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45ac4484868762cbaed50c

9.1溶液的形成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重点难点);

2.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及进行实验探究;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课前预习】

【情境导入】趣味实验

某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物质溶于水后温度的变 化。

装置A产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装置B产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上面有水的玻璃片

玻璃片与烧杯固定在一起、烧杯外冰凉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探究】根据课本P30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插入水中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2.向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 、NH4NO3、NaOH 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实验记录:

【小结】请结合实验,阅读P31第一段内容。

溶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①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 热量;②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热量。 ⑴大多数物质溶解于水时,Q吸≈Q放,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 如: 、 。

⑵NaOH固体、浓H2SO4、CaO等溶于水时,Q吸<Q放,溶液温度 。 ⑶固体NH4NO3、NH4Cl、KNO3等溶于水时,Q吸>Q放,溶液温度 。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P33.1.~5.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啤酒 B.矿泉水 C.汽水 D.液氧 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3.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清纯的井水 B.淡化的海水 C.净化的河水 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水 4.分别将NaCl、NH4NO3、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明显降低的是 。 5.在蔗糖水中,溶质的微粒是 ,在碘酒中,溶质的微粒是 ,在食盐水中,溶质的微粒是 。 【中考直通车】

6.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食盐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属于混合物 B.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

C.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质量变小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 8.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

9.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__。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_。(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0.请将下面B选项中与A选项中相关说法的序号,填在A项中对应的括号内。 A项:①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 ( ) ②碘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 ( ) ③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 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

⑤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 )

B项:a.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 b.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而洗掉

d.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 e.同种物质在不同容剂中的溶解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