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微专题强化习题: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走向高考]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微专题强化习题: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ce27ed19b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a

第一部分 一 1

一、选择题

1.(文)(2014·新课标Ⅰ理,1)已知集合A={x|x2-2x-3≥0},B={x|-2≤x<2},则A∩B=( )

A.[-2,-1] C.[-1,1] [答案] A

[解析] A={x|x≤-1或x≥3},所以A∩B=[-2,-1],所以选A.

(理)(2014·甘肃三诊)若A={x|2<2x<16,x∈Z},B={x|x2-2x-3<0},则A∩B中元素个数为( )

A.0 C.2 [答案] B

[解析] A={2,3},B={x|-1

[方法点拨] 1.用列举法给出具体集合,求交、并、补集时,直接依据定义求解. 2.用描述法给出集合,解题时应先将集合具体化,再依据条件求解,例如方程、不等式的解集,应先解方程(不等式)求出集合,特别注意集合中的限制条件(如x∈Z).

3.解答集合间的包含与运算关系问题的思路:先正确理解各个集合的含义,弄清集合元素的属性;再依据元素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集合进行化简求解,一般的规律为:

(1)若给定的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求解; (2)若给定的集合是点集,用数形结合法求解; (3)若给定的集合是抽象集合,常用Venn图求解.

2.(文)(2014·天津文,3)已知命题p:?x>0,总有(x+1)ex>1,则?p为( ) A.?x0≤0,使得(x0+1)ex0≤1 B.?x0>0,使得(x0+1)ex0≤1 C.?x>0,总有(x+1)ex≤1 D.?x≤0,总有(x+1)ex≤1 [答案] B

[解析] 由命题的否定只否定命题的结论及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存在性)命题,“>”的否定为“≤”知选B.

(理)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 ) A.若f(x)是偶函数,则f(-x)是偶函数

B.1 D.3 B.[-1,2) D.[1,2)

B.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C.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 D.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分析] 根据四种命题的关系判定. [答案] B

[解析] “若p则q”的否命题为“若?p则?q”,故选B.

3.(2015·天津理,1)已知全集U={1,2,3,4,5,6,7,8},集合A={2,3,5,6},集合B={1,3,4,6,7},则集合A∩(?UB)=( )

A.{2,5} C.{2,5,6} [答案] A

[解析] ?UB={2,5,8},所以A∩(?UB)={2,5},故选A.

4.(文)已知集合A={(x,y)|y=2x,x∈R},B={(x,y)|y=2x,x∈R},则A∩B的元素数目为( )

A.0 C.2 [答案] C

[解析] 函数y=2x与y=2x的图象的交点有2个,故选C.

(理)设全集U=R,集合M={x|y=3-2x},N={y|y=3-2x},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B.1 D.无穷多 B.{3,6} D.{2,3,5,6,8}

3

A.{x|

23

C.{x|≤x<2}

2[答案] B

3

[解析] M={x|x≤},N={x|x<3},

23

∴阴影部分N∩(?UM)={x|x<3}∩{x|x>}

23

={x|

2

5.(文)(2014·邯郸一模)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对于命题p:“?x∈R,使得x2+x+1<0”,则?p:“?x∈R,均有x2+x+1≥0”

3

B.{x|

23

D.{x|

2

B.命题“若x2-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2-3x+2≠0” C.若p∧q是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D.“x>2”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 C

[解析] p∧q是假命题时,p与q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C错.

[点评] 此类题目解答时,只要能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因此若能快速找出答案可不必逐个判断.

[方法点拨] 1.判定命题真假的方法:

(1)一般命题p的真假由涉及的相关知识辨别真假.

(2)四种命题真假的判断依据:一个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 (3)形如p∨q、p∧q、?p命题真假根据真值表判定.

(4)判定全称命题为真命题,必须考察所有情形,判断全称命题为假命题,只需举一反例;判断特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真假,只要在限定集合中找到一个特例,使命题成立,则为真,否则为假.

2.注意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否定.

3.设函数y=f(x)(x∈A)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m,若?x∈A,a≤f(x)恒成立,则a≤m;若?x∈A,a≥f(x)恒成立,则a≥M;若?x0∈A,使a≤f(x0)成立,则a≤M;若?x0∈A,使a≥f(x0)成立,则a≥m.

(理)(2015·安徽理,5)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 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 C.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 ......D.若m,n不平行,则m与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 ......[答案] D

[解析] 考查直线、平面的垂直、平行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的应用.

选项A中,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β可以相交、平行,故A不正确;选项B中,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n可以平行、重合、相交、异面,故B不正确;选项C中,α,β不平行,但α平面内会存在平行于β的直线,如α∩β=l时,在α平面中平行于交线l的直线;选项D中,其逆否命题为“若m与n垂直于同一平面,则m,n平行”是真命题,故D项正确.所以选D.

6.(文)已知a、b、c都是实数,则命题“若a>b,则ac2>bc2”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4

B.2

C.1 [答案] B

D.0

[分析] 解答本题要特别注意c2≥0,因此当c2=0时,ac2>bc2是不成立的.

[解析] a>b时,ac2>bc2不一定成立;ac2>bc2时,一定有a>b,即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真,故逆否命题为假,否命题为真,故选B.

[点评] 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同假,原命题与其逆(或否)命题无真假关系,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原命题的否命题同真同假.

[方法点拨] 1.要严格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否命题既否定条件,也否定结论.

常见命题的否定形式有: 原语句 否定 形式 原语句 否定形式 p或q ?p且?q p且q ?p或?q 是 都是 至少有 > 一个 一个也 没有 至多有 一个 至少有 两个 ?x∈A使 p(x)真 ?x0∈A 使p(x0)假 ?x0∈m, p(x0)成立 ?x∈M,p(x)不成立 不是 不都是 ≤ 2.要注意掌握不同类型命题的否定形式, (1)简单命题“若A则B”的否定. (2)含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的否定. (3)含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3.解答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问题,先弄清命题的结构形式,再依据相关数学知识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最后确定结论.

(理)有下列四个命题:

(1)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2)“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

(3)“若m≤1,则x2-2x+m=0有实数解”的逆否命题; (4)“若A∩B=B,则A?B”的逆否命题. 其中真命题为( ) A.(1)(2) C.(4) [答案] D

[解析] (1)的逆命题:“若x、y互为倒数,则xy=1”是真命题;(2)的否命题:“面积不相等的三角形不是全等三角形”是真命题;(3)的逆否命题:“若x2-2x+m=0没有实数解,

B.(2)(3) D.(1)(2)(3)