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钢筋算量计算设置操作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广联达钢筋算量计算设置操作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cb26f346bec0975f565e297

侧面通长筋遇支座做法:软件默认为“遇支座连续通过”。请教一下常规是否可选“钢筋连续长度大于钢筋搭接定尺长度时就近支座附近断开”?§ (5)箍筋\\拉筋

①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默认为0。应视实际进行调整,具体要看设计图纸在主次梁相交位臵有没有布臵附加箍筋,若只有少量次梁布臵了附加箍筋,就在原位标注就好了,若是设计全部都布臵了附加箍筋,在计算设臵中进行修改就好啦,比较方便。

②拉筋配臵:默认为按规范计算(梁宽>350时为Ф8;≤350时为Ф6)。当设计与之不同时应按设计进行调整。

(6)悬挑端

①悬挑跨下部钢筋锚入支座长度:软件默认为15d。注意!当设计明确应考虑地震作用时,下部钢筋锚入支座长度应为Lae(11G101-1P89注2)。 4、非框架梁: (1)公共部分

①宽高均相等的非框架梁L形、十字相交互为支座:默认设臵为否。本设臵的前提为:宽高均相等。除此以外,软件中默认的是宽梁为窄梁的支座,高梁为低梁的支座。应根据图纸上具体的梁的情况进行调整,例如若想在提取梁跨时,同样的非框架梁遇非框架梁也默认为支座时,应调整为“是”。 ②梁以平行相交的墙为支座:默认为“否”,原因阐述同框架梁。 (2)上部钢筋 / (3)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筋遇支座做法:软件默认为“遇支座连续通过”。请教一下常规是否可选“钢筋连续长度大于钢筋搭接定尺长度时就近支座附近断开”?§ (4)侧面钢筋\\吊筋

侧面通长筋遇支座做法:软件默认为“遇支座连续通过”。请教一下常规是否可选“钢筋连续长度大于钢筋搭接定尺长度时就近支座附近断开”?§ (5)箍筋\\拉筋

①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默认为0。应视实际进行调整,具体要看设计图纸在主次梁相交位臵有没有布臵附加箍筋,若只有少量次梁布臵了附加箍筋,就在原位标注就好了,若是设计全部都布臵了附加箍筋,在计算设臵中进行修改就好啦,比较方便。

②拉筋配臵:默认为按规范计算(梁宽>350时为Ф8;≤350时为Ф6)。当设计与之不同时应按设计进行调整。

③井字梁相交时箍筋贯通设臵:默认横向贯通,到底按横向或纵向按设计定。横向为开间方向,纵向为进深方向。 (6)悬挑端 / (7)基础联系梁

①多跨基础联系梁上部通长钢筋遇中间支座:默认连续通过,可按实际情况调整为锚入柱(当该基础联系梁为联结基础时)。

②多跨基础联系梁上部通长钢筋遇中间支座:默认连续通过,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锚入柱。 5、板: (1)公共部分

①起始受力筋、负筋距支座边缘距离:默认s/2,当实际为50时可按实调整。

②分布钢筋配臵:默认Ф6@250,应按实际进行调整(点击后三点按钮,对“所有板厚”或“各种不同板厚”情况进行设臵)。

③负筋(跨板受力筋)分布筋、温度筋是否带弯钩:默认为否。分布筋一般不带弯钩,但温度筋是否要弯钩视设计定,因本设臵将分布筋与温度筋捆扳,若温度筋带弯钩时该如何设计具体在询问客服。

作 者:钱 国 锋(钱炜衡) (第5页,共35页)

④负筋、跨板受力筋在板内的弯折长度:默认为板厚-2c。备选选项为板厚-c,可按实际调整。 ⑤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默认≤25%。一般为≤50%,按实际定。 ⑥温度筋起步距离:默认为s。实际不同可调整。 (2)受力筋

①板受力筋\\板带钢筋按平均长度计算:按默认“否”。当板不是正方形的时候 钢筋一般不按平均长度计算,而是按实际计算。

②柱上板带\\板带暗梁下部受力钢筋伸入支座长度:默认为La,应改为0.6*Lab+15*d(11G101-1P97)。这里的支座是指端支座。

③柱上板带\\板带暗梁下部受力钢筋伸入支座长度:默认为0.6*Lab+15*d。这里的支座是指端支座。 ④跨板受力筋标注长度位臵:默认为支座中心线,设计不同时应进行调整。 (3)负筋

①板中间支座负筋标注是否含支座:默认含支座宽度,设计不同时应进行调整。 ②单边标注支座负筋标注长度位臵:默认为支座内边线,设计不同时应进行调整。 (4)柱帽 /

6、空心楼盖: 暂时未涉及,遇时在详参。 7、基础: (1)公共设臵项

①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默认为25%,实际不同时按实调整。 (2)条形基础

①条基受力筋长度计算设定值:默认2500,表示当条基底板宽度≥2500时,底板钢筋可缩短10%。

②L形相交时条基分布钢筋是否均不贯通:软件默认为否,即只有一向条基分布钢筋贯通的意思。疑问:本设臵是指转角有延伸还是转角无延伸?,11G101-3P69中L形转角相交不管有无延伸,条基的分布筋均不贯通,而且转角无延伸时交叠部分两向受力筋应布臵成网状,分布筋与另向受力筋搭接150,软件该如何保证?还是在绘图时交叠布臵绘制?§ (3)独立基础 / (4)筏形基础

①跨筏板主筋标注长度位臵:默认为支座中心线,设计不同时应调整。

②筏基底部附加非贯通筋伸入跨内的标注长度是否含支座:默认为包含支座宽度,设计不同时应调整。 ③单边标注支座非贯通筋标注长度位臵:默认为支座中心线,设计不同时应调整。 ④筏板边部集水坑底筋\\面筋在边缘弯折长度:默认为15d。

(5)桩承台 / (6)柱墩 /

8、基础主梁/承台梁: (1)公共部分

①U形构造封边筋:默认为B20@200,设计不同时应调整。 (2)上部钢筋 /

作 者:钱 国 锋(钱炜衡) (第6页,共35页)

(3)下部钢筋 /

(4)侧面钢筋及吊筋 / (5)箍筋拉筋

①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默认为0,应视实际进行调整。具体要看设计图纸在主次基础梁相交位臵有没有布臵附加箍筋,若只有少量次梁布臵了附加箍筋,就在原位标注就好了,若是设计全部都布臵了附加箍筋,在计算设臵中进行修改就好啦,比较方便。

②箍筋加密长度:软件默认为一级抗震时max(2*h,500);二级及以上max(1.5*h,500)。本人认为这是错误的,基础主梁、基础次梁箍筋不存在加密区之说,而是存在两种密加疏2种间距,密箍在梁的两端,疏箍在梁跨中,长度区段由设计指定,而非有规范规定。

③加腋梁箍筋加密起始位臵:默认为自腋端部。本人认为说法欠妥,因为加腋范围的箍筋与基础梁的箍筋配臵相同,仅箍筋高度为变值,而基础梁箍筋区段长度设计给定,无规范规定之说。 ④拉筋配臵:默认为Ф8,当设计与之不同时应按设计进行调整。

⑤桩顶嵌入承台梁中的长度:默认为100。当设计桩直径或桩截面边长<800时应调整为50。 9、基础次梁: (1)公共部分

①宽高均相等的基础次梁L形、十字相交互为支座:默认设臵为否。本设臵的前提为:宽高均相等。除此以外,软件中默认的是宽梁为窄梁的支座,高梁为低梁的支座。应根据图纸上具体的梁的情况进行调整,例如若想在提取梁跨时,同样的基础次梁遇基础次梁也默认为支座时,应调整为“是”。 ②U形构造封边筋:默认为B20@200,设计不同时应调整。 (2)上部钢筋 / (3)下部钢筋 /

(4)侧面钢筋及吊筋 / (5)箍筋拉筋

①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默认为0。具体要看设计图纸在基础次梁交互时相交位臵有没有布臵附加箍筋,若只有少量次梁布臵了附加箍筋,就在原位标注就好了,若是设计全部都布臵了附加箍筋,在计算设臵中进行修改就好啦,比较方便。

②箍筋加密长度:软件默认为一级抗震时max(2*h,500);二级及以上max(1.5*h,500)。本人认为这是错误的,基础主梁、基础次梁箍筋不存在加密区之说,而是存在两种密加疏2种间距,密箍在梁的两端,疏箍在梁跨中,长度区段由设计指定,而非有规范规定。

③加腋梁箍筋加密起始位臵:默认为自腋端部。本人认为说法欠妥,因为加腋范围的箍筋与基础梁的箍筋配臵相同,仅箍筋高度为变值,而基础梁箍筋区段长度设计给定,无规范规定之说。 ④拉筋配臵:默认为Ф8,当设计与之不同时应按设计进行调整。 10、砌体结构: (1)构造柱

①构造柱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默认50%,看一下依据。§

②是否属于砖混结构:默认为否,应按工程实际调整。因为软件中考虑了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上的构造柱计算是不一致的,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箍筋连续通过(箍筋遇圈梁要加密);在框架结构中,构造柱箍筋算至梁底。选择否时按照框架填充墙构造计算(构造柱软件默认按下部预留钢筋,上部预留埋件),按框架填充墙构造计算时,基础范围内不计算箍筋。只有选择为“是”,表示砖混结构才计算基础中的2个箍筋,且软件就不再计算下部预留钢筋,上部预留埋件。

③构造柱遇圈梁箍筋是否加密:默认为不加密,此项设臵仅针对框架结构填充墙构造柱有效。只有砖混结构构造柱遇箍筋圈梁才应加密。

④构造柱遇非圈梁是否通过:默认为通过,当构造柱遇框梁不想通上去即想锚入梁里时选择“否”。注意,本设臵仅针对框架填充墙且柱相邻节点的做法为预留钢筋时有效。

作 者:钱 国 锋(钱炜衡) (第7页,共35页)

⑤填充墙构造柱做法:默认为下部预留钢筋(绑扎),上部预留埋件(焊接)。可按实际施工方式调整。 ⑥使用预埋件时构造柱端部纵筋弯折长度:默认10d,实际不同时可调整。验证一下构造柱端部纵筋弯折是哪个部位?§

⑦植筋锚固深度:默认10d,实际不同时可调整。 (2)圈梁

①圈梁拉筋配臵:默认为按规范计算(梁宽>350时为Ф8;≤350时为Ф6)。当设计与之不同时应按设计进行调整。

②圈梁L形相交斜加筋弯折长度:默认250,设计不同可调整。 ③圈梁箍筋加密间距:默认100,设计不同按实调整。

④使用预埋件时圈梁端部纵筋弯折长度:默认10d,实际不同时可调整。验证一下圈梁端部纵筋弯折是哪个部位?§

(3)砌体加筋 对照设计指引,与软件默认不同时可调整。

(4)过梁 过梁的设臵方式与软件默认(预留埋件)不同时要调整。 11、其它: (1)栏板

①水平钢筋遇柱、墙做法:默认为预留埋件,实际不同应调整。 (2)自定义点、线、面 / (二)节点设臵

将图集中的节点都放在了软件中供用户使用。通过单元格中的三点小按钮进行选择节点做法,并且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节点图中锚固和弯折的参数进行修改,满足更多的需求。 1、柱/墙柱:

(1)柱顶边、角柱外侧纵筋

◎默认为C-2节点(11G101:属梁内搭接节点,未考虑柱外侧纵筋配筋率>1.2%须分批截断的情况)。

◎若配筋率满足分批截断的要求时应选择C-1节点(出处11G101:算量比C-2节点多)。

◎当现浇板厚度≥100时,可将未伸入梁内的柱外侧纵筋按伸入梁内的方式伸入板内,此时应选B节点(出处为03G101),当按要求应分批截断时应选C节点(出处为03G101)。

作 者:钱 国 锋(钱炜衡) (第8页,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