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题目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徽州文化题目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b6f64f96bec0975f465e29f

正确答案:明是徽州兴盛时期。入明以后,徽州商人的活动愈来愈活跃。到了明代中叶,公元1488年前后,徽州商业活动由零散的徽州籍商人,发展成为被称为“徽商”的徽州商帮。徽商的兴盛为徽州地域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徽州人在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方面的贡献,日益令世人瞩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清代徽州的经济文化,经历了盛极而衰的起伏

1从《新安名族志》的记载来看,徽州宗族基本上都是来自中原。 正确答案:√

2《新安名族志》记载,从汉至元,中原有( )个姓氏家族相继迁入徽州。 A、91 B、90 C、92 D、89 正确答案:A

3外来氏族迁入徽州最早的为方、汪、( )三姓。 A、张 B、胡 C、王 D、吴 正确答案:D

4外族迁徽,最初多分布在歙县西部、北部和休宁南部、东部,形成以州治为中心的半圆形区域,然后向四周扩展。 正确答案:√

5鲍、柯、任、胡、孙、洪、曹、孔、冯9族来自山东。 正确答案:√

1宗族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并按照一定规范结合起来的社会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

1徽州先贤非常重视宗族伦理,( )还撰修《家礼》等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礼缛节,用以维系与巩固宗族制度。

A、程颐 B、朱熹 C、戴震 D、程灏 正确答案:B

1从现有记载来看,徽州宗族修谱之风,大都始于宋代,以南宋为多。 正确答案:√

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规制也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

1从现有记载来看,徽州宗族修谱之风,大都始于( )。 A、元代 B、明代 C、宋代 D、清代 正确答案:C

1迁徽氏族多以自己的始祖或迁祖为中心,集居繁衍,形成宗族,常以族姓命名居住地。 正确答案:√

2徽州宗族制度下直系家庭和主干家庭同属一种家庭结构模式。 正确答案:√

3核心家庭是同财共居亲属的最小组织,也是形成其他类型家庭的开端。 正确答案:√

1徽州宗族的族规,主要形成于( )中期。 A、南宋 B、北宋 C、明代 D、元代 正确答案:C

2族规均由以族长为核心的房长、乡绅和文会统治者制定。 正确答案:√

3徽州宗族中的族规家法更接近儒家中庸之道,比起明、清时期南方和北方严酷的族规家法也更中和、更规范、更文明。 正确答案:×

4宗族间为了争雄,有意培养族众对所在宗族的自傲意识。 正确答案:√

5徽州宗族注重恤族是宗族具有保障性职能的体现。 正确答案:√

1近世宗族社会的建立以尊祖、敬宗、睦族为标志。 正确答案:√

2“新安十五姓” 之所以称为“大姓”,是因为它们有一个显赫的始迁祖。 正确答案:√

1晋代,新安郡土著居民仍有( )户。 A、5000 B、6000 C、4000 D、7000 正确答案:A

2北宋以后,自从徽州土著越文化完全被中原汉文化所同化,中原士族反客为主,成为徽州的主姓、大姓,徽州的土著居民也被中原士族所吸纳和消化,不显不彰,完全消失了。 正确答案:√

1徽州宗族制度

正确答案:徽州宗族制度是是一种世袭的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管理制度,它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约束族众。

2徽州族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徽州宗族主要通过制定宗族社会行为规范来加强管理,这就是族规。 徽州地区

族规家法,多从表彰善行、杜绝恶习、明确职守、重视名教四个方面,形成一个控制族人的法规体系,保障宗族社会稳定运行、发展。其基本内容体现封建阶级本质的纲常伦理和关于职业当勤、崇尚节俭、重视教育、济贫救灾、抚孤恤寡、遵守法纪、和睦邻里、禁止闲游、禁止迷信、禁止赌博、尊敬耆老、戒溺女婴、禁止偷盗、保护林木等传统精神文明的精华。主要内容是规范个人的道德行为,体现在忠义、孝顺、友悌、勤劳、节俭、礼貌等条规中,以维持家庭和睦相处以及家族生存发展。族规明文禁止一些不良行为,规定族人对家族公共事物的义务和权利,以加强家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确定有关祠堂、祖坟、祭祀、族田、修谱等与家族成员有关的各项事物,并告诫子孙要处理好家族与外族、地方、国家的关系。

3徽州宗族势力是如何渗透到徽州社会各个方面的?徽州宗族制度给徽州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宗族具有社会化职能。在聚族而居的徽州,儿童从小生活在亲属关系网中,他的知识和观念不仅来自于父亲,也来自族中其他长辈,每个长辈都有责任对他进行指导和教诲。尤为重要的是,由于文化发达,商业兴盛,徽州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而教育机构大多是由宗族兴办的。有的宗族还置有专供教育费用的学田。年龄稍长之后,男孩就开始参加宗族内的一些礼仪和祭祀活动。每个族中子弟都在宗族的日常生活、仪礼活动和学校教育中,掌握做人的规范,懂得各种礼节,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 传统社会中的官僚机器在县级以下比较薄弱,无法实施强有力的控制,社会治安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由宗族担当。族长根据族规家法行使司法权。许多族长是报请官府批准,具有准官僚的身份。宗规家法不论是否报官批准,在宗族内都具有法律效力。 徽州宗族制度给徽州社会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徽州宗族对于徽州社会的积极影响 ①凝聚同宗势力,增强抗击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②加强社会伦理教化; ③缓和了宗族内部的阶级矛盾; ④激励族人发奋图强。 (2)徽州宗族对于徽州社会的消极影响 ①对于理学教条的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僵化守旧; ②过度发达的宗族制度限制和约束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空间。

1徽州古称新都、新安、歙州,因此在文献记载中,也习惯称呼徽州商人为新都商人、新安商人、歙商。 正确答案:√

2考之文献,徽州人较早就有从事商业活动的记载,但徽州商帮一直到明成化弘治之际才最终形成。 正确答案:√

3徽商和晋商一样都是我国历史上曾经具有全国性,甚至世界性影响的商帮。 正确答案:×

4明清时期,徽州人结伙经营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纷纷走出家乡,以宗族乡里关系为纽带,结成规模庞大的群体,到外地经商。 正确答案:√

5徽州人大多外出从事商业活动,主要原因是徽州地区地少人多,田地产出难以维持生计,故不得不外出以谋口食。 正确答案:×

1徽州的学者们在坚持民本这—前提下,修正了传统的重农轻商意识,提出“商农并重”的主张。

正确答案:√

2徽州商人以经营盐业为中心,开始雄飞于中国商界。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徽商最早的集团组织——歙县会馆在北京创设,标志着徽商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正确答案:√

3清道光十二年(1832),清廷废除纲法,改行票法,徽商从此丧失了他们世袭行盐专利权,自此,徽州商帮开始衰落与解体。 正确答案:√

4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 正确答案:√

5在古徽州,即今天的安徽南部山区,( )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称谓,随着徽人经商的足迹而传播开去,逐渐地为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人们所知道,而成为各地对徽州商人的称呼。 A、先生 B、掌柜 C、.朝奉 D、账房 正确答案:B

1徽州最早有商品交换活动的记载始于南宋。 正确答案:×

1由于中国是一个重农抑商的国家,加上史料湮没,唐以前竟没有一个有名有姓的徽州商人见载史籍。最早见于记载的徽州商人,是南唐时的休宁人臧循。 正确答案:×

1所谓开中法是徽州商人利用国家所控制的食盐专卖权,让商人运粮、马、茶、铁等军用物资充实边防,向政府换取贩买食盐的专利执照——盐引,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政府规定的销盐区去销售食盐,获取利润。 正确答案:√

1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徽商最早的集团组织——歙县会馆在北京创设,标志着徽商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正确答案:√

2明代中叶以后至清朝末年的4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鼎盛时期。 正确答案:×

1徽商经营“其货无所不居”,其中以 ( ) 为最。 A、盐、砚、茶、木 B、盐、典、茶、木 C、盐、典、砚、木 D、盐、砚、茶、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