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bbc1161551810a6f4248638

4.5轻视企业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很久以前就受到西方国家的普遍重视。企业加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防止企业可能存在风险的发生,对企业的生存意义重大。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经营特点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风险意识不到位,只注重眼前利益的民营企业劣根性往往较为轻视风险管理。但这种较为盲目的企业管理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危害。

虽然有些中小企业具有风险管理体制,但是由于治理结构限制,技术、信息、财务、环境硬软件缺乏或是管理层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其管理基础薄弱,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19

5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在当前是一个热点话题,根据上述内部控制的问题表现,结合现有的内控实际,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向的努力来解决。

5.1完善会计制度、加强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落脚点在于完善内部流程,防止舞弊,促进企业良性发展,而内部控制的核心在于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加强中小企业财务控制是内控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

(1)财务控制的严格执行需要有具体的制度与法律约束。我国中小企业应严格遵守中小企业准则与会计法律法规,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章程的建立健全,努力构建完整的财务运行、监督体系。财务内部人员要明确职责,权限分配合理,各岗位之间加强内部牵制,严禁一人多岗,多岗多人等岗位职责不明、扯皮推诿现象。

(2)严格实行授权审批制,各岗位权限职责要经由财务负责人亲自设置,在财务流程的实施上同样遵循授权制,如支票与电汇单据的签发出纳需经过财务主管审核签字方可用印、单据的报销需核查发票的真实合法,转账支票的发出需对领票人的身份核实、并要求领票人在支票存根上签字等。

(3)加强现金与实务资产的管理 ,做好预算管控。现金与实物资产是一个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根本,企业应及时对自身现金及实物资产进行盘点,避免出现资产的短缺,健全资产的内部管理制度;其次,企业应做好预算管控。预算控制能够促进企业有效运行、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企业财务预算应当掌控全局,在资金的流通与合理运转上严把关,做到不超预算、不差预算。

(4)扩大财务队伍建设,搭建高效财务团队。公司应搞好财务人员岗前培训,夯实财务基础,提高人员素质,将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控制有机结合起来。

5.2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5.2.1明确内部审计定位

一个公司、一个企业的发展,既要有促进公司发展的业务组织,又要有监控公司规范流转的内部审计组织,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发展的自我监管、调控体系,对企业自身的发展

20

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内部审计实施的同时,企业应该找准企业定位与内部审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让内部审计不仅仅止步于企业内部的自我审查,还应该加强管理决策作用。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内部审计的独特视角,从公司规避风险的角度提高决策建议,规避企业发展风险,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5.2.2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是一句口号,内部控制要实事求是、落实到位需要其独立性有效发挥。独立性是内部控制最主要的特征,要想加强内控有效性,必须提高内控的独立性。

(1)审计部门要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直接隶属于公司董事会管理,要独立审查公司内控的合理运行,不受其业务部门的干扰,做到实事求是。

(2)审计人员必须精通公司业务,掌握审计程序,内外兼备,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有失水准,严格审计,做到有的放矢。

5.2.3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

(1)内部审计不仅仅表现为事后审计,还应对一些数量金额较大、风险成本较高的业务进行事前审计,对执行中的经济业务的可操作性进行事中审计。

(2)积极开展经济利益审计。经济利益审计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制定对公司资源的有效性、利用率展开全面审查,目的在于保证公司利益的最大化,有利于改善管理、提高利益,为决策者提供智力支持。

5.3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中小企业要想平稳发展,风险预警机制是有力保证,我国中小企业对风险预警与风险评估的不重视所造成的后果已经在现实中得到体现,所以中小企业应加强风险评估与财务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将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置于自身的监控状态之下,提前规避风险,力保企业财产安全。

5.4规范中小企业治理结构

我国中小企业,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模式造成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对单一,往往难以适应现在的经济形势,因此,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政治、法律环境以及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

21

对于改善中小企业的效益与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5.4.1打破单一的企业产权结构

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融资渠道少,融资范围狭窄,企业筹集资金困难,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个人的自有资产投资,于是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一人独大”、“两权合一”的治理模式。如何摆脱这种局面?

(1)政府应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努力改变原有的私人直接出资状况,分散所有权。

(2)政府应该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打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 (3)培养高素质职业经理人,建立健全高素质人才市场,鼓励中小企业吸纳职业经理人,打造企业职业化管理机制。

5.4.2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制度

(1)公司经理层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经营管理职责,全权负责公司的各项日常经营业务,增强自身责任感,仅就公司运营效果对所有者负责。

(2)完善公司董事会的职责,要求能够从公司内部的整体利益出发,做出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3)设立监事会,保护公司利益的流失,监控董事会与经理层的权力,真正做到“三权分立”。

5.5塑造中小企业公司文化

5.5.1完善企业内部文化建设

一个公司的发展既需要硬件又需要相应地软件,而企业文化正是公司发展的软实力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企业所有者的个人魅力、行事方式与能力,优秀的企业所有者其自身具有企业家意识,能够审时度势地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这要求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第一,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善于弘扬与传递正能量,带动全体员工形成企业向心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第二,要善于发现和树立一个好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形成风尚,为企业文化建设提速。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