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 第3章中间消耗与投入产出核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国民经济统计学 第3章中间消耗与投入产出核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c74325e2bd960590c67736

用。

(一) 劳动力数量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不同部门生产的产品结构不同,产出水平不同,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一致。在此部分分析中,我们做出如下假设:在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数量与劳动报酬成正比,而劳动报酬又与总产出成正比。

在此假设下,我们可以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在一定产量下各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量。

若假定工业部门的最终产品供给量将增加150亿元,分析各部门应配置的劳动力数量。 劳动报酬系数avj=vj/ Xj,它表示第j部门生产单位总产出支付的劳动报酬。则有vj = avj Xj

通过劳动报酬系数便能求出在一定产量条件下的劳动报酬Vj,并进而通过劳动报酬求得各部门所需要的劳动力人数。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根据公式计算各部门劳动报酬系数avj 。 av1= vj1/ X2 =320/600=0.533 av2= vj2/ X2=1200/3800=0.316 av3= vj3/ X3=180/600=0.3

其次,计算各部门劳动报酬数量。

现在已知工业部门的最终产品供给量增加150亿元,我们可以通过模型(I+B)Y=X求得各部门总产品X,再通过vj = avj Xj 求得各部门劳动报酬。计算公式为:

?(I+B)ΔY ΔV= Avj?为劳动报酬系数对角矩阵。代入数据计算如下: 式中,Avj00??0.533??(I+B)ΔY=?00.3160V= Avj???000.3????7.77???=?81.10? ?1.80????1.13290.09720.1009??0?????0.31971.71090.6226150???? ?0.07300.03991.1948??0?????计算结果表明,农业、工业及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在t+1年将分别增加7.77亿元、81.10

亿元和1.8亿元。

最后,计算各部门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

25

现假设农业、工业及其他部门的每年的工资水平分别为5000元/人、10000元/人和10000元/人,则各部门在t+1年应增加的劳动力人数为:

ΔL=7.77(亿元)/0.5(万元)=15.54(万人) ΔL=81.80(亿元)/1(万元)=81.80(万人) ΔL=1.80(亿元)/1(万元)=1.80(万人)

计算结果表明,虽然只是工业部门增加了最终产品的供给量,但是各个部门都要增加劳动配置。工业本部门增加的劳动配置最多,其次是农业部门,接着是其他部门,这种结果与部门之间的消耗结构和经济联系有关,工业产品有一部分是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工业部门的产品增产,大量增加了农产品的直接和间接消耗量。农业为了满足工业部门的增产必须增加劳动力的投入,以增加农业产品的供给,而其他部门劳动力的投入增加也是因为社会生产体系中各部门的紧密联系而导致的,所以工业部门的最终产品的增加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的增加,并促进了就业。

但是并不是每个部门增加总产出,对其他各部门都能起到促进作用,社会经济大生产中的各元素也要协调发展,单个部门畸形发展会对其他部门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作用。具体我们可以来看下面这一部分的分析,将会有更直接的反映。

(二) 分析由于一个部门总产出的变化对各个部门的影响

假定农业增加总产出ΔX,由于农业部门的生产也需要消耗各部门的各种产品,农业产量增加必然会影响了对其他各部门产品的中间需求,我们可以看模型:

?1?a11?a12??a211?a22ΔY=(I-A)ΔX=??......???a?an2?n1?a1n??(1-a11)?X1????...?a2n??-a21?X1?= (3-31) ???.........???-a?X??...1?ann???n11?...计算结果表明,除了农业的最终产品将增加(1-a11)?X1,其他部门的最终产品都将减少。这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个部门的供给或需求的变动,都会对其他各个部门产生广泛

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每个部门的生产都不能只考虑为了自己部门产出的增加,而增加对中间产品的消耗,这样必然会导致其他部门最终产品供给的减少,各个部门的生产不协调发展,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与供给缺口,而导致整个社会产量的减少。这就启示我们,必须全面考虑,正确制定个部门的发展速度,因为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三) 分析由于一个部门最终产品的变动,对各个部门产生的影响

我们仍假设农业部门的最终产品增加ΔY1,我们根据下面公式分析对各部门的影响。

b12?1?b11?b211?b22ΔX=(I+B)ΔY=??......??bbn2?n1

b1n??...b2n?......??...1+bnn??...??Y1??(1?b11)?Y1?????0b?Y211??=?? (3-32)

?...???...???0????????bn1?Y1?26

计算结果表明,一个部门增加最终产品的攻击,全社会各个部门对总产品的需求都将增加,因为为了农业部门要增加产量ΔY1的需要,其他部门就要增加中间产品的供给,如果实际上供给增加不能满足农业产量增加的消耗,就会同样出现供不应求,出现供给缺口的情况。

三、 研究社会生产中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与结构关系

(一) 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

我们通过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农业、工业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具体方法可以通过从总产出、增加值等方面来计算农业、工业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分析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的比例结构是不是合理。方法比较简单,读者可以进行计算,不再详述。

(二) 部门之间的影响程度分析

部门之间的影响用影响力系数(或后联系系数)来度量,记为Fj,它反映某个部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其计算公式为:

?bFj=

i=1nnnij1bij??ni=1j=1 (3-33)

式中,bij为完全需要系数,即I+B=[bij]n×n ,n为部门数,分子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各列元素之和,分母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各列元素之和的平均数。因此,影响力系数反映了第j

部门最终需求增加一个单位是对各部门产生的需求影响程度。

Fj处于不同的值,反应的经济情况不同,具体为:

当Fj >1时,表明第j部门生产队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超过各部门影响力的平均水平,Fj 越大,对各部门产出的拉动作用越大。

通过本节开始所给的数例,可以计算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如下: F1=1.5256/1.7640=0.865 F2=1.848/1.7640=1.048 F3=1.9183/1.7640=1.087

计算结果表明,农业对各部门的影响力比较小,而工业和其他部门的影响力比较大。

(三) 部门之间的感应程度分析

一个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感应程度用感应度系数(或向前联系系数)来度量,记为Ei。其计算公式为:

27

n?bEi=

j=1nnij1bij??ni=1j=1 (3-34)

式中,分子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各行元素之和,分母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各列元素之和

的平均数。

感应系数表示,如果各个部门都增加一单位的最终产品,第i部门首次感应而产生的需求影线高程度。

Ei处于不同的值,反应的经济情况不同,具体为:

当Ei>1时,表明各部门的生产使第i部门受到的感应影响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感应程度,Ei越大,第i部门受到的需求压力越大。

仍以本节开始所给的数例,可以计算各部门的感应系数如下: E1=1.331/1.7640=0.755 E2=2.6532/1.7640=1.504 E3=1.3077/1.7640=0.741

计算结果表明,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感应度比较大,农业和其他部门的感应度较小。 上面对计算结果的分析,都基于本节开始所假设的例子中的数据,在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四、 研究价格变动及其影响

价格变动会影响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合理的价格体系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价格杠杆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价格体系进行研究,对国家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和价格标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通过价格模型进行价格分析。

(一) 价格模型

通过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可以测算出各类产品的价格,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统一计算出各类产品的价格,即为价格体系。

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各类产品的价格,需要具备的条件为:

1. 编制出扩展的事务性投入产出表。此表的猪栏是各类事务性的产品,除了与实物表一样横表外,还要像价值表一样,第三象限要有各类产品所需劳动报酬的数量; 2. 有反映单位产品提供利润和税金的资料。单位产品可提供的税金,可以根据工资税率、成本税率或资金税率来计算;

3. 提供了各类产品部门生产过程中所需提取折旧的数量。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