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复习参考题及参考答案doc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复习参考题及参考答案doc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c36d71bc281e53a5802ff6b

第二部分没有第一部分,那么《离骚》作为政治抒情诗的底蕴就会显得单薄,就会缺乏象现在这样主题的深刻性与含蓄性和明确性。

28.《离骚》丰富的美学内涵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由庄严而伟大的思想而呈现的无比光辉的崇高美:进步在美政政治理想,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庄严的历史使命感(革新政治,由楚国统一中国)以及悲壮的无悔的献身精神,充分显示了诗人无比崇高的人格美和光照日月的形象美。

(2)由于诗人自觉承担悲剧命运而形成的慷慨激昂的悲创美;屈原对自己坚持斗争的悲剧后果有着清醒的估计和预知,但他仍然作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抉择。为此,他承受了超出想象的人生痛苦和悲剧,甚至最终以自沉结束生命。

(3)由高超的、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建构的奇丽美:《离骚》中的三个艺术世界,即炫神夺目的神话世界、活跃这无数先贤圣哲的往古世界、芳馨四溢、绚丽多姿的香草美人世界,共同建构了超尘绝世,璀璨四射,目不暇接的审美体验。

29屈原在《离骚》中是怎样吸取和运用神话的?诗中对诗人三次游览天界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在《离骚》中,屈原为了为自己的三次神话性飞行壮行,为了抒写自己的心情。从古代流传的大量神话传说中,汲取了丰富的形象。诗人对大量古代神话传说的运用,已经完全不受故事原创的束缚,更不是动作一般意义上的典故,神话中的神灵和神物,是作为活生生的血肉丰满的形象有情有意地参与着诗人对天国的飞游。

诗中诗人三次游览天界是指:上叩帝阍天庭游,三次求女时空游,欲去还留昆仑游。三次飞行游览的描写,构成了《离骚》神奇壮观,瑰丽多彩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世界的主体舞台,寄寓了诗人对理想至死不悔的追求和诗人为改变国家的前途、自己的命运而做的不懈努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他始终不渝的忠君爱国之情。

30《离骚》—诗中对往古世界的回顾有怎样的含义? 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屈原借对往古尧舜及三后(禹汤文武)的清明政治,即“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俨而祗敬”的“美政”的高度赞美,为统治者的政治革新树立了榜样;

二是通过对桀纣等因“猖披”“康娱自纵”“淫游”“乱流”等而失国的历史的回顾,对楚国君臣提出了庄严的警告,告戒他们要以桀纣为戒,否则必将重蹈覆辙;

三是诗人还通过对历史上一些君臣遇合的佳话的回顾,表达了对君臣知遇的渴望,表达了对君王眷顾自己的期待,表明了自己正如古代贤臣一般的英才,并以此来鼓舞自己在困境中奋进不止,探索不停;

四是深刻表明了诗人已经充分认识到正反两方面的历史,可以成为裁决真理性主张的标准,显示了诗人朴素的“以史为鉴”的历史观和真理观。

31《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有什么新的发展?

《离骚》中把这些缤纷的香花美草作为诗人内在审美世界的外化,作为世界上美好事物的形象化,诗人正是以披香带惠,餐英饮露比喻自己道德的自修和人格之高洁。通过他所铸造的这些绝美意象,展示了自己高洁美好的品德,让我们如睹诗人崇高圣洁之美姿,如闻诗人超凡之德艺之芳馨。屈原还借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政治生活中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遭嫉、苦峦与追求。屈原将对君国的忠诚和哀怨眷恋之情,用爱情来比喻,用爱情的心理来刻画,就更显得曲折尽致,深微动人。 (这不失为一种睿智的解释,但其实也证明象屈原这样一位伟大的男性,在他的内心深处审美地珍藏着一个绿色天地,这片天地是留给与其相配的绝世“美女”——美神的,为此,他可以不惜代价的上下求索,尤其在他正处于失败的逆境中时,对这“美女”的渴望就更加强烈和更加痴迷,而这“美

女”是现实的还是历史的并不重要,关键只在于她的美伦美焕,美艳射人,完美无瑕。这便是人性的审美证明。)

《诗经》的比兴手法一般是触景生情,是写实;《离骚》的比兴,大多是虚构、想象,是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诗经》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的片断,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比喻、联想;《离骚》却把物我、情景交融起来,构成一种象征体。《离骚》的比兴把物的某些审美特质与人的思想感情、人格理想,通过联想和想象水乳交融,物中寓情,见物知人,从而大大增强了诗歌境界的审美扩张力。在《离骚》中,诗人继承中华民族古老的诗歌比兴传统,并把它发展成为以香花美草,男女情思为象征和载体的一个形象五彩斑斓,情致缠绵悱恻的香草美人世界。这不仅是《离骚》对中国古代诗歌的伟大开拓,也是诗人屈原在中国诗歌史上无法企及的伟大贡献。

32简叙《天问》一诗的结构层次及其思想内容。

实际上,《天问》总体应该分四个部分:即问天,问地,问人(历史),问现实。

1、问天:即对天体以及日月星辰等诸天象的发问:诗人首先对宇宙的始源问题,进行发问,问太阳,问月亮,问风,他把我们带到一个光怪陆离的古神话世界。

2、问地:首先用了很长篇幅就鲧禹治水,重建大地这桩惊天动地的人类伟业进行发问,这些发问不仅显示了丰富神奇的想象力,而且表现了强烈的怀疑求实精神,不仅具有哲理意义,又具有文学性。

3、问人(历史):——诗人对历代兴衰存亡的诘问,特别集中在亡国败身之君的陈述上,因为诗人从中发现,一个有位者或一个王朝的衰亡,不外是杀害贤良,枕于游乐,溺于女色,这些祸身亡国之由,正是诗人总结出来的历史教训。

4、问现实:诗人写长诗《天问》,其思想感情之所系,最终还是在现实,是在楚国。当诗人眼见楚王朝君昏臣暗,国事日蹙,日暮西山,江河日下,大厦将倾。他独立于苍茫大地之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人仍对君国表露出一片忠贞拳拳之心。

总之,诗人是借对宇宙自然之演化和人间历史之兴亡的思索,表现了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和企图力挽狂澜的爱国热忱,这正是全诗的主题思想所在。

33《天问》一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突出的特色?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1)独特的通篇诘问体整体结构模式;全诗由一曰字领起,一连提出一百七十二个问题。由宇宙的形成,问到天文星象、地理变迁、万物变易,再问到夏、商、周的史事,以及各种神话传说等等。显示出诗人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2)深沉的理性思考和热烈的情感相结合;《天问》的性质和成就,不只是理性的陈词,而是理性的思考和强烈的感情相结合,两相交融,铸造了这篇中国文学史上“独步千古”的长诗。 (3)灵活多变的问句形式:《天问》这篇长达三百七十六行的咏史诗全部由问句构成,显示了巨大的创造性。《天问》以四言为主干,但也有四分之一的句子,杂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等,平填了错落之美。《天问》在问式上,有一句一问,两句一问,四句一问问式的错综变化,读来不仅急徐回环,而且气脉贯通。

34.试析屈原《九章》中的《橘颂》一篇。

1、原文:a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一志兮。 b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c嗟而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d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 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象兮。

2、释题:《橘颂》是诗人早期创作的四言体为主嘉美楚地特产橘树的拟人化咏物诗。

3、内容:A、前六句为第一段,总体上高度赞美“橘树”“受命不迁”的伟大,借橘的“受命不迁”抒发了自己的宗国只情和乡土之恋。B、从“绿叶素荣”到“姱而不丑兮”为第二段,文采斑斓,语含双关,有诗人自己的形象在“亮相”,即充满了对内美外修非凡人格的自颂自矜和自许。C、

从“嗟而幼志”到“参天地兮”为第三段,集中展示了橘树的五大崇高品格“异志”: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兮,终不失过,秉德无私,以橘树自况,借物言志。D、最后八句为最后一段以橘树为友为师,更有以死报国的初衷。

4、意义:A、《橘颂》是屈原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篇,也是一篇重要的明志之作。B、《橘颂》中的人格精神成为后来《离骚》之长江大河的最初的一股潺潺清泉。C、《橘颂》通过对橘树拟人化自况化的高度赞美了爱国、无私、自慎、好修等崇高品格。D、《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也最为成功的一首咏物诗成为我国咏物体诗的具有“永恒魅力”的范本。

35.试析屈原《九章》中的《涉江》一篇。

1、背景:作于《哀郢》创作之后,此时,诗人已流放江南,人生的晚年。

2、释题:因诗中着重记述了诗人渡江而南,浮沅水西上的历程和心情,故名《涉江》。 3、内容: A、诗的开端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自己的苦闷和欲忍不能的凄楚。幻想自己飞龙在天,天马行空,去寻古帝重华(帝舜)同游于天,以至“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B、接着具体叙述了自己被流放的地区和途径行程:他渡江后,经过鄂渚(湖北武昌),到达洞庭湖地区,然后上沅水西行,经过枉锗(湖北常德)、辰阳(今湖南辰溪),入溆浦(今湖南溆浦),独处于荒僻的深山之中——这是诗人晚年被放逐生活中一段最凄苦的行程。

4、意义:全诗塑造了一个光明正大,执着不阿的“与日月同辉”的爱国者形象;表现了“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的矢志理想,决不屈服的无私无畏精神;这是有关诗人晚年被流放所经历地区的一项重要史料。

36试结合作品分析屈原《九歌》的艺术成就。

《九歌》的艺术成就表现在:

(1)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的塑造,诗中各类神的生活环境、容貌体态,都与其自然物的特点相合;诗人同时又赋予了它们人的特征、人的性格。山鬼这位山中的精灵,成为既是自然美的化身,又是一位多情的少女,她空灵飘渺,仪态万方,同时又多情善感,有着贞洁的品格和无限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九歌》中的诸多神祗中,山鬼是塑造得最美的一位女神。

(2)情景交融的意境,作者善于把周围的景物、环境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湘夫人》以湘君为主角,为迎接佳人的到来,他在水中筑起了新房,用荷叶做屋顶,用香草紫贝修砌墙壁铺垫庭院,厅堂中撒满香椒,用桂木作梁,木兰为椽,辛夷木的楣用白芷花做装饰,薜荔枝叶编成帏帐,惠草做隔扇,用白玉镇席,把石兰花散播到各处散发芳香??总之,一切都无不精美绝伦;另外,他还想象有九嶷山的众神,前来迎接簇拥她进入洞房。

(3)情味悠深的语言,它往往十分单纯自然,但又非常优美、极富含蕴。《礼魂》用春兰,秋菊来形容季节岁月的更替,兼寓时光的美好以及心愿的洁诚,“长”、“无绝”、“终古”三个近义词,一层深一层,组成一句,强调地写出一种虔诚和期望的感情。

37试析屈原《九歌》中的《少司命》—篇。

1、释题:关于“少司命”的含义,即对生命的保护和福佑,是使生命由幼至长不受戕害的保护神,也是去灾呈祥的神。

2、内容:诗中写少司命(应为男性)在芳香素雅的氛围中出场了,秋兰、蘼芜、罗列满堂,绿叶素枝,白花吐蕊,阵阵香气,沁人心脾;在热切的企盼中,少司命飘然而至,没有威风凛凛、没有容光焕发,却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愁苦模样,引起了人们无限的关爱,表达了人神之间的绵绵情意。

在倾情迎神的众多美女中,少司命“忽独与余目成”,这位美女真可谓是亦惊亦喜,异常自豪。但“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之后便是别后的无限向往和失意。“与女游兮九河”四句,是一种向往,甚至是一种幻觉似的白日梦。

3、意义:“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目成”,极其生动地写出了两心相悦、眉目传情的男女(恋人)之间(审美的)心招目挑深情蜜意,心灵交会的爱情交流场面,正所谓“曲尽丽情,深入冶态”;“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两句极为简练,深刻,动人,从而被古人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

38《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和《山鬼》所写都是女神爱情故事,试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在题意上存在问题,因为《湘夫人》的主人公不是湘夫人,而恰恰是湘君,因此,它与《山鬼》实际上是没有可比性的,所以,只能把《湘夫人》理解为《湘君》,或者将二者合而为一)

相同:都是乘兴而来,久后不至;都是情景交融;都是具有一个隐性主人公;都是在极度的绝望中充满着无限的期望。不同:二湘的主人公显得更加华贵,即贵族化,而山鬼则更具有自然美的特性;作为隐性主人公,湘夫人的配偶神毕竟在另一首诗当中出现,使湘夫人的凄美爱情有了很强的对象性,和真实感,但山鬼的配偶神显得虚无飘渺,令人琢磨不定,更突出了山鬼的爱情的苦楚。

39.试论诗体和词体在文学特征上的差异。 诗体与词体的文学特征上的差异表现为:

(1)从诗词与音乐的关系看、诗在脱离音乐之后,变得更加成熟和繁荣,而音乐性却是词体的最基本特征。

(2)从诗词的外部形式上看,律诗的句式长短相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一 :诗的句法比较固定.词的句法灵活多样;律诗平仄相间、押韵固定,词的押韵则有多种新变:律诗的对仗有固定的规定,词的对仗比较灵活多样。

(3)从诗词的题材上看,诗歌在题材内容上偏重政治主题,以关系到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内容为主;词在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主要抒写男欢女爱和相思离别。

(4)从诗词的风格上看,诗庄词媚。诗通常以表达群体共同情感为能事,并表现出抒情的广度和强烈性、粗率与豪放;词则以表达个体特殊情感而见长,并表现出情感的深度和含蓄蕴籍、细腻婉曲。

(5)从诗词的语言特色上看,诗是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是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一首优美的词,就象一座玲珑雅致的艺术殿堂,自然需要高品位、高精密的建筑材料——即精心选择精心锤炼的精美语言来构建。

40诗的合乐与词的合乐有什么区别? 诗词合乐的不同表现在:

(1)诗最终脱离了音乐,独立发展,并更加成熟繁荣;而音乐性却一直是词最基本的特征。 (2)诗所配合的是先秦的雅乐和六朝的清乐,而词配合的是隋唐时的燕乐。

(3)诗与乐的配合形式是“以乐就诗”,词与乐的配合形式则是“以诗就乐”,倚声填词。

41试结合具体作品阐述“诗庄词媚”一语的理解。 “诗庄词媚”是对诗词总体特征的一种概括:

首先表现在诗词的题材内容上,诗多表达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词多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

其次体现在诗词的风格上,即使同样的题材,在诗词中也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如怀古题材的诗多沉郁苍凉,而词却往往在历史沧桑中插入艳情;

再次体现在诗词的语言上,词的语言相比于诗显得更精美典雅、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42试结合实例论述“词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

词的语言讲究精美浏亮、典雅脱俗、轻灵细巧,这表现在:

(1)偏爱取资微物来铸辞炼句,修饰事物时,喜欢带上浓重的女性色彩和闺阁气息;

(2)追求色彩鲜美,通过对色彩的细致描绘,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绪体验,使意蕴更加丰厚; (3)善于音乐似的以逼真的语言直接表现心灵世界柔婉细腻的精美情感,成为心灵的精美的速写。 43试结合作品分析土维山水诗的特点。 王维山水诗的特点表现为:

(l)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即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如《山中》、《终南别业》等,形成了“画中有诗”的境界;

(2)追求画意,将绘画中讲究线条、色彩、构图、意境之美的手法,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如《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