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2002-2012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试卷及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等教育心理学》2002-2012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试卷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b2b9fdebd64783e08122b85

2012年《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该小题后面的括号内)

1.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家长的赞许和表扬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或内驱力,称为( C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胜任内驱力

2.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教师需要经常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使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种知识呈现方式称为( B )。

A.抽象 B.变式 C.概括 D.比较

3.有一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称为( B )。

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学派学习理论 4.根据个人的经验,将孤立的项目连接成更大的单元,从而扩大记忆的容量,这种记忆信息编码策略称为(组块化)。

A.组块 B.组块化 C.替换 D.比较

5.将无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种意义,并利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提高记忆效果,这种记忆信息编码策略称为( A )。

A.记忆术 B.联想 C.想象 D.系统化

6.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地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称为( A )。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复习 D.固定点

7.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事物的某种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解决的现象,称为( D )。

A.定势作用 B.刻板印象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 8.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B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称为( B )。

A. 社会促进作用 B.社会懈怠作用 C.模仿 D. 从众

10.人格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人格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和核心意义的部分是( C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品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9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维果茨基)。

4.根据教师掌握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程度、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创造性及其有效性,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水平分为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和(策略式)教学三种水平。 5.“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桑代克)。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基本规律是“先快后慢”,从而揭示了(及时复习)的必要性。 7.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称为(元认知)。 8.技能可分为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两大类。

9.心理辅导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矫正性心理辅导,另一类是针对心理潜能开发而进行的(发展性)心理辅导。

10.当学生掌握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a+lgb,这种现象称为(负迁移)。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无意识现象。( √ )

2.教师的人格威信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而且还可以弥补教师自身能力的某些不足。( √ )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他所指的学科基本结构,其实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 )

4.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 √ ) 5.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视觉控制的减弱和动觉控制的增强。( √ ) 6.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只会产生消极作用。( × )

7.研究表明,过度学习的量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 )

8.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里的“经验”,既包括知识经验和技能,也包括态度和行为习惯。( √ )

9.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只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不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 )

10.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其中,流体智力随着机体的衰老而减退,晶体智力随着年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而增长。( √ ) 四、简答题 1.简述感知规律。

①强度律②差异律③活动律④组合律⑤对比律 1. 简述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

①动机的最佳水平因学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②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大而上升。③在比较复杂的课题中,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大反而下降。④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好。 2. 简述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

①科学选择教学内容。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④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3. 简述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30

①形成态度定势②确立道德观念③培养道德情感④形成道德信念⑤锻炼道德意志⑥养成道德行为 4. 简述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

①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认识自我。②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来认识和评价自我。③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④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结果来认识自我。⑤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 5.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

①问题表征②情绪状态③动机强度④定势作用⑤功能固着⑥原型启发 6. 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两高-实际)

①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学习方式上的特点(两自-结合)

①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②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③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阐述教师人格威信的维护与提高。 教师维护和提高人格威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自己的威信 ③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④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②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③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④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⑤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 ⑥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学习。

一、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说明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

(1)强度律。根据感知对刺激强度依存性的规律,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们清楚地感知到。教学中要求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当,音量太低,大学生会听不到或听不清;音量太高会引起他们疲劳,降低教学效果。教师板书的字迹、直观教具和图表不要太小;线条不能太轻、太细,应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

(2)差异律。根据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对比规律,在教学中,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

31

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以及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使知觉对象能被清晰地感知。凡是要求学生重点感知的对象都必须突出强调。如重要的地方,教师的声音应大些;大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笔画或字形较复杂的词,用彩色粉笔标出来;教师的讲解应抓住事物的异同点进行比较。演示直观教具时应注意背景与方位的选择;深色教具应选浅色为背景,浅色对象应选深色为背景,增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3)活动律。根据相对静止背景上的运动对象易被知觉的规律,教师在教学时应多采用活动教具,设法使教具变静为动。可以多采用活动黑板、活动卡片、活动画报、活动模型及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等现代化的视听工具,提高大学生的感知效果。

(4)组合律。根据知觉的组合律,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而被我们清晰地感知。在教学中,要使作为大学生感知对象的事物组合得当,使他们易于产生清晰的知觉。教师的板书应力求从空间距离上进行合理的布局,位置顺序排列适当,大小主次适当,重点突出,使学生一目了然。教师讲课或朗读课文,顿挫应适当。言语太快,没有适当的停顿和间歇,不易听清楚;言语太慢,停顿间歇太大,会割裂讲述内容的完整性。在制作和使用模像与直观教具、绘制挂图时,要线条明晰,行距适中,颜色分明,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并注意拉开距离或者加上不同的色彩。

(5)对比律。凡是在性质或强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它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学生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感知的效果。

2、请根据性格特征的结构,分析你自己的性格特点。 答:

(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指人在对待社会、集体、他人、自己以及对待学习、工作方面等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例如,有的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有的人则看破红尘,得过且过,以消极的态度处世。有的人热爱集体,严于律己,宽厚待人;有的人则对集体、对他人漠不关心,为人刻薄势利。有的人工作勤奋、踏实,富有创造精神;有的人则办事马虎,敷衍了事,墨守成规。有的人谦虚谨慎,自尊自爱;有的人则狂妄自大,自由放任。因此,性格的态度特征不仅是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2)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是指在感知、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在感知方面,有的人属于主动感知型,不易受环境的干扰,主动根据目的、任务进行观察;有的人则属于被动感知型,易受暗示,易受环境干扰。在思维方面,有的人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有的人则盲目冲动;有的人灵活细致,有的人则粗枝大叶。在想象方面,有的人想象主动、积极、现实,有的人想象被动、想入非非、脱离实际。

(3)性格的情绪特征。人的情绪活动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例如,有的人情绪强烈且不易控制,有的人情绪强度微弱;有的人情绪比较稳定持久,有的人则喜怒无常;有的人精神饱满,无忧无虑,积极心境占主导地位,有的人则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消极心境占主导地位。

(4)性格的意志特征。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例如,有的人行为的目的性强,对行动的意义有清晰的理解,有的人则行动盲目;有的人对行为的控制调节水平高,有的人的行为易受情境、情绪等因素的干扰;有的人办事果断,有的人处事优柔寡断;有的人做事持之以恒,有的人则见异思迁、虎头蛇尾。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