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实践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实践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c75eb8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e

课题立项编号:10YZ15 立项时课题名称: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实践研究

5+5: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十个基点

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 陈可伟

责任感是人们素质中极其重要的一种个性品质。在当前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学生集体观念淡薄,集体分配的工作不愿做,这些无不与缺乏集体责任感有关。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人格和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己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责任感教育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学生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接受教育,所以班级管理就成了他们接受教育的一大枢纽工程。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的有组织的协调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为此,班主任就要努力培养全班学生对实现目标的责任感、义务感,并增强主体意识,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责任感培养的目标体系

1.以对学习负责为基本点,学会求知。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公民的义务;从小把自己的学习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联系起来。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科学、不迷信,提倡爱动脑筋,培养动手能力。

2.以对做事负责为实践点,学会自理。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的能力,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的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3.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学校(班级)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争光;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学校的小主人。

4.以对家庭负责为起始点,学会孝敬。孝敬父母,不辜负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好好学习,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帮助父母做事,外出或回家要打招呼。在家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在学校做好学生。

1

5.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报答。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是祖国“四化”大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责任感,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做一名负责任的合格公民。对环境负责。使学生认识到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负责,就是对人类自己负责的道理。做到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注意防火和人身安全。要看有益的图书、影视资料。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敢于斗争。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施策略 1.创设氛围,营造责任环境。

学校教育环境作为独特的学生成长的时空,具有自己特殊的要素构成和环境特征。班集体是学生在学校中生活学习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创设良好的班级责任氛围,可以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增强自身的班集体责任意识。

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寓教育于生动的形象与美好的情境中。笔者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中,精心设计培养责任感的内容,以创设责任氛围。如在黑板的一角开辟“责任心语”,要求学生或摘抄有关责任感内容的名言,或自己创写责任心语,如“班级兴旺,你我有责”,“责任心就是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意义和灵魂”等;张帖有关责任感的名言警句,在墙报上开辟“责任园地”等,使学生受到环境的正面影响,从而增强责任意识。此外,还可以在每周的班会课上,要求学生轮流在班上阅读有关责任感方面的文章,并进行讨论,以随时强化他们的责任感。

2.目标引领,孕育责任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运用目标管理,围绕确立目标、实施目标及考核目标,来落实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目标管理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鼓励性,能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满足学生的愿望感,引发学生的迫切感。班级管理必须有奋斗目标,要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班级的奋斗目标是哪些,培养学生人人都有为班级完成奋斗目标努力的责任感。

教师要根据班级的责任目标,提出对每个同学的责任要求,从而把班级的总目标分解到每个学生身上。笔者曾组织学生进行“如何履行我所肩负的责任”的大讨论,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在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社会、对国家、对自然等方面的责任,即要爱自己,对自己负责,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人;爱父母,对父母负责,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爱他人,对他人负责,做一名团结互助的人;爱集体,对集体负责,做一名有益于集体的人;爱社会,对社会

2

负责,做一名服务于社会的人;爱国家,对国家负责,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本班特点,拟定了《班级责任细则》。

3.分类设岗,参与责任行动。

责任行为是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的综合表现,是责任感的实践。真正的责任行为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经常的、持续的并且是自然而然的行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要求适当、反复巩固、不断强化。

笔者在“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每个人的班级,让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尝试在班中设置了环保卫生、纪律、安全等5大类40多个岗位来培养学生的责任行为。各岗位分类设置后,由学生在相应的各自岗位上承担相应的角色。一段时间后,他们不但会习惯于某一特定的角色,而且还能根据这一角色的要求去思考、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当到了某一阶段,他们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之后,可以采用岗位轮换制,让学生换岗上任,这样他们就能体会到不同岗位的行为要求。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他们需要学习和体会多种社会角色,并在不同的岗位上受到多方面的锻炼,以便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体验在不同岗位上的酸甜苦辣,从而懂得尽责之后成果的来之不易,由此更懂得理解别人,更懂得珍惜集体的荣誉,更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这是我的班级,干什么事我都要对它认真负责”的归属感。

4.竞聘上岗,培养责任行为。

班级是根据学校行政管理的需要组织起来的基础群体。按照社会学的观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产生比较稳定的交互关系,就构成社会体系。通过班级这个小社会去实施并完成未成年人的社会化,通过教学工作和其它各种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社会经验,引领生活目标,教授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即完成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力图模拟一个公平的社会,给每一个学生以公平的机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班级找到一个职务。如在班干部选拔的过程中,采用自我推荐和聘用相结合的办法:首先以“海选”的方式,选举一名班长,再由他(她)去聘用所有班委会成员,再由班委会成员自行聘用环保卫生、纪律、安全等5大类40多个岗位的各方面管理人员。如生活委员聘用教室保洁员、教室钥匙管理员、电器开关管理员。学习委员聘用科代表,科代表聘用组长,组长每天向科代表汇报同学交作业的情况,科代表向学习委员通报当天的交作业情况,学习委员每天向班主任及全班同学通报一次,班长每周周一课前总结上周情况并提出本周工作要点。再如班上有四个小组,为了学生借书方便,要聘请四个图书管理员,

3

由同学从竞聘者中选出四位上岗,其他学生再参加另外职务的竞聘。以同样的方法选出其他班队干部。

5.实践体验,促进责任内化。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认识到,只有大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自去感受、体验、思考和实践,通过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本领,使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相互作用,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和行为动机,从而品味合作和成功的快乐。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情操,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责任感的内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落实责任感培养的重要载体,应该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创设情景渗透责任意识,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责任行动,养成责任意识,形成责任行为。如:笔者在班级主题活动中围绕“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开展了“我和责任做朋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等主题活动; 围绕“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开展了“今天我当家”、“我做家庭小主人”等主题活动;围绕“对自己的集体负责”开展了“请让我来帮助你”、“十周岁集体生日”等主题活动;围绕“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开展了“我是财政部长”、“父母一日工作生活调查”等主题活动;围绕对社会负责:开展了“环境小卫士”、“我们的社区”等主题活动。

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可以从责任行为的养成与强化入手,可以从责任情感激发上入手,也可以从责任意志的锻炼入手,从责任认识的提高、是非观的确立入手。只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均能收到良好效果。通过班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笔者班上学生的自我素质明显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也大大增强,特别是学习时间的科学安排、课前学习用品准备、学习方法的寻求、预习复习习惯化、借助老师为自身学习服务的意识等都得到了强化。由于责任感的培养激发了内部动机(如求知欲、自尊心、好胜心、理想、信念、成功的体验等),这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指为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认可而产生的动机),从而在学习上体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更大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责任感的培养,还规范了学生的行为,提高了他们行为中的自我责任意识。如认真听课意识、独立学习意识、守纪意识、和睦相处意识、情绪性格方面的自我调节意识、习惯上的自我改变意识等,提高了班级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凝聚力,强化了班级荣誉感,并成为了学校其他班级学习的表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