」 。题干叙述 1991 年为多水年,1984 年全年干旱,而薪柴

来源为山林采拾与农作物禾杆,因此,当 1991 年雨水丰,作物收成数量多,禾杆亦多, 故可缩减时间。此题考生应提及农作物或禾秆的概念,而非林木。此外,要提及增、多、 丰、好的概念。

第 4 小题题旨在评量学生是否了解水资源的利用。解题线索: 「农村的买卖活动, 多在作物收成后且生产有剩余的时候才进行」 。由题干叙述得知,买卖应是在雨季过后 仍有余粮时才会进行,故正确答案为干季。本小题若写乙季是不计分的,其原因是无法 由此得知考生是否了解乙季为干季或湿季,因此仅以「干季」为唯一正确答案。

第 5 小题题旨在评量学生是否了解水资源的利用与农业类型。解题线索: 「农村的 买卖活动,多在作物收成后且生产有剩余的时候才进行」 。由题干叙述得知,有余粮才 会进行买卖(商业活动) ,由此推知农作物以自给为主,故为传统自给式农业。

二、第二大题 (一)试题题目

2009年 9月曾有船只在中国三峡大坝以东的宜昌附近因水位降低而触礁,同 年 10月三峡水库的蓄水位在 170公尺附近时,管理单位没有继续蓄水至工程所规 划的「正常蓄水位」175公尺,便开始排放库水。水库建设同时亦具有提升长江 航道机能的效益,并对南水北调的营运有所帮助。

1. 管理单位没有将蓄水位提升至 175公尺,最可能的原因应是长江中下游遭受哪 种自然灾害所致?( 2分)

- 10 -

第 11 页 共 7 页 99年指考 地理考科

2. 三峡水库规划的蓄水位在不同的季节会有所不同,在雨季来临前,管理单位 会将蓄水位降至 145公尺,目的是要发挥水库的何种功能?( 2分)

3. 按三峡工程的规划,水库完成后配合船闸调节水位,万吨轮船可由长江口上 溯至哪个港市,使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机能更得以提升?( 2分) 4. 依据计划,三峡水库兼有输水至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的任务,其目的是为 支持「南水北调」方案中哪线工程所需的水源?( 2分)

5. 学者认为「南水北调」后,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会扩散至北方温带地区。此 类问题可在非洲哪条河川大型水利工程完工后,血吸虫病沿着灌溉渠道扩散 的经验得到左证?( 2分) 二)参考答案 1. 旱灾;干旱

2. 防洪;蓄洪;调洪;减少洪患 3. 重庆市 4. 中线 5. 尼罗河 三)评分说明

本大题以中国三峡水库为探讨地区,以水库的功能出发,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河流 管理问题等概念。

第 1 小题题旨在评量学生是否了解水资源调节工程。解题线索: 「三峡水库的蓄水

位在 170 公尺附近时,管理单位没有继续蓄水…便开始排放库水」 。 由题干叙述推知, 此时长江中下游应是出现旱灾缺水,故需长江三峡大坝排放库水以供应用水。

第 2 小题题旨在评量学生是否了解水资源调节工程。解题线索: 「雨季来临前,将 蓄水位调降至 145 公尺」 。长江三峡大坝的功能主要有四大项:防洪、发电、航运、供 水。题目中:雨季来临前,将蓄水位调降至 145 公尺,待雨季来临时便可发挥蓄水防洪 之功效。由于此项动作是预防洪患,而非实质地进行「排洪」或「泄洪」工作。此外, 「蓄水」是水库的原有功能之一,也不能作为说明此动作之目的。

第 3 小题题旨在评量学生是否了解水资源调节工程。解题线索: 「万吨江轮可由长 江口上溯至哪个港市」 。 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联络中国沿海和内陆的东西航运大动 脉,但是宜昌到重庆之间的河道,流经山高谷深的三峡地段,沿途落差大、水流急、险 滩多,船只难行,以往万吨的海轮只能在高水位的时候到达武汉,三峡工程完工之后, 透过闸门调节,万吨海轮可直通重庆。

第 4 小题题旨在评量学生是否了解水资源调节工程。三峡水库经「南水北调」中线 工程,输水至华北地区,为缺水的北方提供充足的用水。 「中部」或「中段」均为不给 分答案。

第 5 小题旨在评量学生是否了解水资源调节工程与环境对疾病产生的影响。解题线

索: 「长江血吸虫病沿南水北调扩散至北方温带」 。由题目叙述推知此疾病扩散是由南向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