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重点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保护生物学重点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9db70f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6

保护生物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遗传瓶颈:由于环境或统计事故使一个种群中大部分个体死亡而剩下几个个体,导致该种群数量明显下降的现象。 2、生境片断化: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缩小并分割为两个或更多小块的过程。

3、遗传漂变:在小种群中,等位基因频率在两代之间的变化仅仅是由于偶然性,即哪些个体进行了交配并留下了后代,称为遗传漂变。

4、集合种群:指生活的栖息地已破裂、呈斑块状分布的种群。这一种群可由局部斑块中种群的不断绝灭和再迁入而达到平衡并长期地生存。

5、关键种:是它们的消失或削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物种。关键种的个体数量可能稀少,但也可能多,其功能或是专一的也可能是多样的。

6、呼吸根:植物的变态根之一。 生活在海滩地带的许多红树植物的根系会产生相当多的向上生长的支根,这些根伸出泥土表面以帮助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因此称为呼吸根。

7、迁地保护:在人类控制的人为条件下维持种群个体。

8、灭绝:当一个物种不再有活着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时,即被认为灭绝了。

9、胎生苗:红树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在母树上萌发。幼苗成熟后,由于重力作用使幼苗离开母树下落,插入泥土中。

10、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

11、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12、膝状根:底下榄根在延伸过程中,间隔性地弯曲突出地表的部分像人的膝盖。

13、酸雨:硫、氮等氧化物所引起的雨、雪和冰雹等大气降水酸化以及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14、生物入侵:当外来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称生物入侵。

15、种群编目:对现有的种群数量进行清点计数。在连续的时间间隔重复清查可确定种群数量是否稳定,是增加还是减少,并能发现物种分布区的变化。

16、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的微量气体。它们对太阳是透明的,允许阳光通过大气并使地球温度升高。这些气体和水汽(以云的形式存在)吸收地球以热方式释放的能量,并减慢地球上热量释放的速度并把它们反射到空间。

17、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是生命系统中重要的组织层次,是自然界的基本单位。

18、灭绝旋涡:种群越小,就越容易受到统计随机性、环境变化和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使繁殖率降低、死亡率升高。这些影响将进一步降低种群大小,使种群趋于灭绝。小种群衰退直至灭绝的这种趋势已被拟为一种旋涡效应。

二、简答题

1、遗传多样性的特征:

遗传多样性表现形式的层次:

– 在分子水平,可表现为核酸、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多样性; – 在细胞水平可体现在染色体结构的多样性以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 – 在个体水平,可表现为生理代谢差异、形态发育差异以及行为习性的差异。 – 遗传多样性通过对上述各层次的生物性状的影响,导致生物体的不同适应性,进而影响生物的分布和演化。

– 许多遗传变异并不导致任何可观测到的表型上的差异。

2、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与层次是:

定义:是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各种生命系统,生物群落,生物与非生物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所形成的群落和所产生各类生态现象。

层次: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在物种层次的直接体现;生态多样性—生物与环境关系多样性

3、保护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依次为:保护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澳大利亚、格陵兰(丹)、加拿大、中国。

4、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有: 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有:

(1)森林生态系统 (2)灌丛生态系统 (包括灌草丛生态系统) (3)草原生态系统 (4)荒漠生态系统 (5)湿地生态系统 (6)海洋与海岛生态系统 (7)农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寒温性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和针叶林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

草原生态系统:温带草原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高寒草原 、荒漠区山地草原

5、灭绝旋涡是指:种群变得越小,越容易受统计变化、环境变化和遗传因子的影响,这些因素又使种群数量更加减少并驱使种群走向灭绝。小种群衰退直至灭绝的这种趋势已被拟为一种旋涡效应。

6、举出10种珍稀野生动物与5种珍稀野生植物:

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扬子鳄、金丝猴、白唇鹿、黑脸琵鹭、大鲵、东北虎、雪豹、河狸、黑长臂猿、白鹳 、白鲟、白枕鹤、丹顶鹤

珍稀野生植物:普陀鹅耳枥、绒毛皂荚、百山祖冷杉、羊角槭、天目铁木、滇桐、膝柄木、银杏、望天树

7、生物学家已研究出一些新的技术来提高珍稀种类的低繁殖率,如:

①交叉抚养(cross-fostering):兀鹫每年仅产一窝蛋,但如果这窝蛋被移走,母鸟将产下并饲养第二窝蛋,如果将这第一窝蛋给另一近缘种鸟抚养,则每年每只雌兀鹫会产两窝蛋。

②人工孵卵(artificial incubation):将采集的卵放在标准的孵化条件下,在孵化幼仔的早期易受攻击阶段,人工仔细照料和喂食,稍大后释放到野外或笼养。 ③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当动物园仅有一头或很少几头稀有个体时,可以采用此法。

④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能增加一些稀有动物的繁殖量。 ⑤其它方法:单性别培育物种(当仅残留一个个体时)、种间杂交(cross-species hybridization)(当一个种的残留成员不能在它们自己中繁殖时)、诱发冬眠和滞育技术、遗传检测技术、亲缘谱系技术和克隆技术。可还通过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繁育中心来增加目标物种的人工种群。

8、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

最简单、最容易的划分法是将所有的生物分为3个功能群,即生产者(植物和一些微生物)、消费者(动物和一些微生物)和分解者(微生物)。

9、种群生存力分析是:是一种风险评估形式,它是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预测在未来某个时间点目标种群或目标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应用种群生存力分析可以用来模拟生境退化和管理措施对物种的影响。

10、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11、最小动态区是:(MDA)维持MVP所必须的最适栖息地范围。

12、种群监测方法有:

1)种群编目:指对现有的种群数量进行清点计数。在连续的时间间隔重复清查可确定种群数量是否稳定,是增加还是减少,并能发现物种分布区的变化。

2)种群抽样调查:使用重复抽样估计一个群落或一定区域内某一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它适用于种群数量很大或其分布很广的物种调查。步骤:将某一地区划分为若干个样地单元;在每一个样地单元里计算个体数量;根据每个单元所计算的个体数量来估计实际种群数量。

3)统计研究:依据已知种群中的个体来确定其出生率、生殖率和存活率。这种研究应涉及物种的不同年龄、不同大小的个体。统计研究能提供一个种群年龄结构的资料、种群的生殖特征,还可帮助人们确定环境承载量。 4)种群生存力分析。

1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性。 1)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点。

2) 是基因到景观乃至生物圈的不同水平研究的综合。例如,濒危物种的保护从

不同水平上去探索物种濒危机制,从生境或生态系统水平上考虑保护措施。 3) 不同类群或不同学科研究的综合。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不仅注重

生境更注重不同生物类群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4、生境片断化是:生境片断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破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使片断状生境中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生境片断化将物种种群分割为若干个小种群,影响物种的迁入和迁出,基因的流动受阻,遗传变异丧失,加之小种群易于灭绝,结果使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从而加速物种灭绝的进程。

15、景观是:由一组以相似方式重复出现的、有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的陆地区域。

16、集合种群的类型有:

1)大陆和岛屿型:这种类型的集合种群中有一个种群很大或者它的栖息地特别好,在没有很大的外界干扰情况下,可以单独地长期生存,为大陆种群。另有一些局部种群比较小,称岛屿种群,它们不断地灭绝,再由大陆种群的迁入个体重建种群。局部种群的灭绝率和迁入率与种群的大小、和“大陆”的距离以及物种的迁移能力有关。这种集合种群的生存力主要取决于大陆种群。

2)斑块型:由一系列栖息在斑块状栖息地内的局部种群所组成。扩散能力很强的动物通常可以在斑块间迁移。如许多地区的森林受人为影响形成斑块状分布,生活在斑块中的某些鸟类个体形成局部种群,进而组成斑块集合种群。

3)卫星型:由位于分布区中央的一个大种群和周围的多个不同种群所组成。 4)完全隔绝型(非平衡型) :物种的各局部种群之间完全隔绝,或虽有联系但极少。 17、自然保护区的职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进行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

18、生态恢复是:有意识地改变某一地点,建立一个界定的、本地的、历史上曾有过的生态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目标是仿制一个特别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