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后习题2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生理学课后习题2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782cd1ec3a87c24028c4cf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E. 胸膜腔内压为负值

11.形成胸膜腔内压的因素是( ) A. 肺泡表面张力 B. 大气压+跨肺压 C. 吸气肌收缩 D. 气道阻力 E. 肺回缩压

12.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残气量 B. 功能残气量 C. 补吸气量 D. 功能无效腔气量 E. 肺泡无效腔气量 20.以下计算公式,错误的是( )

A. (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

B. 潮气量×呼吸频率=肺通气量

A. 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释放 B. 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 C. 减少时可引起肺不张

D. 增加时可引起肺弹性阻力增大 E.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13.有关肺顺应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用来度量肺的弹性阻力 B. 与肺弹性阻力成正变关系

C. 可用单位压力下所引起的容积变化来衡量 D. 表示外力作用下肺的可扩张性 E. 肺越容易扩张,其顺应性越大

14.用来比较不同个体肺弹性阻力大小的指标是( )

A. 比顺应性 B. 肺顺应性 C. 用力肺活量 D. 用力呼气量 E. 肺活量 15.肺活量等于( )

A. 潮气量+深吸气量 B. 深吸气量+残气量 C. 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D. 肺总量-功能残气量 E. 肺总量-残气量

16.关于肺活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尽力吸气后从肺内呼出的最大气量 B. 其个体差异值较大

C. 可充分反映肺通气功能的状况

D. 与身材大小、年龄、体位和性别等有关 E. 随呼吸肌强弱不同而有变化

17.关于肺通气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B. 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C. 与活动量无关 D. 与身材大小有关

E. 随性别、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18.肺泡通气量指的是( ) A. 每分钟进出肺的气体量 B.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C. 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 D.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E. 肺泡无效腔的气体量

19.生理无效腔和解剖无效腔之差为( )

C.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 D. 潮气量+补呼气量=用力肺活量 E. 肺泡通气量/肺血流量=通气/血流比值 21.关于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理无效腔等于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之和 B. 健康人平卧时,生理无效腔大于解剖无效腔 C. 肺泡无效腔是由于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造成的 D.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E. 计算真正有效的气体交换,应以肺泡通气量为准22.下列与肺换气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呼吸膜的面积 B. 呼吸膜的厚度 C. 通气/血流比值 D. 气体的分压差 E. 气道口径

23.下列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 A.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的厚度成反比 B.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的面积成正比 C. 气体扩散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D. 通气/血流比值减小,不利于肺换气 E. 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有利于肺换气

24.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常值为0. 48

B. 比值增大,表示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C. 比值减小,表示肺泡无效腔增大

D. 比值增大和减小都可导致O2和CO2潴留 E. 比值可衡量肺通气功能

25.关于肺换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潮气量减半和呼吸频率加倍时,肺通气量不变 B. 潮气量加倍和呼吸频率减半时,肺通气量不变 C. 潮气量减半和呼吸频率加倍时,肺泡通气量减小

D. 潮气量加倍和呼吸频率减半时,肺泡通气量增大

E. 浅而快的呼吸有利于肺换气

26.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 ) A. 以CO2气体形式 B. 碳酸氢盐 C. 与水结合成碳酸 D.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21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E. 物理溶解

27.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O2和CO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B. 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C. CO2主要以碳酸氢盐的形式来运输 D. CO2和Hb的结合无需酶的催化

E. O2和Hb的结合反应快,可逆,需要酶的催化 28.关于Hb和O2结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1分子Hb可以结合4分子O2 B. Hb的4个亚单位间有协同效应

C. 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称为Hb氧含量

D. HbO2呈鲜红色,去氧Hb呈紫蓝色 E. Hb与O2的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形 29.氧离曲线是 ( ) A. Po2与血氧容量间的关系曲线 B. Po2与血液pH间的关系曲线 C.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的关系曲线 D. Po2与血氧含量间的关系曲线 E. 以上都不对

30.有关氧离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呈S型

B. 反映不同氧分压下O2与Hb的分离和结合 C. 上段平坦,表明氧分压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 D. 中段最陡,是O2和HbO2的解离的部分 E. 下段代表O2的贮备 31.何尔登效应是指 ( ) A. O2与Hb结合将促使CO2释放 B. O2与Hb结合将抑制CO2释放 C. O2与Hb结合将促使CO2结合 D. CO2与Hb结合将促使O2释放 E. CO2与Hb结合将抑制O2释放 32.波尔效应是指 ( ) A. Po2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 B. Pco2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 C. pH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 D. 2,3-DPG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 E. 以上都不对

33.关于呼吸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呼吸是在各级呼吸中枢的相互配合下进行的

B. 脊髓是联系上位脑和呼吸肌的中继站 C. 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

D. 脑桥上部存在长吸中枢 E. 大脑皮层可对呼吸进行随意调节 34.O2对呼吸的调节途径是( ) A. 直接兴奋延髓吸气神经元 B. 直接兴奋呼吸调整中枢

C. 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实现的反射性效应 D.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 E. 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35.关于缺氧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B. 直接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C. 主要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D. 轻度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 E. 严重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

36.关于O2对呼吸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低O2通过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 B. 低O2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 C. 严重低O2可导致呼吸障碍

D. 严重肺气肿、肺心病患者不宜吸入纯氧 E. 外周化学感受器对低O2的适应很慢 37.CO2对呼吸的调节途径主要是( ) A. 间接刺激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 B. 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C. 刺激脊髓运动神经元

D. 刺激呼吸调整中枢 E. 牵张反射

38.关于CO2对呼吸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CO2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 B. 一定水平的CO2分压对维持呼吸是必要的 C. CO2超过一定限度可有抑制和麻醉效应 D. CO2麻醉时呼吸加深加快

E. 通过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

39.关于H+对呼吸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动脉血H+浓度增加,呼吸加深加快 B. 主要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 C. 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加强呼吸 D. 脑脊液中的H+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有效的刺激

E. H+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很慢

40.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有效刺激是( )

A. 肺牵张感受器的传人冲动 B. 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传人冲动

C. 一定浓度的CO2

22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D. 一定的pH E. 一定程度的缺氧

称为肺活量,是潮气量. 补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15.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16.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称为肺总量,它等于

肺活量与残气量之和。

17.是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它等于潮气量乘以呼吸频率。

18.肺泡无效腔和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为生理无效腔。

19.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20.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与每分钟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VA/Q)。正常值为0.84。

21.100ml血液中,Hb 所能结合的最大O2含量。 22.100m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O2量称为Hb的氧含量

23.Hb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为Hb的氧饱和度。

24.表示Po2与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25.是Hb氧饱和度达50%时的Po2,正常为3.53kPa(26.5mmHg)。

26.酸度对血红蛋白氧亲合力的影响。 27.O2与Hb结合可促使CO2释放,而去氧Hb则容易与CO2结合,这一现象称为何尔登效应。

四、问答题

1. 何谓呼吸?呼吸全过程由哪几个环节组成

2. 什么是肺表面活性物质?其生理作用是什么? 3. 什么是通气/血流比值?其增大或减小会造成哪些后果?

4. 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有哪些?

5. 胸膜腔内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点?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6. 增大无效腔后呼吸运动有何改变?为什么? 7. 试述氧解离曲线的特点及意义。

8. 血中CO2增多、低O2和pH值降低对呼吸有何影响?作用途径及机制如何?

第五章 呼吸(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2.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3.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

4.胸膜腔内的压力。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始终是负压。

5.单位跨肺压作用下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与肺弹性阻力成反变关系,正常成人为0.2L/cmH2O。 6.是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二者都是由肺泡的Ⅱ型细胞合成并释放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而使肺泡的回缩力减小。

7.是指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400~600ml,一般以500ml计算。

8.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为补吸气量。

9.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为补呼气量。

10.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 11.是指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体量。 12.从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体量为深吸气量。

13.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 14.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23

二. 填空题

1. 肺通气,肺换气 2. 组织毛细血管血液,组织细胞 3. 迷走神经,Ach,M 4. 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β2

5. 肺泡II型上皮细胞,二棕榈酰卵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6.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 7.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胸式呼吸

8. 碳酸氢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物理溶解 9. 小

10. S,氧分压 11. 抑制呼吸,刺激呼吸加深加快 12. 肺扩张反射,肺萎陷反射 13. 神经调节 14.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16. 延髓

延髓腹外侧,H+

三. 选择题

1.E 2.C 3.A 4.A 5.B 6.A 7.A 8.D 9.B 10.C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11.E 12.D 13.B 14.A 15.E 16.C 17.C 18.B 9.E 20.D

21.B 22.E 23.E 24.D 25.E 26.B 27.E 28.C 29.C 30.D

31.C 32.C 33.D 34.C 35.D 36.A 37.A 38.D 39.B 40.C

影响肺换气因素有:

(1)气体扩散速率:肺换气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为气体扩散速率,它受下列因素的影响:①气体的分压差;②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③扩散面积和距离;④温度。 (2)呼吸膜的厚度 (3)呼吸膜的面积 (4)通气/血流比值

5. 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通常比大气压低,为负压。胸膜腔内压的形成与作用于胸膜腔的两种力有关:一是肺内压,使肺泡扩张;一是肺的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使肺泡缩小。胸膜腔内的压力是这两种方向相反力的代数和,即: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因而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压,若以大气压为0,则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压。胸膜腔内压是由肺的回缩力造成的。吸气时,肺被扩张,使肺的回缩力增大,也即肺的回缩压增高,因此胸膜腔内压就变得更负;呼气时,肺缩小,肺的回缩力也就减小,即肺回缩压降低,因此胸膜腔的负压值也就减小。在平静呼气之末,胸膜腔内压仍然为负值,这是因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胸廓的生长速度比肺快,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的自然容积,所以从出生后第一次呼吸开始,肺便被充气而始终处于扩张状态,胸膜腔内负压即告形成并逐渐加大。因此,即使在呼气而胸廓缩小时,肺仍然处于扩张状态,只是扩张程度比吸气时减小。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肺总是表现出回缩倾向,平静吸气或呼气过程中,胸膜腔内压均为负值。 生理意义:胸膜腔内压不但作用于肺,有利于肺的扩张,也作用于胸腔内的其它器官,特别是作用于壁薄而可扩张性较大的腔静脉和胸导管等,可影响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6. 增大无效腔后,血Po2降低,Pco2升高,可使呼吸增强。Pco2升高主要是通过血脑屏障后,在脑脊液中生成H2CO3,解离出H+,从而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中枢兴奋;Pco2升高也可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从而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增强;Po2降低主要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从而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增强。

7. 氧解离曲线表示Po2与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既表示在不同Po2下O2与Hb的解离情况,同样也反映在不同Po2时O2与Hb的结合情况。

四. 问答题

1. 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全过程包括:①外呼吸:指在肺部实现的外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泡气体交换。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③内呼吸:指细胞通过组织液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DPPC)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前者约占60%以上,后者约占10%。DPPC由肺泡的Ⅱ型细胞合成并释放,分子的一端是非极性疏水的脂肪酸,另一端是极性的,易溶于水。因此,DPPC分子垂直排列于肺泡的液-气界面,极性端插入液体层,非极性端朝向肺泡腔,形成单分子层分布在肺泡液-气界面上,其密度随肺泡的张缩而改变。SP也主要是由肺泡的Ⅱ型细胞合成并释放的,在维持DPPC的功能和DPPC的分泌. 清除以及再利用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而使肺泡的回缩力减小。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这种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①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②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③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3. 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 perfusion ratio)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与每分钟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VA/Q)。正常值为0.84。 如果VA/Q比值增大,就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相对不足,部分肺泡气体未能与血液气体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反之,VA/Q比值下降,则意味着通气不足,血流相对过多,部分血液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中的气体不能得到充分更新,犹如发生了功能性动-静脉短路。由此可见,VA/Q比值无论增大或减小,都会妨碍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O2和CO2潴留,其中主要是缺O2。

4. 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