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思想史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思想史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842b77c8d376eeafaa313e

超人,丧失人情味。

2)巴西利亚:(1956 )——科斯塔

指导思想:柯布西耶的密集城市模式;平面模拟飞机形象,象征巴西是一个迅猛发展、高速起飞的发展中国家。

规划布局:“机头”是三权广场,政府所在地,广场上建筑群宏伟突出;机身是城市交通主轴;两翼为弓形横轴,“八”字形展开,是商业区、住宅区和使馆区等,顺应地形弯曲,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尾部是工业和印刷出版区;城市主轴和两翼成十字交叉,象征巴西是天主教国家。现代化交通,规划为货运交通设置了专用线,为步行交通设置了地下通道和步行街,主干道交叉点设置大型立体交叉。杰出的中心设计,建筑群体简洁、含义丰富。环境美好。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最集中的体现。

缺点:过分追求形式,对经济、文化、社会和传统考虑欠缺。尺度失衡,城市缺少人情味。中心区过分高高在上。

霍华德与柯布西耶规划思想的不同:

1) 基本模式不同:分散发展与集中发展。霍华德是希望通过分散的手段来解决城市的空间与效率问题;柯布西耶是希望通过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借助于新技术手段来解决城市问题。

2) 规划理念与方法体系不同:霍华德田园城市源自于对社会改革的理想,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关注;柯布西耶对工程技术手段更为关心,希望以物质空间改造来实现改善整个社会的目标。

3) 现代城市发展基本走向不同:霍华德希望通过建设一组规模适度的城市来解决大城市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遏制(特)大城市的出现;柯布西耶希望通过大城市内部空间的聚集方式与功能改造,使(特)大城市能够使用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8、赖特的广亩城市:

著作:——《消失中的城市》、《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运动》 理论内容:

他倡导的美国化的规划思想,强调城市中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呼吁城市回到过去的时代。赖特认为所谓的现代城市并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也不能代表和象征现代人类的愿望,是一种反民主的机制,因此这类城市应该取消。“广亩城”是一个把集中地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上的方案。他认为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生活都集中城市中的必要,而最为需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这就是他规划设想的“广亩城”。在这种反城市的城市中,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的土地来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和蔬菜。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接。沿着这些公路,建设公共设施、加油站等,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位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 田园城市与广亩城市的区别:

1) 社会组织方式不同:田园城市是一种公司城的思想,试图建立起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广亩城市是“个人”的城市,强调居住单元的相对独立。

2) 城市特性不同:田园城市是一种既想保留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想结合乡村自然优雅的环境,是一种折中的方案;广亩城市完全抛弃了传统城市的所以结构特征,强调真正的融入自然乡土环境之中,实际上是一种“没有城市的城市”

3) 对后世影响不同:田园城市模式导致了后来西方的新城运动;广亩城市成为后来欧美中产阶级郊区化运动的根源。 影响:

“广亩城”成为后来欧美中产阶级郊区化运动的根源,但是以小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来支撑的美国式低密度蔓延、极度分散的城市发展模式,对大多数西方国家而言是无法模仿的,20世纪90年代后更是被“新城市主义”

思想所竭力反对。

9、伊里尔?沙里宁有机疏散

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理论内容:

有机疏散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膨胀所产生的各种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1)有机疏散的思想,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或技术性的指导方案,而是对城市的发展带有哲理性的思考。 (2)城市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变化的机体。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城市规划是动态的,根治城市要从改变城市的形态和结构做起。

(3)用对生物和人体的认识来研究城市,由许多“细胞”组成,细胞间有一定的空隙,有机体通过不断地细胞繁殖而逐步生长,它的每一个细胞都向邻近的空间扩展,这种空间是预先留出来供细胞繁殖之用。他认为城市就是一个有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的内部秩序一致的,因此不能任其自然地凝聚成一大块,而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

(4)沙里宁认为以往的城市是把有秩序的疏散变成无秩序的集中,可以把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分散。有机疏散就是把传统大城市那种拥挤成一整块的形态在合适的区域范围分解成为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它们 彼此之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带隔离开来。 具体内容:

(1)将重工业、甚至轻工业疏散出去,腾出的大片用地应改建为绿地;

(2)城市中心设行政、事业及管理机构,中心的供应部门和许多家庭将疏散到新区去,降低市中心地区

的人口密度;

(3)城市中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内容可集中分区布置,而不经常的“偶然活动”可分散布置。 改建目标:

1)针对工业社会中城市衰败地区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2)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 3)保护一切老得和新的使用价值。 基本原则:

1)把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 2)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 代表城市:——1918年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 影响:

有机疏散思想对以后特别是二战后欧美各国改善大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问题,尤其是通过卫星城市建设来进行疏解、重组特大城市的功能与空间——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0、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芝加哥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