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中考二模物理科普阅读题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6北京中考二模物理科普阅读题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166f81a98271fe900ef903

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体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外加磁场也无法进入超导体内,形象地来说,就是磁感线将从超导体中被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抗磁性现象称为“迈斯纳效应”。

根据临界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被分为:高温超导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但这里所说的“高温”只是相对的,其实仍然远低于冰点0℃,对常温来说应是极低的温度。20世纪80年代是超导电性探索与研究的黄金年代。1981年合成了有机超导体,1986年缪勒和柏诺兹发现了一种成分为钡(Ba)、镧(La)、铜(Cu)、氧(O)的陶瓷性金属氧化物,其临界温度提高到了35K。由于陶瓷性金属氧化物通常是绝缘物质,因此这个发现的意义非常重大,缪勒和柏诺兹因此而荣获了198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部分国家又陆续发现临界温度100K以上的高温超导材料。

高温超导材料的用途非常广阔,由于其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用途大致可分为三类:大电流应用(强电应用)、电子学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性应用。大电流应用即前述的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抗磁性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等。

磁感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金属和合金具有在低温下会失去电阻的特性,

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达到超导时的温度称为

温度。

[来源学科网]乙

图27

(2)超导体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来

制作电炉子的炉丝。

(3)如图27所示,在甲、乙两图中能表示“迈斯纳效应”的是 图。

(4)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可以应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