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4 地壳的运动规律押题专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4 地壳的运动规律押题专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bc93c1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32

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11~12题。

11.底部岩石按成因属( ) A.喷出岩 C.沉积岩

1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 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 C.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 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B.侵入岩 D.变质岩

【答案】11.C 12.A

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地形。已经被确认的天坑约2/3分布在中国。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省份,天坑数量最多的是( ) A.贵州 C.吉林

B.广东 D.西藏

14.下列构造示意图(如下图,该地地势北高南低)中最易形成巨大天坑的是( )

A.a C.d

B.b D.d

【解析】第13题,由材料可知,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地形,我国碳酸盐层分布最为广泛地区为云贵高原地区,结合选项可知,贵州省天坑最多,故选A。第14题,读图可知,图中b岩层地势较低,且地势北高南低,说明该地为河流流经地区,而下部隔水层受侵蚀缺失,与其下的石灰岩层发生溶蚀作用,形成天坑,故选B。

5

【答案】13.A 14.B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15~17题。

15.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C.偏西风

B.偏南风 D.偏北风

16.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 C.坡度缓

B.植被多 D.降水多

17.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 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 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 C.②③

【答案】15.C 16.B 17.C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8~19题。

B.①④ D.③④

18.图中A、B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对应下图的( )

A.②③ C.③④

B.①② D.①③

19.图中B区域北侧的高原主要地貌类型及民居说法正确的是( )

6

A.喀斯特地貌 竹楼 C.黄土地貌 窑洞

B.雅丹地貌 土楼 D.丹霞地貌 蒙古包

【答案】18.C 19.C

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壶穴一般是由于河水流量增加,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流动,当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经历长时间后形成圆形孔洞,称为壶穴。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河谷中风化坑和壶穴的空间分布图(注:0米表示观测地点的高度)。根据材料完成20~21题。

20.根据图文信息,下列关于河谷风化坑和壶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化坑多发育在位置较高、坡度较陡的河谷区域 B.河流壶穴发育位置较低,分布在-1米的河谷区域 C.由于流水不断侵蚀打磨,壶穴口径边缘坑坑洼洼 D.风化坑在河床相对抬升后,由积水风化而形成

2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废弃的河流壶穴逐步转化为风化坑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C.③②①

B.③①② D.②①③

7

【答案】20.D 21.C

22.崮,是一种四周陡削、山顶较平的山,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山”,高度在10米至100米之间。山东枣庄市抱犊崮是国家级森林地质公园,丰富的地质岩层记载着华北寒武纪数亿年的地质史,大量的生物化石述说着远古的繁盛。寒武纪华北地区为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抱犊崮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沉积—外力侵蚀—隆起抬升 B.海相沉积—隆起抬升—外力侵蚀 C.隆起抬升—流水沉积—外力侵蚀 D.外力侵蚀—海相沉积—隆起抬升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已知该区域岩石为海洋沉积形成,即先是海相沉积;此后随着地壳运动,岩层隆起抬升,形成山地;后遭受外力侵蚀,形成“桌形山”或“方山”。选B。

【答案】B

花山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峰丛洼地地貌区,区内由几座相连的山峰簇拥,山峰主要由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组成。下图为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左江花山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可能形成的岩石是(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砂岩 D.页岩

【解析】花山岩石属于石灰岩,其经变质作用后形成大理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砂岩和页岩属于沉积岩。选B。

【答案】B

24.左江花山地貌在形成过程中可能( ) A.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