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基本问题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俄国十月革命基本问题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9d30c3aeaad1f346933f7e

俄国十月革命基本问题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 夏克传 邮码:528100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的根本原因及胜利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当时在俄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既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包括因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连战败而激化了的各种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不仅下层群众要求改变现状,就连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这使得发生一场政治变革的条件日益成熟。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沙皇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尽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但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没有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原因在于“二月革命”后,掌握实际权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原有的国内政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俄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2、胜利原因

(1)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③利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的革命时机,俄国反动军队集中前线后方薄弱。

(2)主观原因:①事业的正义性,得到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十月革命走的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是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这是由当时俄国特有的国情决定的:

1、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比较成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革命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俄国国内的各种矛盾,而革命的主观条件则是指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有指导革命的正确方针,俄国的无产阶级力量比较集中以及它拥有革命的同盟军──贫苦农民;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力量,致使革命不可能和平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只能采取武装夺权的方式;

3、彼得格勒的革命武装力量强于反革命的武装力量;

4、在组织和发动起义方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抓住了起义的有利时机。

因此,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比较顺利地取得胜利,布尔什维克迅速掌握国家政权。而且这一行动很快辐射到莫斯科等其他中心城市,布尔什维克党人和革命力量很快掌握了各地政权。

四、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的特殊情况下,俄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尝试。它具有深刻的国内意义和伟大的世界意义。

第一,十月革命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把俄国带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不仅表现在革命后苏维埃掌握国家政权,而且表现在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第二,十月革命实践上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有两条基本保证:一是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二是要善于把本国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结合。十月革命所开辟的暴力革命的道路,并非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惟一正确的道路,历史证明没有和平过渡成功的先例,也没有单纯靠暴力斗争取胜的先例。成功的革命都是各种手段相结合的。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而也都是继承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第三,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有三点历史事实不容抹煞:意识十月革命的斗争精神给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二是在西方工人运动和其它被压迫民族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三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在当时主要影响的是周遍各国,对其他地方的影响更多的是折射。

总之,一方面,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它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五、俄国十月革命之联系比较 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关系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布尔什维克都在两次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但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也参加了革命,并起了积极作用,结果是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后者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结果是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两者的关系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2、俄国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十月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发生了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而十月革命的实践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证明了在生产力还很落后的一国可以赢得革命的成功。这对当今世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打破理论束缚,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3、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关系 革命性质 革命方式 革命背景 革命领导者 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自发斗争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 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巴黎公社革命 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 十月革命 革命措施 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设法恢复工厂的生产,把工人组成合作社,努力改善劳动条件 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结果 革命影响

只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 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 开辟了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4、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关系

俄国是工人阶级武装首先夺取中心城市,革命势力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中国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1、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临时政府前线失利,后方空虚,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

2、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方割据严重,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目标发动的起义遭到挫折,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走什么样的道路则需要根据各国的国情决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