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产生背景和风格特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产生背景和风格特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9dfb3a1a8956bec0875e30f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产生背景和风格特点

专业年级:2011级市场营销

学号:120412011018 姓名:李昌书 手机:18354225176 序号: 109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产生背景和风格特点

摘要: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它以意大利歌剧的产生(1600年)为开始的标志,以著名作曲家巴赫的逝世(1750年)为结束的标志。历经约一百五十年的发展,是特定历史发展时期下的特定产物。其间涌现出了许多著名作曲家,形成了其绚丽、激情、宏伟、豪华的整体音乐风格。尽管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但还是深受音乐爱好者们的喜爱。本文将从巴洛克时期音乐产生的背景与风格特点的角度论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关键词:巴洛克音乐产生背景风格特点

1.引言

巴洛克指的是一个特定时期,而不是一种单一的音乐风格。在该时期出现的音乐作品我们都称为巴洛克音乐,它是早期音乐向近代音乐过渡的时期。它的节奏特别强烈、活跃,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作曲家普遍强调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于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在当时相当被看重;曲目的调性也从文艺复兴时期单一而保守的教会调式发展为采用大小调形式。

2.音乐产生背景

2.1.社会背景

总的来说,巴洛克时期是西方社会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专制王权的时代。西方的封建专制制度从文艺复兴后期开始,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专制王权是镇压反封建斗争,维护整个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强化国家机构的产物。它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但压迫愈强反抗愈烈,革命斗争不断出现。

天主教与新教间的争斗在“三十年战争”中达到白热化,中欧哀鸿遍野。路易十四巩固了法国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而在英国内战中,国会的凯旋哺育了宪政。北美殖民先驱们开拓了世界史的崭新舞台。十七世纪末,土耳其衰败,普鲁士崛起,俄国战胜瑞典,这些都改变了东欧的版图。

同时,天主教为了吸引信徒,给信徒以满足感,艺术的作用受到了重视。社会上涌现出的巨富新贵使得豪华享受之风盛行,对艺术的需求增长。并且大权在握的君主希望国家生活在各个方面展示和表达其权威的伟大。这也就催生了巴洛克音乐的产生。

2.2.科学背景

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的视线拓展到了全新的世界,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地方,同样也可以洞悉周围那些细小的肉眼难以分辨的事物。有了开普勒与伽利略的成就,牛顿得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其著作揭示了运动与地心引力的法则。这些发现连同解剖学与生理学上的进步一起,使人们深信可以战胜并控制自然,为下一个世纪的理性主义铺下坦途。

2.3.文学与艺术背景

十七世纪见证了数量惊人的文学杰作,诸如莎士比亚、莫里哀和拉辛的戏剧,多恩与弥尔顿的诗歌,以及第一批小说,其中就有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在艺术和建筑领域,巴洛克风格自信十足,其典范当推贝尔尼尼的雕塑、卡拉瓦乔与鲁本斯的绘画、法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的行宫、雷恩在伦敦所建的圣保罗大教堂。荷兰在海外贸易中暴

富,诞生了伦勃朗与弗美尔两位绘画大师。

十六世纪一度流行的样式主义,由于其刻意模仿盛期文艺复兴大师而缺少创新的艺术创作,因而没有激情和新的艺术表现力。而巴洛克艺术的出现正是为了在表达激情和寻找新的艺术表现力方面实现突破。

3.巴洛克音乐发展的阶段

3.1.早期巴洛克音乐

这是巴洛克音乐的风格形成时期,主要指1600年到1640年前后这段时期。当时佛罗伦萨同好会的一些学者们在一起讨论艺术和科学,对于音乐而言,他们的理念基于对古希腊音乐戏剧的概念,那就是认为对剧本的宣叙在戏剧中是最重要的。基于这个理念,他们反对文艺复兴后期复杂的复调音乐,并希望有一种主要是基本伴奏的简单的独奏旋律构成的音乐戏剧。这些理念的早期认识标志着歌剧的起源。

3.2.中期巴洛克音乐

这是巴洛克音乐风格的定型期,主要指1640年到1680年前后这个时间段。皇权的中央集权化程度的增加是这段被冠以专制主义标记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法国路易十四的统治。在他领导下的宫殿的风格,以及宫廷礼仪体系和艺术都成为了之后欧洲社会的模范。越来越多的教堂礼拜仪式和政府资助产生了新的需求——组织公共音乐,乐器实用性的增加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室内乐,其中包括键盘乐器的实用性。

3.3.晚期巴洛克音乐

这是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盛期,也是完善期,根据记载巴洛克晚期始于1680到1720年这个区间。之所以时间跨度这么长是因为并没有出现一个与之同步的过渡,不同的记谱风格在不同的进度和时间发生变化。一般说来意大利可以作为率先进入巴洛克晚期的国家,在历史学上巴洛克音乐最重要的分界线就是把调性作为音乐构成原则的全盘吸收。这一点在其后拉莫的理论著作中尤为明显,他取代吕利成为法国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与此同时,在约翰·福克斯的著作中,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风格成为对位法研究的基础。模式对位法和调性逻辑的结合创造了作曲的两种风格——纵向思维主导的合唱音乐和对位思维主导的复调音乐。

4.巴洛克音乐风格与特点

4.1.整体风格

总的来说,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在于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综合、调和以及刻意的修饰、精美成为新一代的艺术风格特征。

4.2.简洁的伴奏肢体织体

通奏低音,这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叫数字低音,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织体——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这种织体的突出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这两个基本的旋律线条。首先,

它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其次,是一个位于上方的比较华丽和富于装饰性的高音部。

这一时期的绝大多数声乐作品采用了几乎与旋律及其节奏同步的四部和声式的和弦伴奏织体。这种和声性伴奏织体是以突出的和声表现为特征的,依赖和声的功能作用、力度、色彩及和弦的各种变化来为主旋律服务,使音乐的形象更加鲜明与清晰。比如说歌曲《让我死吧》、《让我痛苦吧》等这类作品速度不快,节奏平稳,旋律线以级进为主,起伏不大,一般都是采用了四部和声式的和弦伴奏织体。还有少数作品速度稍快、节奏有弹性、音调活泼,它们一般采用复调性伴奏织体。

4.3.极度抒情的演唱风格

巴洛克的音乐家们用音乐体现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或精神状态,如愤怒、激动、宏伟、秀安、忧伤等。但是这并不是表达音乐家个人感情的,而是表现类型化的感情。不矫揉造作,宁静又连贯。演唱者必须严格按照谱面的要求,不能随意加快、放慢或者延长,尤其是有装饰音的乐句,必须认真对待装饰音中的每个音符,使其在准确的节拍中表达。为了这些情感的交流,逐渐出现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手法,当时的人们逐渐认为各种音乐因素如音程、调式、调性节奏型等,都具有一种情感性。

这一时期大部分的歌曲的演唱力度不宜过大,强弱幅度也不要过于夸张。尽管那个时代的人同样具有真挚、深沉的感情,但是作品的创作手法和技术条件,以及当时的审美观念,都不允许也不可能容忍那个时代的声乐作品的演唱,像浪漫主义和真实主义思潮繁荣时期那样的热情和激烈。细腻而不纤弱,激情之处的弱声运用也会产生特别的美感,同时更加贴切作品的风格,平实的演唱蕴涵着无限激情。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的魅力大概正是在表面的柔情和内在的激动之中。

5.总结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并且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装饰性音符。复调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于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复调在巴赫时代发展到极致。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当今有很多音乐的风格还是继承了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的精髓,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巴洛克音乐一直到现今还能久负盛名,长久不衰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97-104.

[2].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8月:47-48.

[3].修海林、李吉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二版: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