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3418625a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0

故选:ACD。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9.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

(1)图(b)中对应倾斜轨道的试验结果是图线________ (选填“①”或“②”);

(2)由图(b)可知,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为_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①; (2). 1.0; (3). 0.2 【解析】 【分析】

知道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斜率等于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的倒数;

对滑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详解】(1) 由图象可知,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就有加速度,该同学实验操作中平衡摩擦力过大,即倾角过大,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图线①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 (2) 根据F=ma得a?F,所以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斜率等于滑块和m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的倒数,图形b得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斜率k=1所以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1.0由图形b得,在水平轨道上F=2时,加速度a=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0,解得μ=0.2.

- 9 -

【点睛】通过作出两个量的图象,然后由图象去寻求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运用数学知识和物理量之间关系式结合起来求解.

10.一根均匀的细长空心金属圆管,其横截面如图甲所示,长度为L ,电阻R约为5Ω,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ρ,因管线内径太小无法直接测量,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尽可能精确测定它的内径d;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外径D,图乙为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用该螺旋测微器测量的管线外径读数为5.200mm,则所测金属管线外径D=_______mm.

(2)为测量金属管线的电阻R,取两节干电池(内阻不计)、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电流表0~0.6A,内阻约0.05Ω B.电流表0~3A,内阻约0.01Ω C.电压表0~3V,内阻约10kΩ D.电压表0~15V,内阻约50kΩ

E.滑动变阻器,0~10Ω(额定电流为0.6A) F.滑动变阻器,0~100Ω(额定电流为0.3A)

为准确测出金属管线阻值,电流表应选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填序号)

(3)如图丙所示,请按实验要求用笔代线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完整_______.

(4)根据已知的物理量(长度L、电阻率ρ)和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电压表读数U、电流表读数I、金属管线外径D),则金属管线内径表达式d=______________

【答案】 (1). 5167 (2). A (3). C (4). E (5).

- 10 -

(6).

D2?4?IL ?U【解析】

【详解】(1)[1]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

3.3×0.01mm=0.033mm

螺旋测微器测量的管线外径读数为5.200mm,则所测金属管线外径

D=5.200-0.033mm=5.167mm.

(2)[2]两节新的干电池电动势为3V,因此电压表选择3 V的量程,即为C; [3]因为电量中最大电流大约为

Im?为了测量的精确,电流表应选择A,

E3?A?0.6A R5[4]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待测电阻较小,所以滑动变阻器选择E.

(3) [5]由于待测电阻的平方小于电压表与电流表内阻的乘积,属于小电阻,所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接头错误,应该在接线柱;

(4)[6]该实验需要测量空心金属管的内径,通过欧姆定律测出电阻的大小,结合电阻定律测出横截面积,从而根据外径求出内径的大小.故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为金属管的长度L、金属管的外径D、加在管两端的电压U、通过管的电流强度I. 据欧姆定律得,

R??LIUL ,又R?? ,则S? ,因为 ISUD2d2S??()??()

22解得:

- 11 -

d?D2?4?IL ?U11.如图所示,为某娱乐活动项目的示意图;参加活动的人员从右侧平台上的A点水平跃出,到达B点恰好抓住摆过来的绳索,这时人的速度恰好垂直于OB向左下,然后摆到左侧平台上的D点.不计一切阻力和机械能损失,不计绳的重力,人可以看作质点,绳索不可伸长.设人的质量为m=50kg,绳索长l=25m,A点比D点低h=3.2m.人刚抓住绳索以及摆到D点时绳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如图所示(g=10m/s2).若使人能刚好到达D点,求:

(1)人从A点水平跃出的速度; (2)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3)在最低点C,人对绳索的拉力. 【答案】(1) 8m/s (2) 4.8m (3) 900N 【解析】 【分析】

(1)从A到D点由机械能守恒律可以求出从A点跃出的速度;

(2)由平抛的水平和竖直位移规律,求出水平距离即AB两点间的距离;

(3)由机械能守恒律求出到达最低点的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人受到绳子的拉力. 【详解】(1)由A到D,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1mv02=mgh 2解得 v0=2gh=8m/s

(2)从A到B,人做平抛运动 y=lcos37°-lcos53°-h 而 y=

12

gt 2所以 x=v0t=4.8m (3)由A到C,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11mv02+mgl(1-cos53°-h)=mv2 22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