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表格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表格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b70303809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8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近指 这,这样,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此 副词 像、好像 关山度如飞。——《木兰辞》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Conj 假设 如果 若使烛之武见君,师必退。——《烛之武退师》 选择 活着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助词 Adj词尾 ……的样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氓》 v 像、好像、似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乎 所 n 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涉世家》)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助词 所字结构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与prep组成名词从……地方是吾剑之所从坠。(表地点) 性短语,表示处(时间)、……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原因) 所、目的、方法或的原因、(用 工具、条件等 来)……的方法、用……作工具 表约数 上下,左右 从弟子女十人所。(跟从的女徒弟十个左右) 为 v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论》)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论》)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王窃闻王善为声。 判断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词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Prep 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原因 因为,由于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 目的 行为的替代 对象 时间/趋向 助词 句末语气词 疑问、反诘 焉 兼词 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的作用,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是”。 Pron 动词宾语,第三人称 用在动词前,代处所、人、事 adv 用在动词前,表询问或反问 助词 句末语气词 剧中语气词 Adj/adv/n词尾 因 Prep 依据,凭借 为了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替、给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 向、对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 当、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在其中、从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里、在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在那里、从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里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在哪里”、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从哪里” 若不阙,将焉取之 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的样子,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的,…地,/ 千万落。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依照,根据,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顺着,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论》) 趁着 经由,条件 原因 Conj 承接上文表结果 n v 与 prep 引进对象(共同活动的人) 引进对象(受益者) 比较 Pron 并列 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表选择 助词 语气助词 则 Conj 并列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师》)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相如门罪 因为、由于 祥符年间,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于是、就、便、相如因持璧却立。 因而 机会、缘由 于今无会因。 沿袭、承袭 蒙故业,因遗策。 和、同、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 上官大夫与之(屈原)同列。 微斯人,吾谁与归? 给、替、为 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涉世家》)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和,跟,和…较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比较 国》) 和、同、跟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 知可以战与不可战者,胜。(《谋攻》) “与其……宁(常用“与其”跟“宁”、“毋宁”、“孰若”、可(哪如、宁“岂若”等配合。) 肯)……”。 与人刃我,宁自刃。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与其饿死道路…毋宁毙于虞人(猎人)。 通“欤”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 无乃你是过与?(《季氏》) 就 常以“则…则…”格式出现,表示两相对照的关系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悌)。(《论语·学而》)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承接 转折,让步 假设 Adv 判断句中,强调和确认 者 助词 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地等 作“若”“似”“如”……的样子 的宾语 定后标志 就、便;原来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是、已经是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可是、却;虽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然、倒是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巧则巧矣,未尽善也。(《马钧传》) 假使、如果;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如果) 就、那就、那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那么、就) 么、就、便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那么)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那么) 是、就是、便此则楼之大观也。(《楼记》) 是 心之官则思。(《孟子》)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的(人、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东西、事情);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楼记》)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求人可使报者,未得。 石之啌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王》 廉颇者,之良将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判断

语气助词,表停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