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完整市政工程技术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较完整市政工程技术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cdb2fcb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c

实用标准

八、安全等级要求:合格 九、招标工期要求:150日历天

十、设计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第二节 道路施工说明

一、设计概述 1、道路等级

校区内道路,设计车速小于等于20km/h。 2、设计范围及内容

本次设计范围为xx学校新校区内道路。其中,1号路路宽20米,采用两块板断面形式。其余道路宽度3~9米不等,采用一块板断面形式。道路总长约10km。 3、路基、路面

(1)道路车行道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人行道采用6cm厚荷兰砖,M10水泥砂浆卧底,C10素砼基层,级配碎石垫层。

(2)路基顶面要求采用厚度不小于50cm的岩渣回填。路基顶面允许弯沉值为470.3(0.01mm)。 二、路面结构设计标准

1、车行道沥青砼面层顶面允许弯沉值为55(0.01mm),基层顶面允许弯沉值为55(0.01mm),基层顶面允许弯沉值为70(0.01mm)。

2、水泥稳定碎石7天抗压强度不小于2.8Mpa。 3、基顶面允许弯沉值为470.3(0.01mm)。

4、道路车道宽度小于6米路拱采用直线型,车道宽度大于等于6米路拱采用改进三次抛物线路拱。 三、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前应严格按设计坐标进行放样,并对全线水准控制点进行闭合校验。一期

文档

实用标准

道路实施范围可根据一期征地范围线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外围道路相接的出入口应根据道路的实际标高进行接顺处理。因缺少宁镇路道路标高,校前区广场竖向设计待宁镇路标高确定后另行处理。车道宽度大于等于6米的道路横坡采用双向坡,小于6米的道路横坡采用单向坡。 1、路基工程施工

(1)路基施工前需先清除建筑垃圾及地表耕植土,清表厚度不小于50cm。回填材料要求采用塘渣,压实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路基压实尽可能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进行。

(2)道路路基施工压实度要求为:填方路段路基以下0-80cm范围,压实度为93%,80cm以下压实度为90%,低填浅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为93%,压实标准为重型击实标准。

(3)施工期间应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以保证路基干燥,确保路基压实成型。 (4)填土路段的表层必须干燥、无积水现象。填土必须由路中向两边填筑。填筑时要保证一定的横坡。施工时如遇雨天应停止施工,雨后应及时疏赶路槽积水,保证路基填土含水量及密实度。

(5)填土时应分层填筑,每层应铺平,大体积的土块要打碎,每层填土一般松厚不超过30cm。经压路机碾压密实,测定密实度合格后方能进行上一层的填土作业。

(6)若填土工程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每层填土与邻区交接时,如彼此不在同一间填筑,先填地段应向外层留台阶,每层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米,高度不得大于30cm。如两区同时填筑,则应分层交叠衔接。既一层向临区延伸50cm,次层缩进50cm。

(7)管道沟槽部分的填土,应自管道两侧均匀填筑,在离管壁两旁各1米范围内应薄铺轻夯,每层填土松厚不超过20cm。

(8)压好的路基要平整坚实,防止沉陷,没有波状及显著轮迹。在检查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后,方可进行上层土方作业。路槽经修整碾压后,应平整密实,没有明显碾压轮迹,无翻浆、弹簧和起伏现象,横坡与道路设计横坡一致。

文档

实用标准

2、基层及路面施工

(1)基层用5%水泥稳定碎石,用15T震动机在初凝前完成压实,水泥稳定碎石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2.8Mpa。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及验收应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二级公路标准执行。

(3)设计要求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必须洒布透层油。透层油应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微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要求透层油透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透层油的用量通过试洒确定。透层宜采用优质乳化沥青。

(4)车行道道路面层沥青采用AH-70。粗、细集料宜采用能够黏附性好的碱性石料。沥青砼材料选用、施工及验收均应严格按照国际《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等有关规范要求严格执行。

(5)沥青砼的配合比应在开工前根据技术标准及所选用的材料通过试验来确定,通过试拌试铺验证,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

(6)车行道沥青砼面层允许弯沉值为55(0.01mm)。

第三节 排水施工说明

一、设计原则及设计参数 1、设计原则

(1)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2)根据《审批意见》,校区内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近期接入污水处理装置,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入市政已预留的污水管道;远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3)雨水分散就近排入区内河道。 2、设计参数

(1)采用xx市暴雨强度公式为:

文档

实用标准

q=8413.46(1+0.71LgTE)/(t+22.51)0.96L/S·ha (2)设计重现期P=1年。

(3)径流系数道路ψ=0.9,地块ψ=0.65 (4)t=t1+mt2

地面集水时间t1=10分钟。 M为折减系数,取2.0。 T2为管内流行时间。

(5)污水量:总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算,最高日生活污水量约为3546m3/h,最大小时排水量为422m3/h。

(6)河道资料:主河道河底标高为-1.0米,次河道河底标高为-0.87米,河道常水位为1.13米,洪水位为2.26米,常年控制高水位1.43米,常年控制低水位0.13~0.73米。 二、设计内容 1、雨水工程

根据新校区建筑总图布置及一、二期分期建设时序,雨水分多个系统分散就近排入区内河道,雨水管沿校区主要道路布置,管径为D300-D1000。 2、污水工程

根据《关于宁波高专迁建项目环评报告的审批意见》,校区内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近期接入污水处理装置,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入市政已预留的污水管道;远期待江北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医务室废水经消毒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校区内生活污水系统。本期项目设污水处理装置一座,设三座倒虹管,近期污水处理装置A处理后排入临江路及预留的污水管;远期直接排入临江路已预留的污水管道。 3、管材、接口

(1)D225-D400排水管采用UPVC管,环刚度≥8KN/m2,橡胶圈接口。 (2)D500-D1000采用钢筋砼管,橡胶圈接口。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