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中“一池三山”设计模式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园林景观中“一池三山”设计模式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469f0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1

园林景观中“一池三山”设计模式分析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古典园林景观中“一池三山” 设计模式的内涵,分析了其产生的历史起因,并通过对现存经典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其独特的特点以及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一池三山;园林景观;神山仙岛;设计模式 1.“一池三山” 设计模式的内涵

按照古代神话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为神仙居所。《海内十洲记》记载:蓬莱周围环绕着黑色的圆海,“无风而洪波万丈”;方丈山“专是群龙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宫”;瀛洲山“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名之为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1]在中国园林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一种经久不衰的建造形式“一池三山”。一池指太液池,象征东海,三山分别象征蓬莱、方丈与瀛洲。它始于秦汉,历代以来一直是皇家园林建园的范本,在私家园林辉煌的时期也曾出现过。

园林景观中“一池三山” 在形式上表现为在一片水域中安排三座岛屿,模拟东海神山仙境。“仙境”是中国先民集体意识中和谐富裕、平和安乐生活的象征,是中国人理想生活的一个缩影及隐蔽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个美好梦想 [2] 。这种理想落实在园林景观中就是人在园林中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关怀。因此这种摹拟自然的“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就成为了古典园林创作的主要方法,也成为古典园林设计的一种极致追求。

2.“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的起因

在科学尚不发展的时期先民们对世界起源、万物关系乃至对日常生活知识的理解等综合意识,往往是通过宗教和神话表现出来,反映了他们蒙昧、幼稚而天真的的思维方式,加之他们认为万物有灵,自然崇拜无疑最先闯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诸多自然崇拜中,天地山川崇拜是核心,他们因畏惧而产生崇拜,故他们对这些神明威灵敬仰之,礼赞之。在鬼神权威至上的殷商时代,透过“恒舞于宫,酣歌于室,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的巫风,我们看到了神君共乐的兆头。“一池三山”正是满足君王、臣民的一种多方述求与愿望。

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帝国,他自称为始皇帝。“帝”一般特指主宰宇宙万物的最高天神,自然是长生不老,与世共存的。《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 秦王嬴政至“王”而“帝”成为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便想与天帝一样长生不老,成为不死神仙,尽享人间富贵欢乐。于是他一面听信方士谗言,自称“仙真人”,一面派人四处寻找神话中的人间仙境与长身不老仙丹妙药。虽然海上仙山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始皇帝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不前。在他看来,寻得仙境,寻得仙丹,既是他们一国之君的特权,更是他永远延续“帝”梦的途径。这种不止的追求在现实中是遥不可及的,要想成为现实,唯一途径就是在园林中去建造它。

汉武帝对寻找神山仙境的狂热比起前代帝王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汉武帝影响最大的方士是公孙卿,他借神话中皇帝乘龙飞仙的传说,鼓励汉武帝访仙,并借神仙申公之口称,故之圣者皆应以求仙为务:“汉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皇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于是汉武帝劳民伤财,屡封泰山,东巡海上。后来汉武帝还“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但这些访仙活动皆无果而终。在多方寻求未果的情况下把这种愿望化作

在建章宫北太液池中,修建蓬莱、方丈、瀛洲等仙山神岛,聊以自慰。据《史记 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3]从而形成“一池三山”的布局,将自己成为仙人的梦想在地上的园林中予以实现。

尽管秦皇魂归沙丘,汉武帝茂陵草长,神仙梦相继破灭,但是他们运用蓬莱神话所创造的园林景观“一池三山”却开拓了一个新的园林审美领域,并成为后世帝王创造宫苑池山的一种典范,甚至士大夫文人也竞相仿照。

3.“一池三山”案例分析

秦皇汉武开创了“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的滥觞;加之先人们朴素的自然观以及对理想精神居所的追求为 “一池三山”设计模式创造了沃土,大量此类设计在皇家园林景观中应运而生。如西汉长安建章宫太液池、北魏洛阳华林园天渊池、隋朝洛阳东都宫九州池;唐朝长安大明宫太液池,北宋东京艮岳大方沼、元朝大都太液池、明朝南京玄武湖;清朝圆明园福海“蓬岛瑶台”,清漪园昆明湖等。“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在皇家园林以外的园林中也有出现,如西藏拉萨的罗布林卡,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虽无皇家园林宏大的规模,但无论在取意或布局上都反映着“一池三山”的布局模式。

1705年,清乾隆帝为其母亲祝寿所建的清漪园,同样也采用一池三山的模式。规划者根据当时翁山翁湖的现状,一池三山的创作,采用留堤(西堤)、留岛(藻鉴堂、治镜阁)、堆岛(阁岛),而不同与杭州西湖的“疏湖堆岛”;同时,在湖岛艺术处理上不重复同一个水面内留三岛的处理,而是分三个水面组成一个大湖面,形成湖、堤、岛的新的“一池三山”新形象。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颐和园(原清漪园)在塑造三大岛----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的同时,增添三个小岛----知春岛、小西冷、凤凰敦。而且知春岛由两个小岛,两座木桥、一座十六柱亭----知春亭组成。小西冷岛是由曲折线的规则垂直条石驳岸构成,在传统自然山水园中,一反常法,与其周围的石舫、船坞构成颐和园西部景区的独特风格。

在建造圆明园时,为突出“神山仙岛”的主题思想,创造了以圆明园的福海三岛“蓬岛瑶台”的全园构图中心,约25hm2近方形湖面,东西、南北约500m长的湖岸线,尤其在雨雾天气,湖中的三岛如仙都神宫。三个岛分别叫做“北岛玉宇”“蓬岛瑶台” “瀛海仙山” ,中间蓬岛瑶台略大,其余两岛略小,防李思训画意,成仙山楼阁之状。岧岧亭亭,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也。真可谓“天上画图悬日月,水中楼阁浸琉璃”。三岛皆正方形,呈现西北往东南方向斜串联的湖岛布局,实属中国造园手法之妙举。

承德避暑山庄的湖区,由堤岛形仿中国古代吉祥物“”如意“灵芝”之形,通过芝径云堤,使湖中三岛的形象构成一棵“如意灵芝”树,为“一池三山”的传统湖岛模式又添新花。元代的大内御苑的太液池中三岛布列,分别为“万岁山”(原为金代的琼华岛),万岁山模拟仙山琼阁的境界。其余二岛为“圆坻”和“犀山”。到明代的大内御苑中的西苑,将元代的太液池分成了三个水面:北海、中海、南海。在西苑的南部开凿南海,扩大了太液池的原水面。在西苑北部的北海中改元代的万岁山为“琼华岛”。 琼华岛浮现在北海的水面上,每当晨昏烟霞弥漫时,四际朴素迷离,宛如仙山琼阁。元时的圆坻由水中岛屿变化半岛,原圆坻的土筑高台改为砖砌城墙的“团城”称为另一仙山。南海中堆筑大岛“南台”。从而在明代,将元代太爷池的旧址改为西苑,西苑的水面由北海、中海、南海等三海组成,由琼华岛、团城、南台构成新的“一池三山”形象。

西藏的首府拉萨布达拉宫西南三里许,占地36hm2 的罗布林卡,藏语意为

“宝贝园林”,是达赖喇嘛专用的园林。建于18世纪40年代七世达赖喇嘛时期。其中,措吉颇章景区(即湖心区)内有罗布林卡中唯一的一处长100m、宽42m的水池,池呈斜长方形,池内布置正方形的石砌驳岸的三方岛。中岛面积约为440 m2,岛上一座汉式歇山顶的长方形建筑,叫措吉颇章(湖心宫),面积约84 m2;北面方岛约占地168 m2,岛上一座藏式四角攒尖式屋顶的正方形建筑,叫鲁康努(西龙王宫),面积约64 m2;南面一座面积约等于鲁康努大小的绿岛,上植树木。湖心宫等三岛成一正轴线上串联的布局。西藏拉萨市罗布林卡内同样再现了中国传统的“一池三山”风采。[4]

从上述众多案例可以总结出来,“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最终的核心是“挖湖堆山”即合理处理山水之间的关系。这种设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水体在园林景观的地位。山体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座庞大的水系环绕三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为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体系的确立奠定的基础。[5]

“一池三山”园林景观布局是一种良好的设计模式,它使空旷平淡的水面发生了变化,使景观层次显的更加丰富。在岛上观赏四周景色,则碧波环绕于周围,可使人产生远离尘世之意趣、飘飘欲仙之感觉。尽管神山仙岛是一种虚构,但“一池三山”的园林设计模式却受历代造园者的喜爱而经久不衰。

“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对中国园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有益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园林艺术的大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林娣.“蓬莱神话”与中日园林仙境布局[J].烟台大学学报 第15卷第二期2002 (4).

[2] 庄晓英.蓬莱仙话和海岛仙山景观模式[J].南北桥,2009(3). [3] 司马迁.史记 封禅书[M].中华书局 .

[4] 唐学山.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5] 田建林.浅谈一池三山[J].市场论坛,2004(1).1.“一池三山” 设计模式的内涵

按照古代神话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为神仙居所。《海内十洲记》记载:蓬莱周围环绕着黑色的圆海,“无风而洪波万丈”;方丈山“专是群龙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宫”;瀛洲山“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名之为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1]在中国园林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一种经久不衰的建造形式“一池三山”。一池指太液池,象征东海,三山分别象征蓬莱、方丈与瀛洲。它始于秦汉,历代以来一直是皇家园林建园的范本,在私家园林辉煌的时期也曾出现过。

园林景观中“一池三山” 在形式上表现为在一片水域中安排三座岛屿,模拟东海神山仙境。“仙境”是中国先民集体意识中和谐富裕、平和安乐生活的象征,是中国人理想生活的一个缩影及隐蔽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个美好梦想 [2] 。这种理想落实在园林景观中就是人在园林中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关怀。因此这种摹拟自然的“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就成为了古典园林创作的主要方法,也成为古典园林设计的一种极致追求。

2.“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的起因

在科学尚不发展的时期先民们对世界起源、万物关系乃至对日常生活知识的理解等综合意识,往往是通过宗教和神话表现出来,反映了他们蒙昧、幼稚而天

真的的思维方式,加之他们认为万物有灵,自然崇拜无疑最先闯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诸多自然崇拜中,天地山川崇拜是核心,他们因畏惧而产生崇拜,故他们对这些神明威灵敬仰之,礼赞之。在鬼神权威至上的殷商时代,透过“恒舞于宫,酣歌于室,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的巫风,我们看到了神君共乐的兆头。“一池三山”正是满足君王、臣民的一种多方述求与愿望。

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帝国,他自称为始皇帝。“帝”一般特指主宰宇宙万物的最高天神,自然是长生不老,与世共存的。《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 秦王嬴政至“王”而“帝”成为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便想与天帝一样长生不老,成为不死神仙,尽享人间富贵欢乐。于是他一面听信方士谗言,自称“仙真人”,一面派人四处寻找神话中的人间仙境与长身不老仙丹妙药。虽然海上仙山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始皇帝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不前。在他看来,寻得仙境,寻得仙丹,既是他们一国之君的特权,更是他永远延续“帝”梦的途径。这种不止的追求在现实中是遥不可及的,要想成为现实,唯一途径就是在园林中去建造它。

汉武帝对寻找神山仙境的狂热比起前代帝王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汉武帝影响最大的方士是公孙卿,他借神话中皇帝乘龙飞仙的传说,鼓励汉武帝访仙,并借神仙申公之口称,故之圣者皆应以求仙为务:“汉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皇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于是汉武帝劳民伤财,屡封泰山,东巡海上。后来汉武帝还“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但这些访仙活动皆无果而终。在多方寻求未果的情况下把这种愿望化作在建章宫北太液池中,修建蓬莱、方丈、瀛洲等仙山神岛,聊以自慰。据《史记 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3]从而形成“一池三山”的布局,将自己成为仙人的梦想在地上的园林中予以实现。尽管秦皇魂归沙丘,汉武帝茂陵草长,神仙梦相继破灭,但是他们运用蓬莱神话所创造的园林景观“一池三山”却开拓了一个新的园林审美领域,并成为后世帝王创造宫苑池山的一种典范,甚至士大夫文人也竞相仿照。

3.“一池三山”案例分析

秦皇汉武开创了“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的滥觞;加之先人们朴素的自然观以及对理想精神居所的追求为 “一池三山”设计模式创造了沃土,大量此类设计在皇家园林景观中应运而生。如西汉长安建章宫太液池、北魏洛阳华林园天渊池、隋朝洛阳东都宫九州池;唐朝长安大明宫太液池,北宋东京艮岳大方沼、元朝大都太液池、明朝南京玄武湖;清朝圆明园福海“蓬岛瑶台”,清漪园昆明湖等。“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在皇家园林以外的园林中也有出现,如西藏拉萨的罗布林卡,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虽无皇家园林宏大的规模,但无论在取意或布局上都反映着“一池三山”的布局模式。

1705年,清乾隆帝为其母亲祝寿所建的清漪园,同样也采用一池三山的模式。规划者根据当时翁山翁湖的现状,一池三山的创作,采用留堤(西堤)、留岛(藻鉴堂、治镜阁)、堆岛(阁岛),而不同与杭州西湖的“疏湖堆岛”;同时,在湖岛艺术处理上不重复同一个水面内留三岛的处理,而是分三个水面组成一个大湖面,形成湖、堤、岛的新的“一池三山”新形象。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颐和园(原清漪园)在塑造三大岛----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的同时,增添三个小岛----知春岛、小西冷、凤凰敦。而且知春岛由两个小岛,两座木桥、一座十六柱亭----知春亭组成。小西冷岛是由曲折线的规则垂直条石驳岸构成,在传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