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 亚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4届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 亚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bc2b0b0dd88d0d233d46a4b

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亚洲学案答案

课前准备区

东亚:亚热带 亚欧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水旱 水利 山地 较小 水力 地形 气候 矿产 太平洋沿岸 国际 海运 原料 工业品 国际

东南亚:热带雨林 热带季风 稻米 天然橡胶 大洋 太平 南亚:东北 西南 水利灌溉 东北 逆 西南 顺

中亚:畜牧 灌溉 光照 昼夜温差 西亚:亚欧非 大西洋 红海

【问题思考】

1、日本也是典型的季风气候,由于岛上多山,本州岛东海岸是夏季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的迎风坡,降雨多雨于西岸的背风坡。但是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越过日本海到达本州西岸,西岸就是迎风坡了,降雨多雨东海岸。

2.河流沿岸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多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有利于城市的形成。

3.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中国原油进口多来自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进口原油的4/5左右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成是中国船只。可见马六甲海峡已经与中国的经济安全息息相关。 4、.水稻需水较多,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半岛沿海地区和东北部地区;棉花耐旱能力较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高原上;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和半岛东北部;茶需水多,集中分布在东北部排水较好的坡地;黄麻喜低湿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集中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5、原因:

A全球变暧,蒸发加剧。B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量大

C棉田面积扩大,过度引水灌溉,及沿岸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大,使汇入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 D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 对策:

A 加强国际协作,控制各种用水量 B 种草种树,恢复植被

6、因为绕道非洲好望角的航线是西方国家,包括西欧和美国进口中东石油的最主要通道。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1)日本海(2)(温带)季风 海洋(3)东北高,西南低;河流的流向。

(4)黄 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对外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5)C (6)本区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粮食单产较高;地势平坦且耕地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耕作,劳动生产效率高。(任答两点即可)

反思归纳

1.海洋性 海洋性 大陆性 大陆性 2.东北高,西南低 3.河流 交通4.煤铁 海运 探究点二(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生活能源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 反思归纳

1.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山脉 尼泊尔2.高山 高 低3.西南 印度 地形 东北

9

4.多 大 大 传统农牧业 落后 低 大 5.人为 粮食 砍伐森林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课后练习区

1.D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东南亚气候、地形、火山、地震、河流等方面知识的掌握,联系东南亚的自然条件,便可作出正确的判断。]

2.C [椰子和蕉麻出口最多的国家是菲律宾,天然橡胶出口最多的国家是马来西亚。]

3.C 4.B [图中A属于滇南谷地,地处河谷、地势低,不受寒潮影响,热量充足,是其适宜天然橡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渐向工资水平较低的越南等国转移。]

5.B 6.A 7.B [由地理坐标(约27°N,86°E),且该地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可知,该地应位于尼泊尔境内,属于南亚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由于地势高应为高原山地气候。]

8.C 9.D [依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西部,即中、俄、蒙交界处。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小,植被也从温带草甸草原、温带典型草原过渡到温带荒漠化草原;②③所在国家是蒙古国,而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10.B [注意把握苏门答腊岛的纬度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读图可知,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多上升气流,因腊岛地处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故缺乏气旋活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太阳高度角大,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旅游资源丰富,查亚峰海拔5 000多米,根据0.6℃/100米来计算,要使查亚峰地区常年积雪,则要使赤道附近的气温常年在30℃以下,而实际上赤道附近每年气温在30℃以上的天数较多,故不具备形成查亚峰终年积雪的条件。]

11.(1)拉萨 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2)孟加拉国 北靠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该迎风坡落差大,来水猛;所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又不易筑坝拦洪;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

(3)雅鲁藏布 落差大,峡谷多,水量丰富。山地所处纬度较低,山麓地带热量充足;西南季风沿河谷爬升,降水丰富;山地高差大,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动植物种类丰富。

(4)加尔各答 麻纺织 黄麻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剩余劳力涌入城市。

解析 根据经纬度可以确定图示区域为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交界处。A是拉萨,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该城市路灯照明大部分采用太阳能电池。B为孟加拉国,由于该国北靠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该迎风坡落差大,来水猛;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破坏较多,易发生洪涝灾害。C为雅鲁藏布江,其大拐弯处落差大、峡谷多,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其下游流经的高山峡谷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动植物种类丰富。D为加尔各答,由于恒河三角洲盛产黄麻,该城市麻纺织工业发达。

12.(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是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4)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解析 第(1)、(2)题,日本河流因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小、流程短而不利于航运,但因水流急而富水能。第(3)题,日本太平洋沿岸为夏季风迎风坡,日本海沿岸为背风坡,太平洋沿岸需水量大而使得水源紧张。第(4)题,结合濑户内海沿岸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日本海水汽、太平洋水汽阻挡作用解释河

10

流冬、夏季补给少的原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