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航空文化产业的思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关于发展航空文化产业的思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c92ac02a8956bec0975e3a9

关于发展航空文化产业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是中航工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林左鸣总经理在集团公司2012年度峰会上的工作报告指出:“文化产业是中航工业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领域。发展文化产业,打造软实力,夺取制文化权,是世界著名跨国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在当今时代,文化产业将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经济强国在输出商品、技术、资金和管理时,也大规模地输出自己的文化。许多国家都在制定文化发展的新战略加以应对。在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中航工业如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峻的历史性课题。

一、发展航空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航空文化产业作为一种行业文化的基本形态,不仅是提升中航工业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之一,而且必将成为一种强大的产业实体,它不仅可以推动航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还可以推动集团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总之,必须全面深刻认识发展航空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发展航空文化产业是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集团宗旨的内在要求。航空工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大局,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是国防力量的物质、技术基础。“航空报国”生动诠释了中航工业存在的社会价值和理想追求,是航空人拼搏奋进、无私奉献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文化认同的根本、文化统一的核心,其实质是国家利

1

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在航空人心目中的集中体现。“强军富民”是中航工业的不懈追求,是对“强大国防力量”的庄严承诺,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追求。在建设新航空、大航空、强航空的伟大的征程中,航空文化产业的兴起举足轻重,它是衡量中航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航空文化产业,使先进文化产业成为引领中航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是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集团宗旨的内在要求。

发展航空文化产业是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客观要求。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以后,各省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贯彻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模式,支持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的发展。如上海的路子是“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北京的路子是“民营国营同台竞争,多元主体优势互补”;广州的路子是“坚持市场导向,凸显产业属性”;深圳的路子是“文化资源和企业资本结合,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互动”;云南的路子则是“科学合理保护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中航工业,在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大环境中,更应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勇于承担文化产业振兴的重任,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贡献。

发展航空文化产业是转变集团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航空文化产业是中航工业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创意,具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可重复开发、能广泛吸纳各类劳动力就业或创业的特点,其快速发展必将为集团发展方式的转变做出积极贡献。目前,航空文化产业在转变集团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已经显现出来,它使航空艺术品、电影、文化会展等获得新生,尤其是上海世博会航空馆的建设,实现了产品形式、商业模式、销售渠道等多方面的变革,成为文化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在航空高科技的支撑下,一些传统产业必将实现产业升级,一些新兴产业也必将向航空文化汲

2

取营养。由此可见,发展航空文化产业是转变集团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发展航空文化产业是集团文化落地的有力保证。当前,国家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集团党组也在积极倡导文化兴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文化落地。如:以7家集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为代表,各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实践活动,集团宗旨理念深入人心;在影视作品的宣传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电影《吴大观》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片,在全国公映,并在第三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多个奖项,还有电影《歼十出击》、纪录片《鹰隼大队》、专题片《志在蓝天》等播出以后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集团公司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三十年实践十大典范组织奖”。但集团文化建设发展还不平衡、文化建设“表面化”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要想大力推进集团共性文化在直属单位和成员单位的落地,就必须做好航空文化产业的研究和规划,积极推进集团内部文化传媒业务的整合,并通过兼并重组、对外合作与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等办法,发展壮大航空文化产业。

二、发展航空文化产业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

发展航空文化产业是一项庞大的、涉及面非常广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中航工业处在突破改革多重阻力、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必然会不断涌现出来,这就更需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一方面,航空文化产业本身就是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产物,它作为从事航空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航空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必须面向市场;另一方面,航空文化产品如果脱离了实际,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它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依据,任何效益都无从谈起。可见社会效益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经济效

3

益又反过来为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者相互促进、共生共存,缺一不可。因此,发展航空文化产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推出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应有的经济效益。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航空文化事业带有浓厚的公益性色彩,以实现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而航空文化产业则以批量生产创造文化产品和提供服务为主要特征,它以市场营销为手段,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但航空文化产业与航空文化事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把二者截然分割开来。航空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为航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而航空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可以促进航空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既要防止因强调发展航空文化产业就立即给航空文化企业“断奶”,忽视公益性航空文化事业的投入,又要注意克服“等靠要”思想,大力发展经营性航空文化产业,满足广大消费者对航空文化的多样化需求。

集团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集团文化是中航工业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淀起来的、区别其它企业而特有的、统一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是维系中航工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继承就是要把中航工业已有的优秀文化加以整理发掘并发扬光大;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广泛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为集团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使集团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必须强调一点的是,我们在继承、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不可再生的航空“三线”企业文化资源的保护,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保证文物利用的合理、规范、有序,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主的良好态势。

优先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集团公司自组建以来,尽管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集团内部各板块之间、各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