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计算机操作系统文件管理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计算机操作系统文件管理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b27ed78a1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5

B. √ C. D.

解析:先来先服务确实是最简单的调度算法,但效率很低。 27.下列关于存储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

? A.虚拟盘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因此它通常只用于存放临时文件

?B.优化文件物理块的分布可显著地减少寻道时间,因此能有效地提高磁盘I/O的速度 ?C.对于随机访问的文件,可通过提前读提高对数据的访问速度 ?D.延迟写可减少启动磁盘的次数,因此能有效地提高磁盘I/O的速度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A选项正确,“虚拟盘”是指用计算机的随机存储器(RAM)部分来模拟一个硬盘驱动器,执行一般的文件存储操作。真正的硬盘和虚拟盘两者间最重要区别就是虚拟盘仅存在于内存中,当关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时,虚拟盘上的信息将被丢失,所以在关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前,一定要及时把在虚拟盘上的重要的数据存放到真正的硬盘中。 B选项正确。 C选项错误,既然是随机访问的文件,那么其局部性就很差了,提前读必然是无效的。 D选项正确。延迟写是指把要写的计算机数据先都放到内存里,等积累至一定数量后再一次性地写到硬盘,以降低对硬盘的读写损耗。 28.下列关于磁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Ⅰ.每个磁盘只有两个盘面,但为了方便读取,一般只使用其中一个盘面进行存取 Ⅱ.磁道是磁盘的最小物理存储单位

Ⅲ.磁盘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格式化,即把一个磁盘分成扇区以便磁盘控制器能读和写 Ⅳ.同一个磁道的柱状空间称为柱面,每个柱面上分为若干个扇区 ?

? A.Ⅰ和Ⅲ ?B.只有Ⅲ ?C.Ⅱ和Ⅳ ?D.只有Ⅳ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本题属于记忆性的题目,一个磁盘包括一个或多个盘片,每个盘片又有两个面,每个面可以划分为多个磁道(磁道可以理解为盘面上的一个个同心圆环),不同盘片及盘面上的同一个磁道的柱状空间又称为柱面,每个磁道上分为若干个扇区(扇区是逻辑上的分法)。扇区是磁盘的最小物理存储单位。故Ⅰ、Ⅱ、Ⅳ都是错的。 为了在磁盘上存储数据,必须对磁盘进行格式化,格式化就是把一个磁盘分成扇区以便磁盘控制器能读和写。故Ⅲ是对的。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9.逻辑文件的组织形式由______决定。 ?

? A.存储介质特性 ?B.操作系统的管理方式 ?C.主存容量

?D.用户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文件结构包括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逻辑结构是用户组织数据的结构形式,数据组织形式来自于需求,而物理结构是操作系统组织物理存储块的结构形式。因此说,逻辑文件的组织形式取决于用户,物理结构的选择取决于文件系统设计者针对硬件结构(如磁带介质很难实现链接结构和索引结构)所采取的策略(即A选项和B选项)。 30.在文件的逻辑系统中,不属于有结构文件的是______。 ?

? A.索引文件 ?B.分区文件 ?C.链接文件 ?D.索引顺序文件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记录式文件有结构文件,选项中索引文件、链接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均为记录式文件,只有分区文件不是记录式文件。

31.下列选项中,文件中的数据必须顺序访问的是______。 Ⅰ.打印文件内容 Ⅱ.访问数据库 Ⅲ.访问线性表 ?

? A.Ⅲ ?B.Ⅰ ?C.Ⅱ ?D.Ⅰ和Ⅲ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Ⅰ打印文件内容:其实就是要访问文件字符流,必须是顺序访问的。 Ⅱ数据库:如打印第i条记录内容。该记录通过散列或索引技术找到。 Ⅲ线性表:如知道线性表长度,可以根据线性表下标,随机访问线性表元素。 所以选择B选项。

32.下列关于文件检索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_。 Ⅰ.由用户提供路径和文件名,在目录文件中找到该文件目录 Ⅱ.由文件目录(文件控制块)中所描述的信息,得到该文件的逻辑地址 Ⅲ.根据文件存放的逻辑地址及其相应的存取方式访问该文件 ?

? A.Ⅰ

?B.Ⅰ和Ⅱ ?C.Ⅱ和Ⅲ ?D.Ⅲ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一般文件的检索过程如下: 1)由用户提供的路径和文件名,在目录文件中找到该文件目录。 2)由文件目录(文件控制块)中所描述的信息,查找到该文件存储的物理位置(如首块号)。 3)根据文件存放的物理结构及其相应的存取方式,访问该文件。 所以Ⅱ、Ⅲ的叙述都是错误的,应该是物理地址。 33.下列关于文件重命名的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_。

Ⅰ.使用文件重命名功能时,用户必须提供两个参数:旧文件名和新文件名 Ⅱ.从实现过程来看,文件重命名能完成的工作是修改目录表中的文件名

Ⅲ.通过复制功能实现文件重命名(即复制目标文件),并给复制文件起一个新名字,然后删除旧文件,该方法除了费时些,效果跟原来重命名功能完全一样 ?

? A.Ⅰ ?B.Ⅰ和Ⅱ ?C.Ⅱ和Ⅲ ? 全对D.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使用文件重命名功能时,用户必须提供两个参数:旧文件名和新文件名。实现该功能时,系统使用旧文件名查到文件目录,若找到旧文件名所在的目录,则将该目录表中文件名改为新文件名。从实现过程来看,文件重命名能完成的工作是修改目录表中的文件名,也就是说除文件名外,文件的其他特性都未改变。故Ⅰ、Ⅱ正确。 后一种实现方法,先进行文件复制并给文件起一个新名字,这是系统完成了一次物理文件复制工作,然后删除旧文件。虽然这样也能达到文件重命名的目的,但其实现过程比前一种要复杂、费时,并且新文件与旧文件的物理存放地址也不一样。故Ⅲ是错误的。

34.下面关于索引文件的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Ⅰ.索引文件中,索引表的每个表项中含有相应记录的关键字和存放该记录的物理地址

Ⅱ.文件进行检索时,首先从FCB中读出文件的第一个盘块号;而对索引文件进行检索时,应先从FCB中读出文件索引块的开始地址

Ⅲ.对于一个具有三级索引的文件,存取一个记录通常要访问三次磁盘

Ⅳ.在文件较大时,无论是进行顺序存取还是进行随机存储,通常都是以索引文件方式最快 ?

? A.Ⅰ、Ⅲ ?B.Ⅲ、Ⅳ ?C.Ⅰ、Ⅲ、Ⅳ ?D.Ⅰ、Ⅱ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Ⅰ:索引表的表项中存放有该记录的逻辑地址,不是物理地址,故Ⅰ错误。 Ⅱ:基本概念,正确。 Ⅲ:在采用三级索引文件系统中,访问数据块分别需要访问第1、第2、第3级索引块(或索引表)及数据块,所以要访问4次磁盘。 Ⅳ:进行随机存储时,索引文件速度快,但进行顺序存取时以顺序文件方式快,故Ⅳ错误。 所以只有Ⅱ正确。 知识点回顾: 对于任何一个文件,都存在以下两种形式的结构。 1)文件逻辑结构:这是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观察到的文件组织形式,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它独立于文件的物理特性。 2)文件物理结构又称为文件的存储结构,是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这不仅与存储介质的存储性能有关,而且还与所采用的外存分配方式有关。 文件逻辑结构又分为以下两大类: ①有结构文件,又称为记录式文件。 ②无结构文件,又称为流式文件。 在有结构文件中,有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3种文件。 以上都是为了说明索引文件属于文件逻辑结构的内容,其指向的只能是文件的逻辑地址。

35.通常对文件系统来说,文件名及属性可以集中在______中以便查询。 ?

? A.目录 ?B.索引 ?C.字典 ?D.作业控制块

)1.00(分数: A. √ B. C. D.

解析:文件与文件控制块一一对应,人们把文件控制块的有序集合称为文件目录,即一个文件控制块就是一个文件目录项。文件控制块中包含的信息有文件名、文件的结构、文件的物理位置、存取控制信息和管理信息。 36.______结构的文件最适合于随机存取的应用场合。 ?

? A.流式 ?B.索引 ?C.链接 ?D.顺序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连续分配(顺序文件)具有随机存取功能,但不便于文件长度的动态增长。链接分配便于文件长度的动态增长,但不具有随机存取功能。索引分配既具有随机存取功能,也便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 适合随机存取的程度总结为:连续分配>索引分配>链接分配。

37.设置当前目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 ?

? A.节约主存空间 ?B.加快文件查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