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程序实用例集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宏程序实用例集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b082e6c561252d380eb6eed

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即COSβ=OC/OD,那么: OC=OD*COSβ=#2/2* COS[#10] ②#11,OB边长。

在△AOB中,OB=OC+BC(刀具半径r为#4),设OB边长为变量#11,赋值表达式为:#11=#2/2*COS[#10]+#4; ③#12,极半径OA边长。 那么在△AOB中,已知OB和∠β,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的定义,即COSβ=OB/OA,那么:OA=OB/COSβ,设OA变量#12,赋值表达式为: #12=#11/COS[#10]; (3)转移循环设计

①以极角变化次数循环加工边数 #17=1; 极角变化次数,初始值为1

WHILE[#17LE#1]DO2; 当极角变化次数小于正多边形边数,循环2继续 G01 Y[-#17*[#10*2]]; 极坐标,旋转编程顺时加工正多形的一个边长,Y为极角,每加

工一边极角依次递减2β

#17=#17+1; 极角变化次数递增到边数即结束循环 END2;

②深度分层加工循环次数

WHILE[#5LE#3]DO1; 加工深度循环判断 ……

#5=#5+#15; 每层加工坐标递增层间距值 END1;

现以边数为5边形,外接圆的直径为80,五边形轮廓台阶高为6mm,用刀具半径为8mm的平底立铣刀,每层加工间距为2mm,编程加工旋转18°后的正五边形宏程序。

O0004;

G15G69G17; #1=5; 正多边形的边数 #2=80.; 正多边形外接圆的直径 #3=6.; 轮廓加工的高度尺寸值 #4=8.; 刀具半径(平底立铣刀) #5=0; Z向加工起始点坐标,设为自变量,赋初始值Z0 #15=2.; 分层加工的层间距 #23=18; OA与水平X轴的正向夹角(正三角形为90,正四边形为45,正六边形为0)

G54G90X0Y0Z30.M03S800; 移动工件原点 G68X0Y0R#23; 以多边形中心为中心进行坐标系旋转#23的角度 G16; 极坐标编程 #10=180/#1; 计算角度β,180除以边数 #11=#2/2*COS[#10]+#4; 计算OB边长,(计算OA的条件) #12=#11/COS[#10]; 计算加工起点的极半径,OA边长 X#12Y0; 快速移到加工起点A WHILE[#5LE#3]DO1; 加工深度循环判断 G00Z[-#5+1]; 下刀到加工平面上方1mm处 G01Z-#5F200; 刀具进给移到加工平面坐标位置(初始起点Z0,自上而下)

#17=1; WHILE[#17LE#1]DO2; G01 Y[-#17*[#10*2]]; 2β)

#17=#17+1; END2;

#5=#5+#15; END1; G00Z30.; G15; G69; M30;

极角变化次数,初始值为1

当极角变化次数小于正多边形边数,循环2继续

极坐标,X极径不变,Y为极角(每加工一边极角依次递减极角变化次数递增到边数即结束循环 每层加工坐标递增层间距值 到达Z向加工深度,跳出循环1 提刀

取消极坐标方式 取消坐标系旋转

正多边形外轮廓铣斜面、倒角、锥台宏程序

设计正多边形外轮斜面、倒角和锥台的加工宏程序,以立铣刀实现边数为n边的外轮廓自下而上环绕分层加工出周边斜面,如图5-26所示。

A'00 图5-26 正多边形斜面加工

同时能通过控制多边形中心与其中一顶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加工出不同摆放位置的正多边形,为编程方便,我们将编程起始点,即多边形的一个顶点A放在X水平轴上,要加工出所要求的摆放位置,需用G68指令进行坐标系旋转,旋转角度为OA与OA’的夹角)。 现以五边形为例,如图5-27所示,工件坐标系设在多边形中心的上平面,以刀具中心点编程,编程起始点为X轴上的A点,用G68指令进行坐标系旋转。以顺铣方式(顺时针方向)由下而上分层加工。

A'βAB'B

图5-27 多边形斜面宏程序

1)初始变量的设置,与多边形外轮廓宏程序中一样,各参数号相对应,仅增加斜面与垂直面的夹角α,设变量为#7。 #1=__; 正多边形的边数 #2=__.; 正多边形外接圆的直径 #3=__; 周边斜面的高度尺寸值 #4=__; 刀具半径(平底立铣刀) #5=__; Z向加工起始点坐标,设为自变量,赋初始值Z0 #7=__; 斜面与垂直面的夹角 #15=__.; 分层加工的层间距

#23=__; OA与水平X轴的正向夹角(正三角形为90,正四边形为45,正六边形为0) 2)宏程序中变量及表达式

在正多边形周边斜面宏程序中,完成一圈(首办加工最外圈)的#10、#11、#12变量的含义与计算表达式与正多边形轮廓加工宏程序中一样。

要实现正多边形周边斜面的加工,关键点是每层的正多边形外接圆随着高度的上升而缩小,即每层的极半径OA在变化,极角不变。如图5-28所示,计算每层多边形的极半径OA’的表达式如下:

oB'#18#5#3α#7ACB 图5-28

①#18,OB’边长。首先确定OB’边长,OB’边长等于OB(#11)减去图中的BC边长,在△ABC中,已知∠α(#7)和AC(#5)边长,根据正切函数TAN等于对边比邻边定义,即BC=AC*TANα,那么OB’边长赋值表达式为: #18==#11-#5*TAN[#7];

②#19,每层多边形的极半径OA’的赋值表达式为:

#19=#18/COS[#10]; (3)转移循环设计

①每层以极角变化次数循环加工边数 #17=1; 极角变化次数,初始值为1 WHILE[#17LE#1]DO2; 当极角变化次数小于正多边形边数,循环2继续 G01X#19 Y[0-#17*[#10*2]]; 极坐标,每加工一边极角依次递减2β #17=#17+1; 极角变化次数递增到边数即结束循环 END2;

②深度分层加工循环次数 WHILE[#5LE#3]DO1; 加工高度循环判断 ……

#5=#5+#15; 每层加工坐标递增层间距值 END1;

O5016; 宏程序名 #1=5; 正多边形的边数赋值 #2=80.; 正多边形外接圆的直径赋值 #3=6.; 周边斜面的高度尺寸值赋值 #4=8.; 刀具半径(平底立铣刀)赋值 #5=0; Z向加工起始点坐标,设为自变量,赋初始值Z0 #7=15; 斜面与垂直面的夹角赋值 #15=2.; 分层加工的层间距赋值 #23=18; 正多边形旋转角度赋值 S1000M03;

G54G90G00X0Y0Z30.;

G68X0Y0R#23; 坐标系旋转 G17G90G16; 极坐标编程 #10=180/#1; 计算角度β,180除以边数 #11=#2/2*COS[#10]+#4; 计算最外圈正多边形OB边长 #12=#11/COS[#10]; 计算最外圈加工起点的极半径OA边长 N11 G00 X#12Y0; 快速移到最外圈加工起始点A N12 Z2. ; 接近加工平面

N13 G01 Z-#3; 进给下刀到斜面底部(自下而上)

WHILE[#5LE#3]DO1; 当分层加工还未到斜面顶部时,循环1继续

#18=#11-#5*TAN[#7]; 计算每层加工的OB’边长(计算OA的条件,随#5变化) #19=#18/COS[#10]; 计算每层加工的极半径OA’边长

N21 G01Z[-#3+#5]F1000.; 进给上升到上一层的起始点Z坐标(随#5变化) N22 X#19 Y0; 进给移到当前层的XY平面起始点

#17=1; 极角变化次数,初始值为1 WHILE[#17LE#1]DO2; 当极角变化次数小于正多边形边数,循环2继续

N23 G01 X#19 Y[0-#17*[#10*2]];X极径,Y为极角(每加工一边极角依次递减2β)

#17=#17+1; 极角变化次数递增到边数即结束循环 END2;

#5=#5+#15; 层加工Z向加工起始点坐标依次增加层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