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后习题2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生理学课后习题2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782cd1ec3a87c24028c4cf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E 28. C 29. E 30. B

31. C 32. E 33. E 34. D 35. D 36. D 37. E 38. D 39. A 40. C 41. A 42. C 43. B 44. A 45. B

加快。食物扩张刺激及蛋白质分解产物等可刺激胃窦部粘膜释放促胃液素,使胃运动加强。②进入十二指肠的盐酸、脂肪及高渗溶液可通过肠胃反射和刺激小肠粘膜的分泌缩胆囊素、促胰液素、促胃液素、抑胃肽等,可抑制胃排空。随食物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对胃的抑制作用减弱和消失,胃排空继续进行,如些反复,直至胃内食物全部排空。 7. 小肠的运动形式:紧张性收缩:是小肠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使肠腔保持一定的基础压力,对混合食糜有一定的作用;分节运动:是小肠环行肌的节律性舒缩运动。分节运动是小肠运动的主要运动形式,通过分节运动,可使食糜更充分地与消化液混合,增大食糜与小肠粘膜接触面积,有利于消化和吸收。蠕动:可发生在小肠的任何部位,使小肠内容物向大肠方向推进,其速度较慢。

8. 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消化力。它的作用由其主要成分所决定。①碳酸氢盐: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粘膜,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提供最适pH环境。②胰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③胰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④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肠激酶和胰蛋白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激活糜蛋白酶原,两种蛋白酶分别作用于蛋白质,分解成月示 和胨及少量的氨基酸,共同作用于蛋白质,将蛋白质分解成为多肽和氨基酸。

9. 头区运动 容受性舒张: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道等处的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使胃容量增大,而压力无明显升高。其意义是容纳和贮存食物。尾区运动 ①移行性复合收缩:在空腹情况下,尾区及上段小肠可发生间断性的强烈收缩。收缩始于胃体的中部,并向尾区推进,其意义是将进食后遗留的食物残渣和粘液推送到十二指肠,为下次进食作好准备。②蠕动:食物入胃后,从胃中部开始,有节律的向幽门方向推进的运动形式。每分钟约发生3次,每次蠕动约需1min到达幽门。在蠕动波及其产生的压力作用下,推送胃窦内少量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10. 胃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1)盐酸: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使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水解。③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④盐酸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⑤盐酸与铁和钙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铁和钙的吸收。(2)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本身也可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成月示和和

四、简答题

1. 消化道平滑肌具有以下生理特性:(1)和骨骼肌相比,消化道平滑肌兴奋性较低,收缩速度较慢。(2)具有较大的伸展性。(3)有自发性节律运动,但频率慢且不稳定。(4)具有紧张性,即平滑肌经常保持在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5)对电刺激、切割、烧灼不敏感,对机械牵张、温度变化和化学刺激敏感。

2.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可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 ,称为慢波,又称为基本电节律。慢波的起源可能是肌源性的,产生于胃肠道的纵行肌与环行肌之间的Cajal间质细胞,这些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特性,并与纵、环两层平滑肌形成缝隙连接,可将慢波快速传播到平滑肌。它的产生原理可能与细胞膜上生电性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

3. ①促胰液素:食糜中的HCI可刺激小肠粘膜S细胞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引起大量水份及碳酸氢盐的分泌。②缩胆囊素: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产物及脂肪分解产物,可刺激小肠粘膜I细胞分泌,作用胰腺腺泡细胞,促进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水份及碳酸氢盐的分泌较少。 4. 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除水分还有胆盐、胆固醇、胆色素、磷脂及无机盐。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磷脂可作为乳化剂,使脂肪乳化成微滴,以增加脂肪酶作用面积,促进脂肪消化。胆汁中的胆盐与脂肪酸、甘油—酯等掺入到其中,形成混合微胶粒,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同时,促进脂溶性微生素A、D、E、K的吸收。

5.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1) 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2) 小肠面积大,达200~250m2,粘膜具有环形皱褶,并有大量绒毛,上面又有微绒毛;(3)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3~8h);(4) 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丰富,有利于吸收。

6. 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胃排空。胃排空的动力是胃运动造成胃内压与十二指肠压差。①胃内食物对胃产生机械扩张刺激,通过迷走—迷走神经反射或壁内神经丛反射,使胃运动加强,胃排空

29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胨。(3)粘液和HCO3-:颈粘液细胞分泌可溶性粘液,润滑食物保护胃粘膜。表面粘液细胞分泌的粘液和HCO3- 覆盖于粘膜表面的粘液形成凝胶层,构成―粘液一HCO3-屏障‖,阻止胃粘膜细胞与胃蛋白酶及高浓度的酸接触。(4)内因子;它可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物,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11. ①盐酸:盐酸由胃腺分泌,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抑制胃腺的活动。当胃窦PH降至≤2. 0时,盐酸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或通过抑制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和刺激D细胞释放生长抑素,抑制胃液素分泌。十二指肠内酸度降至pH≤2. 5时可抑制盐酸分泌,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局部神经从反射以及盐酸刺激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及刺激十二指肠球部释放球抑胃素实现的。②脂肪及分解产物:进入十二指肠后,可抑制胃酸分泌。此作用可能通过脂肪刺激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和球抑胃素起抑制作用。③高渗溶液:进入十二指肠后引起胃液分泌的抑制,其作用途径主要是通过刺激十二指肠内渗透压感受器,经肠-胃反射抑制胃液分泌。

( )。

6. 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 )和( )。

7. 用冰袋、冰帽等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增加患者的( )散热,酒精擦浴是增加( )散热。

8.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 ),而皮肤温度的高低则取决于( )。 9. 皮肤蒸发散热有( )和( )两种形式,当体温超过30℃时,人体主要以( )方式散热 。

10. 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 )。 11. 若血液温度升高到体温调定点水平以上,则机体的皮肤血管( ),汗腺分泌( )。 12. 在致热源的作用下,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中的热敏神经元的阈值( ),调定点( )导致发热。

三、选择题

1. 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 A. 葡萄糖 B. 脂肪 C. 磷酸肌酸 D. ATPE. 蛋白质

2. 人体约70%的能量来自 ( ) A. 葡萄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ATPE. 磷酸肌酸

3. 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 A. ATPB. 磷酸肌酸 C. 氨基酸 D. 葡萄糖 E. ADP

4. 正常体重者在短期饥饿情况下,主要依靠哪种物质供能( )

A. 葡萄糖 B. 脂肪 C. 肌酸 D. ADP E. 蛋白质

5. 脑组织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脂肪 B. 血糖 C. 氨基酸 D. 葡萄糖有氧氧化 E. 肌酸 6. 机体重要的贮能形式是 ( ) A. 葡萄糖 B. 维生素 C. ATP D. 氨基酸 E. ADP

7. 机体消耗的能量,除了肌肉收缩所做的机械功外,最终都将转化成 ( ) A. 机械能 B. 电能 C. 化学能 D. 体温 E. 热能

8. 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能量称为 ( )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名词解释

1. 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 2. 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3. 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4.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 dynamic effect) 5.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

6.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 BMR) 7. 体温(body temperature) 8. 调定点(set point)

二、填空题

1. 机体内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有( )和( ),其中( )合成和分解是体内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环节,它主要在细胞的( )合成。

2. 长期病理性饥饿情况下,能量主要来自机体本身的( ),故( )接近于0.80。 3.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的状态下,不受( )、( )、( )和( )等因素的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4. 体温是指机体的( )温度,临床上常用( )的温度来代表体温。 5. 正常机体中影响产热的最显著因素是

30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A. 食物的热价 B. 食物的氧热价 C. 呼吸商 D. 非蛋白呼吸商 E. 能量代谢 9. 葡萄糖的呼吸商约为 ( ) A. 0. 70 B. 0.71 C. 0.82 D. 0.85 E. 1.00

10. 下列情况中,呼吸商变大的是( ) A. 体内脂肪转化为糖时 B. 肺过度通气时 C. 代谢性碱中毒 D. 肌肉剧烈活动时 E. 糖尿病患者

11. 我国一般混合性膳食的呼吸商约为( ) A. 0.70 B. 0.71 C. 0.82 D. 0.85 E. 1.00

12. 采用简略法测定和计算BMR时,一般将呼吸商设定为 ( )

A. 1.00 B. 0.50C. 0.70 D. 0.80E. 0.82

13.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最大的食物是 ( )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氨基酸 E. 水

14. 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 A. 环境温度 B. 肌肉活动

C. 精神活动 D.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E. 食物的热价

15. 剧烈运动时,肌肉耗O2量可达到安静时的( ) A. 1~2倍 B. 5~10倍 C. 10~20倍 D. 20~30倍 E. 30~40倍

16. 常用来计量基础代谢率平均值的单位是 ( ) A. KJ/LB. KJ/(㎡·h) C. KJ D. %E. L/g

17. 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是 () A. ±(5~10)%B. ±(10~15)% C. ±(15~20)%D. ±(20~25)% E. ±(25~30)%

18. 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条件,错误的是( ) A. 清醒 B. 静卧

C. 餐后6小时 D. 室温20~25℃ E. 肌肉放松

19. 基础代谢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基础条件下测定 B. 反映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C. 反映人体最低水平的能量代谢 D. 正常值为±(10~15)%

E. 临床上有助于对某些内分泌疾病的诊断 20. 体温是指 ( )

A. 舌下温度 B. 腋下温度

C. 机体皮肤的平均温度 D. 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E. 直肠温度

21. 体温的正常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麻醉药可使体温上升 B. 昼夜温度变化大约相差1.5℃左右 C. 女子排卵后体温常常下降 D. 儿童体温常低于成年人体温

E. 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 22. 排卵后体温升高,可能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A. 恐惧焦虑 B.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 C. 肌肉活动增强 D. 精神活动紧张 E. 孕激素作用

23. 体温昼夜变化的原因可能为( ) A. 环境温度变化 B. 骨骼肌的活动 C. 能量代谢的变化 D. 体内存在生物钟 E. 年龄差异

24. 机体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 A. 肝 B. 心肌 C. 骨骼肌 D. 皮肤 E. 肺

25. 安静时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 ) A. 肝 B. 皮肤 C. 骨骼肌 D. 肺 E. 胃肠道

26. 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 ( ) A. 皮肤 B. 呼吸道

C. 泌尿道 D. 消化道 E. 腺体

27. 皮肤物理散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导热性能与散热速度成反变 B. 皮肤与外界的温差大,散热快 C. 皮肤血管收缩时,散热速度快 D. 环境湿度越大越容易散热 E. 环境风速小,散热快

28. 临床上对高热病人使用乙醇擦浴,此散热方式属于 ( )

A. 辐射散热 B. 传导散热 C. 对流散热 D. 蒸发散热 E. 发汗

29. 辐射散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以热射线形式散热的方式 B. 散热面积越大散热量越多 C. 皮肤与环境温差越大散热量越少 D. 人体安静时的主要散热方式 E. 属于皮肤散热的一种方式

30. 传导散热的叙述,错误的是 ( )

31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A. 将热量传给与皮肤接触的较冷物体 B. 棉毛织物导热性能差

C. 散热量与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有关 D. 脂肪的导热效能好 E. 水的导热性能较好

31. 临床上对高热病人采用冰袋、冰帽降温,其散热方式是 ( )

A. 不感蒸发散热 B. 传导散热 C. 对流散热 D. 蒸发散热 E. 辐射散热 32. 能够使散热量减少的因素是( ) A. 发汗 B. 扩张皮肤血管 C. 风速低 D. 湿度小 E. 皮肤接触较冷物体

33. 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为( )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氨基丁酸 D. 乙酰胆碱 E. 胆碱

34. 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主要依靠下列哪项产热( )

A. 收缩皮肤血管 B.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C. 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D. 战栗 E. 去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35. 下列哪一项对体温调节的作用不大 ( ) A. 温热性发汗 B. 不感蒸发 C. 发汗

D. 精神性发汗 E反射性引起的小汗腺分泌汗液 36. 调节体温的重要中枢位于 ( )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中脑 E. 下丘脑

37. 某人感染病菌后,畏寒、战栗、体温升高到39℃,其原因可能是 ( )

A. 产热器官活动增强 B. 散热器官活动减弱 C. 调定点上移 D. 体温中枢调节功能发生障碍 E. 温度感受器的功能失灵

38. 与能量代谢率的衡量标准有关的是( ) A. 体表面积 B. 体重 C. 身高 D. 性别 E. 年龄

39. 呼吸商是指同一时间内 ( ) A. 耗氧量/混合食物 B. 混合食物/耗氧量 C. 耗氧量/二氧化碳产生量 D. 二氧化碳产生量/耗氧量 E. 二氧化碳产生量/非蛋白食物

40. 下列哪种状态下,人体的BMR最低( ) A. 熟睡时 B. 肌肉松弛时 C. 环境温度下降时 D. 完全静息时 E. 恐惧焦虑 41. 体温是指 ( )

A. 体表的平均温度 B. 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C. 体表和深部的平均温度 D. 胸腔内的平均温度 E. 腹腔内得平均温度

42. 关于正常人的体温,正确的是( ) A. 腋窝温>直肠温>口腔温 B. 腋窝温>口腔温>直肠温 C. 直肠温>腋窝温>口腔温 D. 口腔温>直肠温>腋窝温 E. 直肠温>口腔温>腋窝温

43. 当环境温度升高到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散热的形式是 ( ) A. 辐射 B. 传导 C. 对流 D. 辐射和对流 E. 蒸发

44. 当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方式是 ( )

A. 辐射和蒸发 B. 传送和对流 C. 不感蒸发 D. 蒸发和对流 E. 辐射、传导和对流 45. 关于汗液分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高渗液体 B. 固体成分主要是NaCl C. 交感神经兴奋时分泌增加 D. 大量出汗可出现高渗性脱水

E. 汗液中排出的Na+量受醛固酮的调节 46. 关于蒸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蒸发分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 B. 婴幼儿不感蒸发的速率比成人大 C. 环境湿度越高,蒸发散热效率越高 D. 精神性出汗不具有散热的意义

E是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唯一的散热方式 47. 下列能使呼吸商增大的因素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脂肪转化为糖 B. 糖酵解增多 C. 肺过度通气 D. 酸中毒 E. 碱中毒

48. 关于行为性体温调节,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的( )

A. 有意识的进行 B. 以自主性调节为基础 C. 是对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补充 D. 创设人工气候环境不属于此种调节 E. 跑步御寒是此种调节的典型例子

49. 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取得的数据是( )

A. 一定时间内的二氧化碳产生量 B. 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 C. 非蛋白呼吸商 D. 食物的氧热价 E. 食物的热价

50. 下列哪项与间接测热法无关( ) A. 尿氮 B. 食物的热价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