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m桥式通道(1~10M)施工方案(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1-10m桥式通道(1~10M)施工方案(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b6690e3bb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d

3.基坑尺寸应满足施工要求,基底四周应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加宽0.5-1米作为工作面。

4.根据各桥基底土质情况,采用适当的坡度放坡开挖。

5.考虑到大部分基坑为有水开挖,坑底四周挖排水沟,设集水坑随时将水抽出坑外。

6.若基坑开挖完成后坑壁发生坍塌,可按1米的间距打入防滑木桩,背面插入挡土板并堆码沙袋,予以护壁。

开挖至设计标高上方30cm后,要及时报请监理检验,检查基底土质情况与设计是否相符,如若不符合,可请业主、设计代表及监理现场会签变更方案进行处理;若满足设计要求,再人工修整至设计标高。基坑尺寸、形状、位置、基底标高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验收的要求,在浇注基础前应将承重面修平,清除松散岩渣、淤泥并在基底铺上一层10~15厘米的碎石。 4.2 砼浇筑

依据设计图纸对基础进行定位放样,并将定位放样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后进行方可进行基础模板安装、支撑施工,模板报检合格后才能进行砼的施工。

基础施工中,所选粗细骨料在使用前按规定进行试验,以确定骨料各项物理力学指标,所用骨料在使用前用水清洗,以清除表面的泥土,砼分层浇筑,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确保砼质量。

混凝土施工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坑壁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混凝土的浇注应连续进行,因混凝土运输、浇注超过间歇时间的,需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视实际施工部位确定,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在浇注过程中或浇注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注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注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结构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加覆盖防护,及时养护。

五、桥台施工 5.1 模板安装

模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表面平整、光滑。钢模板面板变形小于1.0mm,钢棱和柱箍的变形不大于计算跨度和柱宽的1/500。模板安装前将表面打磨、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安装时,位置、尺寸准确,紧固严密可靠。模板拼接缝要严密不漏浆、平整无错台。模板安装完毕,应对其顶、底平面位置、标高及稳定性进行检查。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移位,在地面对称设四个地龙用钢索拉住模板。

5.2 钢筋安装

钢筋原材料严格按规定进行检验,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其它钢筋在加工场地加工成形,运至现场安装,接头按规定错开。钢筋与模板之间用高强度水泥砂浆垫块定位,保证钢筋位置与保护层的厚度。钢筋的加工、连接、安装严格按设计和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5.3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1.混凝土原材料严格按规定进行检验,根据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以保证设计强度等级和满足施工的要求。

2.混凝土浇筑采用运输车运送到作业点,汽车吊配合用料斗进行浇筑。当混凝土下落高度大于2米时,采用减速漏斗浇筑。混凝土浇筑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混凝土堆集高度不大于1m,采用插入式振捣随浇筑逐层振捣,振至混凝土面不再下沉,表面出现浮浆,不再出现气泡为止。振捣棒头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以保证层间结合良好。振动棒的移动距离为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防止漏振、欠振,也要避免过振造成离析。施工过程中防止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保证支座螺栓预留孔的位置准确。

5.4 混凝土养护及拆模

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要采取措施及时养护,当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大于2.5Mpa)后,方可拆除模板,拆模时要注意保护外露的混凝土面。拆模后桥墩采用湿海绵覆盖养护,安排专人定点进行洒水保持海绵的湿度,养护时间视水泥品种、环境温度和温度而定,最少不小于7天。

六、上部结构施工

本桥式通道采用预应力砼空心板结构形式,我工区根据施工工艺及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如下施工方案: 6.1 预应力砼空心板施工方案 1.空心板预制方案

(1)空心板预制施工工艺流程 详见附件5所示。 (2)施工方法

①台座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层(中夹钢筋网片)上铺1cm厚钢板,台座应按设计1.7cm负拱,预拱度可采用圆曲线或抛物线,台座宽度应

略小于板宽,考虑到施加预应力后混凝土会压缩,梁的底模加长1/1000L(L为梁长)。

②外模板采用专门设计制作的大块钢模,内模使用自制定型抽拉式芯模,钢板厚5mm,加筋采用75角钢和50扁钢;模板在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试组装,确保各部分结合紧密,尺寸无误,组装完成后应对各类模板进行编号。

③预应力筋孔道波纹管成孔:预先将波纹管按设计预应力筋位置固定在非预应力筋骨架上,固定筋采用φ6钢筋或φ8钢筋制成圆环形、交错使

用;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用通孔器检查,若发现堵塞,应清除孔道内的杂物为穿预应力筋创造条件。波纹管是钢带螺旋折叠而成,安装时波纹管方向与穿束方向一致。波纹管接长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套接,套接长度均为40cm左右,按设计间距设“井”字形定位钢筋固定孔道位置,孔道定位误差应小于8mm。

为了保证孔道畅通,采取的措施是:

a.孔道接头处用胶带纸缠绕,加强接头的严密性。

b.在波纹管附近电焊钢筋时,对波纹管加以防护,焊完再细致检查。 c.浇筑砼时,振捣人员应熟悉孔道位置,严禁振动棒与波纹管接触,以免波纹管受损,造成成孔尺寸偏差过大或波纹管漏浆。

d.加强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孔道安装操作工艺要求。

④混凝土应选择级配优良的配合比,尽量采用大粒径、高强度骨料,含砂率不超过0.4,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00kg/m3,水灰比不超过0.45,一般采用低塑性混凝土,塌落度不大于5cm,以减少徐变和收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不间断进行。

⑤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附着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配合施工。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振动棒触及模板、钢筋和波纹管;附着式振捣器使用时要注意“多开、短时、浇注哪里振哪里”的原则,就是要多次开动,每次开动时间不能超过40秒,以免过振和模板变形,不能空振模板;注意孔道端头、预埋件和加固筋处的混凝土密实性,必要时采用小骨料混凝土。要及时进行养护,采用覆盖保湿法养护到满足张拉强度要求时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混凝土试件:每片空心板制作六组,在预制现场与板体同条件养护两组以便反映张拉时板体混凝土的真实强度。施工腹板混凝土时应注意观察内模是否出现上浮,若有,则应在内模顶面采取顶压措施予以固定。

6.2 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 1.张拉设备的选择和检验 按设计、施工规范及施工图选择初应力为0.1δcon,锚固应力为δcon,据此选择张拉设备。

张拉用千斤顶最大顶力比最大控制力大50%,行程根据钢绞线伸长值确 定,安全系数为1.2~1.5倍;油泵要与千斤顶配套。张拉千斤顶油表精度为1.0级,最大读数比施工读数大50%;选用的顶压器与锚具、千斤顶配套。

千斤顶与油表均应到国家技术监督局或国家技术监督局委托授权的计量单位进行定期校验,各种张拉设备使用超过两个月、张拉超过200次都要进行校验。 2.施工方法

(1)为使张拉力控制准确,采用油表读数与伸长值双控制。

(2)当板体砼强度达到90﹪后方可进行张拉,张拉前对预应力束进行编号,张拉时要求按编号顺序双束对称进行。张拉时要做好张拉记录。

(3)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持荷5分钟→σcon→测量伸长值→锚固

测量伸长值之后若发现超标则应先行放张,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再按张拉程序重新张拉。

(4)张拉操作工艺

先穿好各预应力孔道钢绞线,安装锚具,带好夹片,安装顶压器,然后将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穿过,安装好工具锚后即可张拉。张拉时当钢绞线预应力达0.1σcon时停止供油。检查夹片完好后,画线作标记,作为量测工具夹片内缩的起点。

上述工作完成后,打开送油阀向千斤顶缸充油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值的大小以油压表的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应控制在±6%范围内。超过此数值要立即上报监理工程师,查明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当油压达到张拉吨位后,关闭送油阀油路,并保持压力5分钟,测量钢绞线伸长值加以校核。若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千斤顶顶压器顶紧夹片锁定钢绞线,及时做好记录。 3.有关规定

(1)张拉钢绞线之前,对板体应作全面检查,如有缺陷,须事先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修补完好且达到设计强度,并将承压垫板及锚下管道扩大部分的残余灰浆铲除干净,否则不得进行张拉。

(2)高压油表、千斤顶经过校核合格后方可允许使用,不得超过有效周期。

(3)每次张拉时必须有专人负责及时填写张拉记录。

(4)千斤顶不准超载,不得超出规定的行程,转移油泵时必须将油表拆卸下另行携带转送。

(5)张拉钢绞线时,必须两边同时给千斤顶主油缸徐徐充油张拉,两端伸长应基本保持一致,严禁一端张拉。 4.安全注意事项

(1)高压油管使用前应作耐压试验,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2)油压泵上的安全阀门应调至最大工作油压下能自动断开的状态。 (3)油压表安装必须紧密满扣,油泵与千斤顶之间采用的高压油管连同油路各部接头,均须完整、紧密、油路畅通,在最大工作油压下保持5min以上均不得漏油。若有损坏者应及时修理更换。

(4)张拉时,千斤顶前、后不准站人,也不得踩踏高压油管,量测伸长值时应站侧面。

(5)张拉时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音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 (6)锚具、夹具均应设专人妥善保管,避免锈蚀、沾污、遭受机械操作损伤或散失。在终止张拉后应对锚具进行防锈蚀防水处理,可采用881-1防水涂料。

(7)工具夹片外涂地板蜡以利于退锚,遇到个别滑失时,用小型千斤顶单根张拉以便退锚。 5.张拉伸长值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