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宇论文初稿(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张凯宇论文初稿(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cb21e127d3240c8547ef46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3层不等的悬山屋面,再加下面的四坡屋面,构成类似歇山顶的外形,这样的建筑特点具有明显的缅式色彩,由于云南地理位置邻近缅甸,所以在建筑风格上吸收了缅甸文化的影响。屋顶为坡度十分陡峭的重檐歇山式缅瓦屋面,并通过举折处理使屋面呈优美的凹曲状,使下部坡缓,从另一个角度讲,利于排水,出水溜远,云南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建筑顶部的设计需考虑降水的影响。临沧型落地式建筑类型,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汉文化的影响。至于干栏式建筑形态,同样也是气候环境对建筑形态影响的体现,干栏式建筑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木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这样的建筑形态,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所以一部分的上座部佛教寺院建筑采取了这样的建筑方式。

第五章 地理环境对中国佛教服饰的影响

印度佛教服饰最初制定下来的是“三衣”,后世为有所区别,称“三衣”为袈裟,以布切细长条横缝合成,由其所切的条数而分类,包括:一安陀会衣,为五条之袈裟,名下衣,平常穿之;二郁多罗僧衣,为七条之袈裟,名中衣,在寺内之众中礼诵斋讲着之;三僧伽梨衣,为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袈裟,名上衣,为外出时及其他严仪之时着之。而后佛陀在“三衣”的基础上由增加了僧祗支(穿在三衣里面,里覆左肩与两腋之衣)及劂修罗(即下裙,覆于腰部之衣),和“三衣”合称为“五衣”。不管是“三衣”还是“五衣”,都无法解决僧众的日常所用,后经过完善之后,僧衣总可以分为三类:一为制衣,即三衣;二为非衣,即除去制衣之外的种种小衣;三为听衣,由于地理环境及其气候与风俗的关系,随缘增加的衣服,但多为一些起到护身、护衣、护坐具和卧具等作用的物品。有关僧衣的着色,以坏色、染色、秽色、不正色为基本原则,多以青、泥(皂、黑)、茜(木兰色)为主。

佛教传入汉地后,“由于历史、地域、民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印两地的僧伽服饰存在较大的区别。”[9]从地理环境而言,印度僧伽中的僧祗支和劂修罗是在适应印度热带气候环境条件下产生的衣服,与中国的气候环境和民族习惯并

1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不相符,故并没有被汉地僧众采纳。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而中国汉地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温较印度寒冷,“三衣”或“五衣”都无法帮助僧众抵御寒冷,所以,“汉地僧伽们根据佛制律典中的‘许蓄百一长物’的规定,在身上增添一些日常保温的衣物,”[10]称之为常服,包括海清、长衫、罗汉褂、短衫裤、僧鞋、僧袜、僧帽等。在僧衣着色方面,与印度佛教也有很大的不同,究其原因多与政治因素有关,在此不作讨论。对于汉地僧众来说,常服的实用功能已远远超过法衣,法衣通常在重要的佛教活动和仪式上披在常服外面来表示庄重。

不仅仅只有汉地佛教的服饰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变化,对于藏传佛教来说,其僧服也是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特征形成的服饰。“僧人内着无袖斜襟坎肩、外披红色裂装、头戴圆顶僧帽或红色尖顶帽,从袈裟的衣摺皱来看,可以看出衣料厚重、较软,御寒性就应该较好,根据当时所能生产的服装原料来推测很可能是动物毛织物。”[11]这是对后弘期佛教寺院存留的塑像和壁画中的僧人衣着的描述,大体看来,与当下的藏传佛教僧众的着衣方式相差无几。佛教传入西藏后,为适应藏区更为寒冷的气候环境,在僧衣的种类上也有所增加,在材质上就地取材,以毛料为主,着色方面,结合当地的藏文化,以黄色、红色、绛红色为主。

第六章 地理环境对中国佛教饮食的影响

在印度佛教中,“按僧律规定,应吃‘半者蒲膳尼,半者珂但尼’。”[7]所谓的半者,是指十的一半,即五。半者蒲膳尼,是指五种主食:一饭、二麦豆饭、三麨、四肉、五饼;半者珂但尼,是指五种副食:一根、二茎、三叶、四华、五果。对于吃食顺序也有规定,先吃五种副食,然后还可以吃五种主食,但如果先吃五种主食,再去吃五种副食,就属于犯戒了。至于乳类、乳制品和糖等,属于调味品,并没有禁忌。每天的饮食次数为两次,清晨外出前,喝一次粥,中午吃一次正餐,遵循过午不食。

在佛教教义中强调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以及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因此规定不杀生为根本五戒之一,在饮食上也追求吃素,但在佛陀住世时代的印度佛教教徒并不吃素,一来是因为印度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没有素食的习惯,二来是僧团比丘托钵乞食,人家给什么比丘吃什么,没有选择的余地,

12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包括鱼肉在内,而且不能自己索取,只能被动的接受,同样也不允许为了口腹之欲而自己杀生了。这样的饮食习惯在中国云南上座部佛教流传的地区保留了下来,云南上座部佛教僧众同样对肉并不忌口,也是在固定的时间托钵乞食,没有选择的接受食物。在藏传佛教区域内的僧侣对肉也不忌口,这便是地理环境条件所限。在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大量农作物难以生长,依靠主食、副食并不能解决饮食问题,故接受食肉的习惯,但对于食肉也有要求,只吃“三净肉”,“三净肉”是指一眼不见杀,即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景象;二耳不闻杀,即没有亲耳听到动物被杀死的声音;三不为己所杀,即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 对于汉传佛教的教徒来说,是坚决不吃肉的,这样的做法不仅符合佛教的基本教义,同样与中国儒家的“仁义”不谋而合,故汉传佛教在千年的流传中,坚守此信条。汉传佛教与印度佛教在饮食上的差别还体现在每天的饮食次数上,并不严格坚守“过午不食”,由于汉传佛教中特别是禅宗,主张农禅并重,通过一些劳作来养活自己,大多数僧人日常都得或多或少的做一些体力劳动,晚上不吃饭是顶不住的,所以大多数汉传佛教的寺院都没有“过午不食”的规定,慢慢形成了早晚吃粥,中午为正餐的传统。

第七章 总结

论文先在绪论中讲述了选题背景、相关概念释义、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及分析和研究方法,后又简单介绍了中国佛教的派别,重点通过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寺庙、服饰、饮食方面的介绍来体现地理环境的影响。偏向于自然地理华景方面的影响对于一种文化来说,其实并不明显,文化的传播与融合更多的体现在政治、经济与本土文化等的影响上,宗教文化也不例外,从这些层次上来分析的话会比较直接与容易,故对于文化的研究更多的体现在这些方面。但是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与影响都建立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之上,地理环境对于这些因素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可以说,地理环境是任何文化之间交融的根本与场所,因此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张晓华.佛教文化传播论[M].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

13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王衍用、曹诗国.试论宗教的地理背景[J].人文地理,1996,第11卷增刊:66 [3]张晓华.佛教文化传播论[M].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0

[4]王开队.试论地理环境对藏传佛教的影响[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59 [5]张驭寰.图解中国佛教建筑[M].第一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5

[6]李映辉.试论自然、区位条件与佛教地理分布——以唐代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4,第3期:81

[7]魏松峤,李江海.五台山自然环境对佛教发展的影响[J].五台山研究,2006,第3期:29 [8]高倩如.汉、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比较[D].兰州:兰州大学,2013年:16 [9]葛英颖.汉地佛教服饰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年:25 [10]葛英颖.汉地佛教服饰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年:50 [11]达娃.藏传佛教僧服浅述[J].西藏艺术研究,2012年,第2期:48

[12]Michael J.Walsh.Efficacious Surroundings:Temple Space and Buddhist Well-being[J].J Religious Health,2007,46:471-479

致谢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