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行政执法案卷立卷标准(试行)和主要行政执法文书示范文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辽宁省行政执法案卷立卷标准(试行)和主要行政执法文书示范文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bd99f28bd64783e09122b79

9.6.4.1文号;

9.6.4.2听证公告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9.6.4.3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案由;

9.6.4.4告知利害关系人、其他申请参加听证人员参加听证的途径; 9.6.4.5行政执法机关的联系人、电话、地址; 9.6.4.6行政执法机关名称、印章及日期。 9.6.5听证笔录

9.6.5.1举行听证的起止时间、地点、方式;

9.6.5.2听证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委托代理人、案件承办人的单位名称(或者个人姓名)、法定代表人、性别、年龄、职务、工作单位、电话、住址、邮编等基本情况;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人的姓名、工作单位;

9.6.5.3举行听证的目的:写明听证申请人的主要要求;

9.6.5.4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等享有的权利:应记载听证申请人依法享有的申请回避权利、陈述(申辩)权利;

9.6.5.5听证内容:应当写明承办人提供的审查意见的依据、理由;当事人对案件涉及的事实、依据等陈述(申辩)内容;

9.6.5.6听证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委托代理人等对笔录的意见:应注明“听证笔录上述内容,记录属实”的字样,由听证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委托代理人等逐页签名并在末页注明日期;

9.6.5.7听证笔录的记录有修改的,应由听证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委托代理人等在各自修改处压指印;

9.6.5.8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人签名及日期。

10审查决定。主要法律文书有:案件集体讨论笔录、案件处理审批表、案件移送函、行政处罚决定书等。

10.1案件集体讨论笔录

10.1.1集体讨论的时间、地点;

10.1.2集体讨论的案由:写明集体讨论的案件反映的主要问题; 10.1.3主持人、记录人、出席人、列席人的姓名及职务;

10.1.4承办人员汇报案情:应汇报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后果等;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承办人阐述的意见和理由;

10.1.5听证主持人汇报听证情况:应汇报听证情况、听证各方的意见和理由,及听证主持人的意见和理由;

10.1.6参加讨论人员的主要意见和理由; 10.1.7结论性意见;

10.1.8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签字及日期。 10.2案件处理审批表(案件销案审批表) 10.2.1案由及案件来源;

10.2.2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应记载当事人单位名称(或者个人姓名)、法定代表人、年龄、工作单位、电话、住址、邮编等;

10.2.3案件基本情况: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后果等;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处理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10.2.4承办人意见:承办人处理意见、签名及日期;

10.2.5承办机构审核意见:应有承办机构负责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签名或盖章及日期;

10.2.6行政负责人审批意见:应有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同意或不同意的

9

意见、签名及日期。

10.3案件移送函

10.3.1文号、移送案件接收人单位名称; 10.3.2写明移送案件的基本情况;

10.3.3注明移送案件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10. 3.4移送案件的涉案物品清单(同本标准9.2.2.6); 10.3.5行政执法机关印章及日期; 10.3.6与送达回证同时使用。 10.4行政处罚决定书 10.4.1文号;

10.4.2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是公民的,要记载其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电话、住址、邮编等;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要记载其名称、法定代表人、电话、住址、邮编等;

10.4.3案件的基本情况:应写明查明的违法事实,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并准确引用到条、款、项、目;

10.4.4行政处罚决定的结论: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并准确引用到条、款、项、目;以及行政处罚的种类、数额或者期限;

10.4.5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及期限等;

10.4.6行政处罚的效力:应写明行政处罚决定自送达当事人时生效; 10.4.7救济途径: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权利。应分别注明复议机关及复议期限、诉讼机关及诉讼期限;

10.4.8行政执法机关印章及日期(日期以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或决定处罚的日期为准);

10.4.9与送达回证同时使用。

11送达、执行。主要法律文书有:送达回证、强制执行文书等。 11.1送达回证

11.1.1文号、案由;

11.1.2送达材料名称、文号; 11.1.3被送达人及送达地点; 11.1.4送达日期;

11.1.5送达方式:委托送达、留臵送达的应在备注中注明;公告送达应将公告文书归档入卷;邮寄送达的可以将挂号信回执粘贴于备注中;

11.1.6被送达人、代收人签名。被送达人拒收的,送达人应注明拒收的理由;

11.1.7见证人、送达人签名。 11.2执行文书

11.2.1行政处罚全部履行的,应有相应的凭证。如行政处罚缴款书、违法物品监销单等。

11.2.2行政处罚部分履行的,应有相应的审批文书。如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审批文书等。

11.2.3行政处罚逾期不履行的

11.2.3.1加处罚款的,应当有依法加处罚款的文书。

11.2.3.2查封、扣押、拍卖的,应当有查封、扣押、拍卖的文书。 11.2.3.3划拨、冻结的,应当有划拨、冻结的文书。 11.2.4强制执行文书

10

11.2.4.1强制执行审批表

11.2.4.1.1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发文日期、案由; 11.2.4.1.2行政处罚决定的内容;

11.2.4.1.3当事人履行行政处罚决定情况;

11.2.4.1.4承办人的意见:承办人建议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本机关强制执行的意见,并写明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和签名、日期;

11.2.4.1.5承办机构审核意见:应有承办机构负责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签名或盖章及日期;

11.2.4.1.6行政负责人审批意见:应有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签名及日期。

11.2.4.2强制执行通知书 11.2.4.2.1文号;

11.2.4.2.2被强制执行人单位名称(或者个人姓名);

11.2.4.2.3强制执行的理由:应写明强制执行所依据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及当事人履行决定的情况;

11.2.4.2.4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并准确引用到条、款、项、目;

11.2.4.2.5强制执行的内容;

11.2.4.2.6行政执法机关印章及日期; 11.2.4.2.7与送达回证同时使用。 11.2.4.3强制执行申请书

11.2.4.3.1申请人基本情况:应写明申请人单位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

11.2.4.3.2被申请人基本情况:被申请人单位名称(或者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法定代表人、性别、年龄、电话、住址、邮编等;

11.2.4.3.3申请强制执行的请求事项;

11.2.4.3.4强制执行的事实与依据:应写明申请强制执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及当事人履行决定的情况;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和内容;

11.2.4.3.5提供行政处罚案件的相关材料; 11.2.4.3.6送达的人民法院名称; 11.2.4.3.7行政执法机关印章及日期;

12结案文书。主要法律文书有:结案审批表、结案报告等。 12.1结案审批表

12.1.1行政处罚文书文号、发文日期; 12.1.2案由、案件来源、发案时间;

12.1.3案件简要情况:应写明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后果等;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等;

12.1.4行政处罚内容:写明行政处罚决定的内容; 12.1.5行政处罚的执行情况;

12.1.6承办人意见:承办人建议结案的意见、签名及日期;

12.1.7承办机构审核意见:应有承办机构负责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签名或盖章及日期;

12.1.8行政负责人审批意见:应有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签名及日期。

11

12.2结案报告

12.2.1当事人基本情况:应写明被行政处罚人单位名称(或者个人姓名)、法定代表人、年龄、工作单位、电话、住址、邮编等;

12.2.2案由、案件来源、案发时间; 12.2.3行政处罚文书文号、结案日期;

12.2.4案件简要情况:应写明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后果等;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等;

12.2.5行政处罚内容:写明行政处罚决定的内容;

12.2.6行政处罚执行方式:应注明自动履行、复议结案、诉讼结案、强制执行;

12.2.7行政处罚执行结果; 12.2.8填表人签名及日期; 12.2.9行政执法机关印章。

(二)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文书标准

13简易程序行政处罚文书

13.1应当使用预定格式并编有统一号码的行政处罚文书;

13.2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是公民的,要记载其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电话、住址、邮编等;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要记载其名称、法定代表人、电话、住址、邮编等;

13.3有违法行为的具体时间、地点; 13.4有违法行为的事项和证据记载;

13.5有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准确引用到条、款、项、目;

13.6有行政处罚决定的罚款金额或警告内容;

13.7有行政处罚履行方式和期限;实行罚缴分离的,应告知当事人罚款缴付的指定银行名称、地址等,并告知逾期缴纳罚款有加处罚款等若干规定;

13.8救济途径: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权利。应分别注明复议机关及复议期限、诉讼机关及诉讼期限;

13.9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执法机关印章、日期;

13.10有当场实施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人员、被行政处罚人的签名或盖章;

13.11当场作出行政处罚文书留有存根或复印底联,即时备案。

(三)行政许可文书标准

14受理。主要法律文书有:行政许可申请书、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清单、行政许可材料补正告知书、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行政许可不予受理决定书等。

14.1行政许可申请书

14.1.1行政许可申请人基本情况:应写明单位名称(或者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法定代表人、工作单位、电话、住址、邮编等;有委托代理人的,应写明委托代理人的基本情况;

14.1.2申请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事项应当按照?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本级实施行政许可主体和行政许可项目的通知?(辽政办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