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畜牧业发展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海南畜牧业发展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b600d9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b

4.3.2发展目标

到2020年,年末存栏肉牛100万头,实现年出栏肉牛35万头,其中水牛出栏15万头,黄牛出栏15万头,海南和牛出栏5万头,实现年产牛肉3.5万吨,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30%,良种覆盖率达到40%以上,出栏肉牛平均胴体重100公斤,全省肉牛养殖、加工、销售产业体系基本完善,基本满足游客及全省居民消费需求。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

4.3.3发展模式

以“粮经饲统筹,转方式调结构”为指导,以构建海南肉牛生产全产业链为目标,以“稳定水牛、发展黄牛、大力开发海南和牛”为方向,全面发展海南省优质肉牛产业。重点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普及冷配体系,提高繁育率,采取舍饲+放牧运动的养殖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体,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公司+农户”、 农村联户等组织经营方式,推广优质肉用型肉牛品种,建立饲草种植基地,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推广母牛高效繁殖、日粮补喂、犊牛育肥技术,以及秸秆青贮、黄贮、微贮技术、精饲料补饲增产等配套技术,建立牛粪养殖蚯蚓、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系统,推广种养平衡生态养殖模式,加强牛屠宰加工及配送销售,实现肉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4.3.4产业布局

综合考虑各市县牛饲草料资源禀赋、生产基础、屠宰加工和区位优势等条件,重点发展西部、东部市县,适当兼顾中部市县。

32

——西部肉牛养殖区。主要包括儋州、东方、澄迈、乐东、临高、昌江共6个市县。主要特点:该区域是海南省西部肉牛主产区,2015年肉牛出栏11.2万头,占全省年出栏的42.0%。区域内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肉牛养殖以散养为主,圈舍等基础设施较差,良种化程度不高,专业化、规模化集中育肥发展滞后,饲草料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标准化、规模化肉牛屠宰及加工企业较少,养殖污染严重。规划重点是严格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加快地方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提高,以黑毛和牛改良海南黄牛、以摩拉水牛改良本地水牛;推广“户繁企育”为主的养殖模式,推行半舍饲养殖,建成一批养殖规模适度、生产水平高、综合竞争力强的养殖基地;发展人工种草,积极推广秸秆青贮、黄贮、微贮等处理技术、规模化标准化育肥技术,以及精饲料补饲增产等配套技术,提高育肥牛单产水平;加强粮食和经济作物加工副产品等饲料化处理和利用,扩大饲料资源来源;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加工工艺、产品质量和档次,逐步形成完整的牛肉生产和加工体系,重点提升和牛品牌效应。配套建设沼气工程、有机肥工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程,实现畜禽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该区域基本形成海南省肉牛产业主产区,年出栏海南和牛2.5万头、黄牛7万头、水牛6万头,总出栏15.5万头,占全省的44.3%。

——东部肉牛养殖区。主要包括万宁、海口、文昌、陵水、三亚、琼海6市县。主要特点:该区域是海南省东部肉牛主产区,2015年肉牛出栏9.48万头,占全省年出栏的35.6%。存在地方品种选育程度低,养殖方式落后,饲草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生态环保压力大等问题。主要任务:该区域发展重点是加大地方优良品种保护与利

33

用、支持专业大户、家庭牧场等建立农牧结合的养殖模式,推行适度规模舍饲养殖,推广人工受精技术,提高海南和牛、杂交水牛覆盖率;推广闲田种草和草田轮作,加快青贮专用玉米推广,加强青贮、黄贮、微贮饲料设施建设,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加工工艺、产品质量和档次,逐步形成完整的牛肉生产和加工体系,重点提升和牛品牌效应。配套建设沼气工程、有机肥工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程,实现畜禽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该区域要扩大能繁母牛存栏量,扩大适度规模养殖。到2020年,年出栏海南和牛1.5万头、黄牛5万头、水牛5万头,总出栏11.5万头,占全省总出栏的32.9%。

——中部肉牛养殖区。中部地区重点发展屯昌、琼中、白沙肉牛产业,突出种草养牛,建设全省黄牛母本主产区。2015年该区域出栏肉牛5.98万头,占全省年出栏的22.4%。该区域要加快草地改良,充分开发利用草山草坡资源,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探索林下种植牧草养牛模式,提高肉牛养殖技术水平和品牌打造能力。到2020年,年出栏海南和牛1万头、海南黄牛3万头、水牛4万头,总出栏8万头,占全省总出栏的22.8%。

4.4奶牛

4.4.1现状

1. 生产现状

2015年,全省存栏奶牛仅900头。近三年全省奶类年产量保持在2300吨左右,人均占有量仅0.25公斤,排在全国末位,牛奶主要

34

以外省调入为主。

全省从事奶业的企业主要有两家。一家位于海口市,奶牛存栏562头,年产奶1453吨,拥有专门的乳制品加工厂;另一家位于三亚市,奶牛存栏338头,年产奶893吨,拥有小型乳制品加工厂。此外,2012年,有相关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计划从澳大利亚引进奶牛3000头,在东方市三家镇建立养殖场,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2300亩。

2. 市场分析

——消费需求旺盛。近年来,海南省对牛奶的消费量不断提高,2015年,海南省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鲜牛奶4.83kg,则城镇人口年鲜牛奶消费量2.35万吨,缺口量达2.12万吨,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外来游客的增加,对优质鲜牛奶的需求进一步增长,特别是对优质鲜奶的需求更加旺盛。

——牛奶价格不断上涨。海南省牛奶价格持续走高,2015年鲜牛奶零售价在20元/公斤以上,优质鲜奶价格市场竞争潜力巨大。

4.4.2发展目标

到2020年,新增3家奶牛养殖基地,实现年产鲜奶0.7万吨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100%,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省奶牛养殖,鲜牛奶加工、销售产业体系基本完善,基本满足部分游客及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

4.4.3发展模式

引进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推广优质奶牛品种,选育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