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浅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思想品德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浅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c646fe8102de2bd96058850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浅谈

作者:韩明东

内容摘要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定势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潜在因素,学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改变这一定势的有效方法。正如布鲁纳所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永远是主导者,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凸显。学生只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效率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关键词 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 自我调控 基本素养 正 文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定势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潜在因素,学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改变这一定势的有效方法。首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这是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基础。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教教材,让学生生搬硬套知识点或强加给学生种种观念,而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利用教材学习。让学生利用教材资源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判断,学会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课堂学习方法,对于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给学生以发表个人看法的空间,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一节课教学效果如何,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

1

趣是否充分调动起来。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是外因,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是内因。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发言,发言时间为一至三分钟。学生围绕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上台演讲,讲一些感受最深的人或事,并说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与原因。如,我在教“学会自尊”这节课时,要求学生上台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尊严的人或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上台发言,由于讲的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或事,所以学生讲得真实生动,有真情实感,启示也说得特别深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成功地进行了铺垫和引路。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思考,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

每节思想品德课究竟应当让学生学习一些什么知识,明确哪些道理,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这是每位授课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寻找问题,设计提问,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因为,教师直接提出、告诉给学生的问题,学生往往是从教材中找标准答案,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接受,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并不好,课堂实效性并不高。人们不是常说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有价值得多,那么我们为什么只说不做呢?在这里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要付诸于实践。否则这些有价值的理念就流于课后的空谈。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自己解答,具有较高的主动性,是主动者;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作答,学生就是被动者,两者对人大脑的开发,对人思维

2

的锤炼,对学习技能的培养,对学习能力的提高,由于其内因不同、主动性有差异,效果显然不同。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问作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是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 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 三、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成果,实现自主学习价值的升华

思想品德课学生提出了问题,也探究了问题的答案,教师的任务就完成了吗?如果仅仅这样,那么以后的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减退。如果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共享获得成果的喜悦,这样就会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价值感成为今后主动学习的潜在动力。人们都十分清楚,一旦自己解决了某个难题,或者某项试验取得了成功,喜悦、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学生也不例外。让学生把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继续深化,是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精神的一种途径,是学生自我风采的展示。一旦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快乐而富有意义的事。 “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流后手中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两个人各有一个思想交流后,就可以获得两个思想”,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是我们缺少在日常工作中将其付诸于作中的耐心和认真。 四、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扎实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石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评价引导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乃至一生的学习会带来益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方向的导引,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对自主学习的反省和强化。在以发现学

3

生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评价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自我评价是体现学生评价中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认知心理学观点认为,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过程中伴随着一种“元认知过程”,其中一个重要机制就是自我监控,对自己认知和记忆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实践证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与学习能力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成正比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学会培养自我监控、自我调整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自我教育才是正真的教育。”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使自己逐渐明晰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优势和不足。在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使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人生发展的基本素养。

世界上没有一本书能穷尽所有的知识,也没有哪一位老师能教完所有的知识,学生学习和学会的过程,最终要靠他们自己去完成。学生只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效率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泰勒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学生是一个主动参与者,学生的环境的某些特征吸引着他的注意力,学生所做的,正是对这些特征的反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正如布鲁纳所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永远是主导者,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凸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