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合集(8套有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合集(8套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c15b94336c1eb91b375d8d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NO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 ②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 ③使用天然火 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距今约3万年的我国远古人类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4、下列原始农耕居民生活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①半坡原始居民 ②大汶口原始居民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5、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6、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加工玉器 D、烧制彩陶 7、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8、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9、老百姓曾咒骂一个国王: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他是 A、桀 B、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10、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1、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 D、铁器开始使用

12、不属于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器的是

A、虎耳铜鼎 B、铜奔马 C、四羊方尊 D、司母戊鼎 13、我国在商周时期已经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有 ①选种 ②施肥 ③嫁接 ④治虫害

29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

A、周王室衰微 B、诸侯争霸 C、奴隶制确立 D、封建制形成 1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6、与“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三个春秋战国时期成语无关的人物是

A、晋文公 B、赵括 C、齐桓公 D、孙膑 17、以下世界文化遗产中,反映我国战国时期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是

A、布达拉宫 B、都江堰 C、莫高窟 D、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8、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农具的使用 B、耧车的使用 C、筒车的使用 D、牛耕

19、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高产者可免除徭役 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废除旧贵族特权 D、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20、早在先秦时期,对下列天文、历法有记载的是

①关于哈雷慧星的记载 ②关于日食的记载 ③关于月食的记载 ④关于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的记载 ⑤关于测定一年24节气的记载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21、下列文字中,最早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的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铭文 2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3、屈原的代表作是 A、《离骚》 B、《诗经》 C、《道德经》 D、《吕氏春秋》 24、下列属于孟子言论的是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D、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25、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26、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30

A、孟子 B、孙武 C、孔子 D、韩非

二、非选择题

27、连线题(每线1分,共12分)

将下列学派与其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思想连接起来

儒家 孔子 威武不能屈

墨子

法家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老子

道家 孙武 “兼爱”“非攻”

韩非

兵家 因材施教

庄子

墨家 孟子 无为而治

28、问答题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4分)

29、问答题(2+2=4分)

夏、商、西周衰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举一例说明。

30、列举题(3+7=10分)

春秋争霸的霸主有:(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战国七雄是:

31、材料解析题(5+3+4+4+2=18分) 阅读下列材料:

31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是我国 时期的大 家、大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说的,他提出的“仁”的学说包含 。

②说说他的教育成就。

③上面材料一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他的什么教育思想?

④上述材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⑤除上面他说过的三句话外,你还能列举一例吗?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